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今年打工掙錢“縮水”了,看看到底啥情況?

今年的疫情來的有些讓大家措手不及,在各行各業中,我感覺影響較大的就是農民工這個群體,對於大部分農民工而言,今年的打工收入真的“縮水”了。從打工的經歷情況看,從春節到現在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很多人說:今年打工掙錢“縮水”了,看看到底啥情況?

第一階段,“漫長等待”階段。一般每年農民打工出行,過了正月初五(今年正月初五是1月30日),就陸續出發了,可是今年卻不一樣,受疫情影響,到了正月十五,還是走不了,好多人等到3月初才可以走,這樣,比往年整整少出發了1個月的時間,對於打工者來說,就是少了1個月的收入。

第二階段,“闖關奪隘”階段。其實今年外出打工,即便到了可以走的階段,由於各地疫情不同,要求也有差異,要這個證明、那個介紹信的,要連續幾天測體溫,個別地方還要求拍胸片,等這些弄齊了,至少又得一週,我哥家我侄子想去陝西打工,就弄這些“復工接收涵”、“測體溫”、開證明等,整整用了1周時間。

很多人說:今年打工掙錢“縮水”了,看看到底啥情況?

第三階段,“去向不一”階段。前兩個階段是滿懷希望,那麼這個階段卻是有喜有悲,因為來到城市的農民工面臨著多種境遇:

一是到了地點直接上工,這是最幸運的一種,到了打工地點之後,直接進入預約好的企業上工,這種情況多是政府組織的“點對點”反崗的那部分人。

二是隔離之後再上工,這類是比較幸運的,即使隔離期間得花上2000、3000塊錢,可是隔離之後仍可上工,不到一個月就賺回來了。

很多人說:今年打工掙錢“縮水”了,看看到底啥情況?


三是被勸返“打道回府”,對於一些重點地區的人員,有些地方是不接收的,到了車站,有的就被勸返了,導致又耽誤工夫,又搭路費錢。

四是隔離之後無工可上,這部分人是運氣最差的一種了,到了地方,先進行隔離,花掉幾千塊之後,找約好的企業,說開工延期等通知,只能另尋出路,或輾轉去往其他城市。

我有個表弟在廣東一家涉外企業打工,2月26日到廣東某地,隔離花了3000多元,後來接到通知,上游企業原料供應困難,只能延遲開工,沒辦法等不起,就回來了。

很多人說:今年打工掙錢“縮水”了,看看到底啥情況?

親愛的農民工朋友,不知道你是否遇到過上面這幾種情況?是不是也“縮水”了?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