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领路人”的刚与柔

社区“领路人”的刚与柔

周莉通过电话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带着一份执著与热心,她在社区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奉行“用心做事,不求完美人,只求完美事”的准则,她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创新服务载体,服务于民,在全区乃至全市打响杏林心理服务品牌特色,受到居民的好评与上级的表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更是利用自己的心理学专长帮助居家隔离者打开心门。她就是沈阳市沈河区朱剪炉街道杏林社区党委书记周莉。


隔离人员的“心灵守护神”


因为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还是省心理志愿者协会成员,抗击疫情期间,周莉接到上级安排的一项特殊任务——在家里为朱剪炉域内13个社区32名武汉返沈人员做远程心理疏导工作。


27岁的小瑛(化名)1月22日从武汉返沈,户卡信息显示她的叔叔曾是杏林社区的低保边缘户,周莉便以心理学中“重要他人”技术作为沟通联系的突破口,通过聊家常拉近和小瑛的心理距离。


在逐步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小瑛说出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中的困惑,如嗓子干痒、腹泻并伴有胸痛等症状,以及既担心自己被隔离又怕如果真的感染会影响到自己和身边人,所以情绪波动大。听到小瑛的困惑后,周莉多次帮她向防治中心的专家进行咨询,并及时给她传递信息和信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莉每天和小瑛保持联系,进行跟踪服务。得知小瑛对心理学中的各种卡牌感兴趣,周莉先后多次利用卡牌为其做心理测试。慢慢的,小瑛对周莉以姐姐相称:“姐姐,你真的很懂我,你就是我的‘心灵守护神’。”在周莉的帮助下,现在小瑛对未来有了新的规划。她表示,疫情结束后她也不回武汉务工了,要在家备考,为新生活做准备。


居民心中的“解语花”

  

提起周莉,社区百姓对她的评价是“刚柔并济”。


说她“刚”,在劳动现场,人们时常能看到她爬上两米多高的车棚,清理棚上杂物垃圾;跳下两米深的废弃水池,清理下水井的污水;迈进被污水淹没的锅炉房煤渣堆,清运脏水。有时社区工作者有畏难情绪,周莉二话不说主动承担工作,用实际行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说她“柔”,在平时,周莉总是将自己的心理服务特长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如在矛盾调解中,她总结出“听、查、劝、访”四步法,成为社区调解工作的典范。


她免费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以及婚变家庭等进行心理疏导千余次,并为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驻街单位职工等讲授心理知识课40余节;她通过沙盘、卡牌等专业技术与求助者进行心灵沟通,解决他们内心的不安与困惑,成为他们的“解语花”。


社区居民孙大爷私搭木质违建房,周围邻居意见很大。周莉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和孙大爷沟通,两人如同亲人般畅谈家常。聊天中,周莉了解到孙大爷由于儿子被判刑入狱而无法释怀,心里始终有个“结”,她决定从心理及法律的双重角度给予孙大爷支持和帮助。她用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技术引导孙大爷将多年积压在心中的积怨发泄出来,再以同理心表达接纳与关怀,并以自身的法律专业知识给予孙大爷适当的法律援助,使其感受到理解与支持。周莉的努力最终打动了孙大爷,他不但敞开心扉,还放下执念,在社区与街道的共同协作下,顺利完成了违建房的拆除工作。


爱人心中的“病秧子”


“别看她在外面干工作有股虎劲儿,回到家就成了‘病猫’。”周莉的老公向记者“爆料”,“她经常到家后就累瘫在床上,有一次我忍不住说她几句,刚说到一半,一个心理求助电话打来,她立马跳下床开始认真倾听和耐心解答,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有时她因为颈椎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有时她回家时胳膊肿得像个猪肘子,青紫发黑……”


在抗击疫情期间,周莉在家为武汉返沈人员做远程心理疏导,这让家人对她的工作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为了表现出现场咨询的效果,每天早晨一起床,她就跟往常上班一样洗头、吹发、化妆、穿上外套,端坐在电脑桌前,还让我和女儿扮成求助者,在她面前试听、拍照、录音、练习,给我和孩子折腾够呛。”


由于武汉返沈人员大多心存恐慌,没有求助意愿,有人甚至有很强烈的恐惧和阻抗心理,给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从一开始的犯愁,到后来一遍遍打电话沟通,再到取得信任后对方同意加她的微信,到最后帮助他们克服恐慌、安心居家隔离……周莉的老公说,这个难忘的“疫”期让他真正了解到妻子平时的工作状态,“她就是这样一个一工作起来就忘我的人,我真是又骄傲又心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