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從掛科到劍橋學霸,只因持續寫作1000天@007不寫就出局

​前一陣在朋友圈,看到很多朋友在發2017年和2019年的對比。身為一個00後,我也在回想這期間我的經歷:

2017年3月1日,未滿16歲的我,發佈了日更寫作挑戰“每日精進”的第一篇。
“每日精進”第300天,我參加並主持了2017年007跨年晚會。
“每日精進”第319天,我赴美參加王煜全老師的百人考察團,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路演。
“每日精進”第685天,我收到了劍橋大學的錄取信。
2019年11月25日,18歲的我,在公眾號發佈了《連續寫作的這1000天》……


1、2017年開始日更命運轉折般的新起點

2017年的最後一晚,16歲的我參加了“007不寫就出局”寫作成長社群的週年慶活動。

那是我參與主持的第一場大型活動:面對500多人的會場,毫無主持經驗的我完全手足無措。

16歲的我,只是一個00後高中留學生。在2017年的最後一晚,我不知不覺地被身邊那一群人的能量給感染了——那股神秘的能量

,一直推動著我走到今年。

2019年10月,我搬進了劍橋大學塞爾文學院的新生宿舍樓,在新生名冊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成為了家裡的第一個大學生。

00後從掛科到劍橋學霸,只因持續寫作1000天@007不寫就出局

小時候的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考劍橋這樣的世界名校。

到2017年初,已經開始念高二的我,仍然有科目還在掛科。

我曾經認為,自己跟那群準備申請世界前20大學的學霸同學們,不是同一群人。

他們從初中起就開始為奔向世界一流的大學做準備;他們從小生活在英語世界的精英圈子裡,裝備精良戰果累累。

在他們面前,那時的我只有被吊打的份。

2017年3月1號,我給了自己一個小挑戰:做一個名叫《每日精進》的小專欄,每天在朋友圈寫個一兩百字,看看能不能堅持100天

回想起來,開始日更,真是一個命運轉折般的開始。


2、遇見007用寫作彼此賦能

最開始的100天確實是個煎熬。我總是會在《每日精進》里加上“#29/30”這樣的編號,默默告訴自己:都寫了29天了,再堅持一會兒唄。

6月份,我終於完成了連續寫作100天的挑戰。此時,我才總算對自己有了一點信心——原來我能做到的事情,其實超越我的想象。

7月份,去得到上海聽課,知道了007這個組織 ,我正式加入了“007不寫就出局”寫作社群,編號007-2007。

這個社群說要挑戰7天發佈一篇文章,連續寫7年,7年以後去南極;
他們說寫不好只是暫時的,要小步快跑,在行動中迭代;
他們說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則能走的很遠……

很多人說這是個騙局,普通人不可能每週寫作寫7年。但我卻被這個組織給吸引了:7年就是2500多天,我倒要看看,已經寫了100多天的《每日精進》,能不能寫到第2600多篇。

00後從掛科到劍橋學霸,只因持續寫作1000天@007不寫就出局

2019年11月25號,我在劍橋發佈了《每日精進》的第1000篇;007社群,也從我加入時的2007人,成長到了今天的14000多人,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在線寫作社群。

00後從掛科到劍橋學霸,只因持續寫作1000天@007不寫就出局

2017年底經過上海時,我第一次見到了007社群的創始人覃傑師兄。

不出局社群裡,雲集著各個行業的大神。而覃傑師兄和007的另外幾位核心成員,卻專門約上了我這個才加入不到半年的16歲小子,只為聽聽一個00後眼裡的007。

我跟覃傑師兄坦白道:其實,我從小最頭痛的就是寫作

學校裡總是練習各種修辭方法,看著同學們炫技時,我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只感覺無比的枯燥;但不出局這個神奇的社群,卻讓寫作不再枯燥了——在這裡,寫作成了一件很酷的事。

覃傑師兄聽完,立即邀請我年底來上海在不出局1週年慶上分享;話音剛落,其他幾位師兄就為我定好了機票和住宿、開始幫我和其他幾位主持人溝通策劃……

12月30號下午,我剛降落便開始和主持人團隊一起對稿;咖啡廳打烊了,我們便轉戰到旅館房間裡繼續打磨講稿,一直打磨到凌晨兩點。

12月31號早晨,我們六個主持人各喝了一碗牛肉麵,便直奔週年慶會場開始彩排。

00後從掛科到劍橋學霸,只因持續寫作1000天@007不寫就出局

會場比我想象的要大許多,但看著從導演到每一個嘉賓都在努力精益求精,我也顧不上緊張了,埋頭繼續打磨自己的演講稿……

那天晚上,我才總算明白了不出局的能量源泉——這裡聚集了中文世界最上進的一群人;這裡不論資歷、不論年齡、不論背景,只看行動;

因為在行動面前,一切不足都只是暫時的。


3、日更1000天從平淡無奇到令人稱奇

有人會說:不可能連續寫作100天,沒那個毅力。

有人會說:不可能上手就主持500人的活動,沒那個資歷。

有人會說:不可能從掛科逆襲到劍橋,沒那個實力。

但其實,在行動面前,沒有毅力、沒有資歷、沒有實力都只是暫時的。

剛開始寫《每日精進》時,我也沒有毅力。全靠每天早上看到昨晚獲得的點贊數量,和“都快寫到X篇了,再堅持一會兒唄”的自我催眠,才勉強堅持下第一個100天。

00後從掛科到劍橋學霸,只因持續寫作1000天@007不寫就出局

覃傑師兄邀請我參與週年慶主持的時候,我自然沒有資歷。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的演講雖然不能一次性達到完美,但我只要小步快跑、多迭代幾遍,最終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當然,2017年初那個還會掛科的我,是完全沒有實力申請劍橋的。

考試還在掛科,那就只能去覆盤改進;英語還不夠好,那就只能厚著臉皮跟外國同學多聊天;自己的申請還沒有亮點,那就只能去創造自己的故事……

畢竟,“掛科”“不夠好”“沒有亮點”都不是永久的,它們之前,都有一個“還”字。

漸漸地,我考試開始拿A了;我在英語世界裡,也交到了越來越多的朋友;我的故事,也慢慢從平淡無奇變得令人稱奇……

2018年初,我闖入了一群商業精英的隊伍裡,在團友前輩們的幫助下,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路演,竟然拿到了王全煜老師百人考察商業路演的第一名。

00後從掛科到劍橋學霸,只因持續寫作1000天@007不寫就出局

從量變到質變,到了《每日精進》800多篇時,我也開始用《從掛科到劍橋》的演講,為身邊的同學們輸出自己的能量。

00後從掛科到劍橋學霸,只因持續寫作1000天@007不寫就出局

而我不斷前進的動力,其實就來源於每一篇《每日精進》、每一篇公眾號文章發佈後,各位讀者朋友們的讚賞和鼓勵。

這就是不出局社群給我的能量——在這裡,不管個人的起點高低,所有人都在行動;因為所有人都知道,

真實世界不會安慰抱怨,只會給持續行動者慷慨的獎賞。


4、人生新徵程寫作踐行不要停

藉著這股行動的能量,我在過去的兩年裡,大膽的走進了真實世界。

2018年初,進入高三的我終於決定衝擊世界名校;7月,我的兩個實踐項目同時上馬;10月,我向曾經不敢想象的幾所大學遞交了申請;11月,我收到了劍橋大學的面試邀請函。

2019年初,我收到了A-Level國際高考的最終成績:A*A*A*AA;緊接著,我收到了劍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8月,我告別了留學四年的新西蘭,到美國參與王煜全老師科技親子夏令營的組織工作;10月,我抵達英國劍橋,搬進了塞爾文學院的新生宿舍……

00後從掛科到劍橋學霸,只因持續寫作1000天@007不寫就出局

兩年前不出局一週年慶時的那股能量,至今還在推動著我的前進。

我到現在還記得自己第一次髮圈時的忐忑,第一次路演時的緊張,第一次給別人上課時的興奮,第一次收到讚賞時的激動,第一次收到大學拒絕信的難過,第一次主持時的欣喜……

每個人都會經歷很多第一次,這些第一次絕大多數都不會馬上成功,但它們卻能讓我們走進一個新的世界、成為我們日後成功的墊腳石。

在一次又一次的寫作和踐行中,我的成長,已經超乎自己的想象。在我收到劍橋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不得不感嘆長期踐行的力量——三年裡的30萬個字,讓我兌換到了時光的禮物。

00後從掛科到劍橋學霸,只因持續寫作1000天@007不寫就出局

羅永浩曾經說:“有思想的年輕人在哪裡都不太合群……直到他們學好了英語。”而我覺得,對我幫助最大的其實不是英語,是長期的寫作輸出,和在真實世界裡的行動。

而任何的行動,都是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

2019年的最後一天,不出局社群也將迎來第三次年度聚會,我會再次前往上海,為這個給了我能量的社群,增添一點火光。

邀請你來到年會現場,我們一起交流寫作和踐行,對於人生的改變(點擊下方海報,掃碼報名)。

邀請你和我一起開始寫作,我們一起開始七天寫一篇,用寫作記錄成長

邀請你和我一起,開啟一個充滿行動力、令人期待的2020。

00後從掛科到劍橋學霸,只因持續寫作1000天@007不寫就出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