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登天的梯

第一次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初一,当时满脑子只是鲜嫩多汁的橘子。因为要应付考试,文中大部分句子被老师分析了一遍,因此失去了深读的欲望。

时至多年后,父亲因故去世,在悲痛之中写了无数文字,那些文字承载了我最不敢触碰的时光,是黑暗与泪水交织的网,紧紧箍住悲伤,却仍有痛苦穿孔而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彼时,我拾起了儿时的回忆,想要从这些零散的碎片里寻找与父亲相处的一点一滴。

试卷的签字、新买的衣服、爸爸的照片……他留给我的从来都是笑容,却不曾发现过他渐渐不再年轻的背影。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当我读到这句话,眼泪犹如决堤的水。

英俊倜傥的父亲背负着责任与压力,走在生活这条满是荆棘的路上,他为我创造了无忧无虑的家庭条件,而岁月给予他的是走样的身形、疲倦的双眼。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幼时不知养儿难,只会向父亲索取,他总是倾尽全力去满足我的愿望。这条铁道仿佛让我看到了穿过艰难困苦,向上攀爬的父亲。

稳重的背影开始变得缓慢,温暖的手掌越来越粗糙。这一切只为了让我吃好穿暖,接受最好的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做到了,而我,却辜负了他殷切的期望。

“家中很是光景惨淡……”

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父亲为了家庭责任四处奔走,这是全天下的父亲都在挑着的一个担子,他们不能停下脚步,肩上是孩子纯真的笑容、妻子真挚的眼神以及双亲再三的叮嘱。

这是责任,这是担当。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儿行千里父母皆担忧,千言万语汇成了平平淡淡的一句话: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究竟有多少爱意藏在了心里,多少担忧不愿让我们知晓,他们不求回报,但求我们平安。

思及此,我已泣不成声。

原来《背影》中几个红红的橘子,不仅满含父爱,还带着盼望孩子承欢膝下又不得不放手让孩子飞翔的无奈与矛盾。尽管那条铁道于他来说已经不太容易走,依然执意要去买橘子,不管何时何地,依然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儿子。

曾几何时,我也和朱自清先生一样的心境,觉得父亲啰嗦、迂腐,一想起,愧疚之情难以言喻。多想告诉从前的我,回过头看看父亲,而不是一味地追寻诗与远方,还有家和月亮。

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最终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我失去了那些鲜香的橘子,失去了一个人生中最爱我的男人。

从前,不曾留心过他的背影,而以后我只能看着他的背影椎心泣血。

梦千回百转,疼醒所有的记忆。

天亮了,梦醒了,夕阳下那抹等我放学回家的背影,你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