从耳机线到成人用品,二次冲刺港股IPO的特普科技已“入不敷出”

【导语】面对高额的应收款项,特普科技却称无法保证能够成功收回任何或所有到期债务,集团日后或会因行业增长放缓、个别客户财务状况转差或其他原因而出现呆账或坏账。

资本邦 · 2020-04-09 · 文/五点

从耳机线到成人用品,二次冲刺港股IPO的特普科技已“入不敷出”

4月9日,资本邦讯,特普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特普科技)于3月31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IPO上市申请,红日资本为其独家保荐人。这是该公司继2019年9月30日申请递表失效之后的再一次递表。

特普科技为硅胶产品制造商,其专门从事制造:(i)硅胶音频组件,其中包括耳套、耳机线、耳机头梁及扬声器盒子;(ii)硅胶电子设备,其中包括成人用品及护肤小器件,该公司也生产其他硅胶产品,包括手机元件、厨房用具及配件。

2017年-2019年,该公司实现收益分别为5.25亿港元、4.43亿港元、5.96亿港元;实现年内溢利2658.3万港元、4161万港元、5042万港元。

从耳机线到成人用品,二次冲刺港股IPO的特普科技已“入不敷出”

该公司于2002年开始硅胶行业的业务,到目前已发展近18年的时间,但其业绩并不稳定,2018及2019年收入增长分别为-15.7%和34.5%。

耳机线业务下降,成人用品成业绩亮点

主营业务构成来看,2017年至2019年,特普科技硅胶音频组件业务所得收益分别为4.18亿港元、3.12亿港元、4.49亿港元,占比达到79.7%、70.5%、75.4%。硅胶电子设备收益占比分别为14.8%、23.8%、23.0%,其他硅胶产品占比分别为5.5%、5.7%、1.6%。

从耳机线到成人用品,二次冲刺港股IPO的特普科技已“入不敷出”

招股书显示,近三年来,特普科技的硅胶音频组件业务发展不太稳定,但该项业务仍然占据了其主营业务的“半壁江山”,平均占比达到75.2%。硅胶电子设备业务收益份额则由2017年的14.8%提升至2019年的23.0%。不过,特普科技的其他硅胶产品业务在2019年急剧萎缩,占比由5.7%降至1.6%。

细分来看,硅胶音频组件业务包括耳套、扬声器盒子、耳机线以及头戴式耳机组件。2018年及以前,特普科技耳套和耳机线卖的比较多,两款产品收入占比超过50%,为该公司的核心业务。

2019年,耳机线收入急剧下降,收益占比从2018年的24.4%降至8.6%。而新产品头戴式耳机组件收入贡献了31.3%的收入份额。

从耳机线到成人用品,二次冲刺港股IPO的特普科技已“入不敷出”

可以看出,特普科技的核心业务已经由“耳套+耳机线模式”变为“耳套+头戴式耳机组件”。2019年,该公司“耳套+头戴式耳机组件”收益占比达到54.9%。

特普科技的硅胶电子设备业务较为稳定,该业务板块主要包括成人用品及护肤产品。成人用品无疑是该公司最大的增长亮点。特普科技坦言,该项业务的稳定主要得益于成人用品收益的高增长。2019年,该公司成人用品产品收入1.28亿港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31.7%,贡献业务板块93.9%,贡献整体收入21.6%。

资本邦了解到,国内硅胶制品制造业竞争非常激烈,根据统计我国硅胶制造厂家有3000多家,是美国的近十倍左右。而按照销售收益计,特普科技2018年在硅胶音频组件制造市场份额12%,行业排名第一。该公司于中国硅胶电子设备制造市场位列第二,按2018年收益计之市场份额约为2.8%。

依赖银行贷款提供日常运营资金

从招股书来看,特普科技背负了大额的银行贷款。特普科技称,“我们高度倚赖计息银行贷款以为日常运营提供资金”。

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的计息银行贷款分别约为1.14亿港元、1.17亿港元及1.00亿港元,占当期收益约为21.71%、26.41%、16.78%。

特普科技同期的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144.3万港元、-226.8万港元、-2239.1万港元,其大部分的用途都是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报告期内,特普科技偿还银行贷款的数额分别为4857.9万港元、5495.3万港元、4671.7万港元。同时,该公司报告期内新增银行借款分别为5209.5万港元、5807.1万港元、2998.6万港元。

可以看出,特普科技一直处于边借钱边还钱的状态。

从耳机线到成人用品,二次冲刺港股IPO的特普科技已“入不敷出”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来看,报告期内,该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分别为-1772.5万港元、-2325.3万港元、-4684.3万港元。特普科技称,集团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出主要归因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

同时,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分别约为3.6倍、1.7倍及0.8倍。特普科技坦言,较高的资产负债比率乃主要归因于往绩记录期间的大额贷款。【注:特普科技招股书显示,其资产负债比率按于相关年结日的债项总额(即包括银行借款的计息贷款总额)除以权益总额计算。】

招股书显示,特普科技在2019年首次出现了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的情况。2017年-2019年,该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金额分别为6119.0万港元、7955.8万港元、-1927.9万港元。

从耳机线到成人用品,二次冲刺港股IPO的特普科技已“入不敷出”

面对如此情况,特普科技直言,该情况未来可能再次出现。而对于首次出现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出的情况,该公司解释称,其主要由于(i)贸易应收款项增加约1.29亿港元;及(ii)存货增加约43.0百万港元。

应收款项居高不下,流动负债扩大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特普科技的贸易应收款项分别约为1.93亿港元、1.11亿港元及2.43亿港元,占当期收益分别约为36.76%、25.06%、40.77%。而该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约为107.1天、125.3天及108.6天。

受贸易应收款项影响,特普科技2019年的流动资产净额达到-2626.4万港元。资本邦注意到,2017年特普科技流动资产净额为406.4万港元,2018年该数字开始下降至-239.3万港元,2019年降幅进一步扩大。

值得担忧的是,面对高额的应收款项,特普科技却称无法保证能够成功收回任何或所有到期债务,集团日后或会因行业增长放缓、个别客户财务状况转差或其他原因而出现呆账或坏账。

除了坏账,特普科技的经营还十分依赖前五大客户。

依赖前五大供应商及客户

特普科技坦言,报告期内,集团最大客户合共占总收益分别约47.6%、27.5%及34.2%,而其五大客户合共占集团总收益分别约82.6%、83.4%及82.5%。尤其是,售予集团客户A(于往绩记录期间的五大客户之一)的销售额分别占于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止3个年度各年的硅胶电子设备销售额之约92.0%、84.4%及91.1%。

同时,特普科技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约63.7%、46.8%及46.9%,而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的约29.9%、18.8%及15.8%。

此外,该公司主要销售市场包括中国、美国以及加拿大,其中中国市场目前仍为核心市场,但收入占比逐年下降,2019年为56.1%,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

特普科技坦言,2020年受卫生事件影响,美国地区比较严重,市场或受到较大影响,目前该地区收入贡献18.4%。

从耳机线到成人用品,二次冲刺港股IPO的特普科技已“入不敷出”

风险提示 : 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