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

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

截止9月底,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季度库存报告显示,截至9月1日,美国玉米库存为21.14亿蒲式耳,低于路透社调查的平均预期值24.28亿蒲式耳,比去年同 期也低了1%。美国农业部没有对2018年美国玉米产量进行修正,这令人感到惊讶,因为玉米库存远远低于业内预期 ,在此推动下,芝商所旗下CBOT玉米期货市场收盘一度连续两日大幅上涨,创下8周新高,其中12月期约报收392.5美分/蒲式耳。

不过,好景不长,随后USDA数据的公布数据称,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美国玉米单产为168.4蒲式耳/英亩,高于9月份预测的168.2蒲式耳,也高于分析师预 测的167.5蒲式耳,美国农业部上调玉米单产预测数据,令交易商感到吃惊,相比之下,分析师曾预计单产数据将会下调,这使得玉米期价再度滞涨回落。

另外,截止到2019年10月13日,美国18个玉米主产州的玉米成熟率为73%,玉米收获进度为22%,收获压力显现,在此背景下,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 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0月10日的一周里,美国玉米出口销售数量为36.86万吨,比四周平均低48%,同时,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0月17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531,744吨,上周480,647吨,上年同期为1,036,251吨。本作物年度迄今,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累计为 2,496,284吨,上一年度同期6,921,400吨。同比减少443万吨,降幅63.93%。

附:美国玉米周度出口检验量

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

总的来看,在美国玉米上市压力渐显的背景下,而玉米出口步伐疲软不堪,出口销售及装运数量均不及上年同期的一半,对玉米价格构成下跌压力,近期玉米价格震荡回落,截止10月21日,12月玉米期价报收387.25美分/蒲式耳,较10月初的高位392.5美分下跌5.25美分/蒲式耳。

接下来美国玉米市场仍要面对新粮供应量的逐步放大,而贸易关系虽然改善,但中国进口玉米仍有配额限制,能够从美国进口的玉米数量有限,短期芝商所旗下玉米价格仍将以震荡回调整理为主。

在美国新季玉米上市之即,国内玉米也喜迎秋收,不过,相对比美玉米的偏弱下行,国内玉米自国庆假期之后则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可谓“冰火两重天”。而推升此动情的因素为哪般?此涨势还能延续多久?

在国庆节前,华北、东北及港口玉米价格的大幅回落,引发了安徽、河南等地农户及贸易环节的惜售,此外,国庆之后,北方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东部和西北部出现降水,部分地区秋收秋种短暂受阻,进度放缓,在此背景下,玉米市场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应偏紧,深加工企 业到货量持续下降,库存也连续下滑,截止11月18日,据天下粮仓网调查115家玉米深加工企业显示,截止2019年10月18日当周(第42周)玉米库存总量(含拍 卖粮)在375.63万吨,周比减少22.02万吨,降幅5.54%。较去年同期的545.92万吨减少170.29万吨,降幅31.19%,在企业在满足不了加工量的背景下,连续上 调收购价来吸引采购。另外,南北港口库存持续低位也带来支撑,玉米自国庆假期(10月8日)之后累计上涨20-80元/吨不等。

附图1:115家深加工玉米总库存周度对比统计(2019年第42周)

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

附:国内玉米价格走势图

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

而本轮行情上涨之路能维持多久?对于港口玉米,只要北港集港量难有进展,玉米阶段性的偏强格局将延续,成本因素也会传导至南方,整体仍会表现坚挺,不过,就眼下华北市场来说,随着天气转晴,近两日山东深加工企业陆续恢复上量,随着到货的再度增多,个别地区如期回落,加上,进入11月份以后, 华北及东北产区将稳步进入新玉米上市周期,届时玉米的供应面的压力将会增大,回落风险将会接踵而至。注意关注新粮上市节奏。(来源:新浪财经)

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
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
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