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相见,不如拱手祝君安

新冠肺炎防疫期间,亲朋好友间难得一见。

即使相见,为了避免接触性交叉感染,也不便握手示好。


那么我们该怎样施礼呢?

此时,有人提议:不妨重拾旧礼——拱手礼。


拱手礼也叫“作揖”、“揖礼”,曾经古人见面、告别、寒暄、恭喜都是用这种方式。


现在特殊时期,相距两米互相作揖,既满足卫生防范需求,又不失文雅恭敬。



拱手礼,大有内涵


拱手礼的历史可追溯到周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了。


《论语· 微子》中记载的“子路拱而立”就是在向孔子行拱手礼。今天我们看到无论是孔孟的画像,还是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唐代彩绘女立俑,行的都是拱手礼。


礼遇华夏 | 疫后相见,不如拱手祝君安

(图源网络)

对于“拱”字,《尔雅·释诂》郭璞注曰:“两手合持为拱”。拱手礼看似简单,但手势不同吉凶意义不同,而且男女有别。


两手具体怎么握?


《说文解字》有更详细的解释:“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


古代一般以左为大、为上,为阳。因为心脏在左,古代房屋坐北朝南,太阳从左边升起,所以左边代表着新生,代表着阳气。而右手则代表死亡和阴气。


礼遇华夏 | 疫后相见,不如拱手祝君安

- 唐代彩绘拱手女立俑-

同时古人一般用右手握兵器,行礼的时候,左手在外包住右手,表示尊重、真诚、和平、友好。


若遇丧事行礼,左右正好相反。女子行拱手礼时,左右手与男子相反,吉拜右手在外,凶拜左手在外。


礼遇华夏 | 疫后相见,不如拱手祝君安

(图源网络)


拱手礼的弃用与重拾


拱手礼沿用了数千年,直到近代辛亥革命时期,才被作为旧礼法的一部分被摒弃掉,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握手礼。


但在非商务场合,大家至今也不太习惯握手,年轻人大多简化成挥手,不少老人还在沿用拱手。


这与一个民族的性格有关。


东方民族含蓄、内敛,不习惯肢体接触,尤其是与异性或不熟悉的人。拱手更能体现我们的谦和、儒雅。


礼遇华夏 | 疫后相见,不如拱手祝君安

(图源网络)

《礼记》说:“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


遵循天地自然、效法四时节气,顺应阴阳、合乎人情,这是数千年来我们对“礼”的认识。


小到个人举止大到社会风俗,“礼”的存在都是为了让人们相处的更和谐融洽。


特殊时期,人们自发重新启用了拱手礼,古老的礼仪,又变成了新的潮流。


礼之用,存于心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兰娟院士欢送新冠肺炎康复者出院,告别时互相拱手、鞠躬。


这一刻没有亲密的相拥,也没有过多语言,但是内心一定是情深意重,无声胜有声。


礼遇华夏 | 疫后相见,不如拱手祝君安

- 李兰娟院士与出院者相对鞠躬 -

礼由心生,外化于行。对于个人,它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对于民族,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


特殊时期,一个礼仪的重启,似乎帮我们找回了《周礼》时代的民族记忆。这大概就是文化在这片古老土地上长久不熄的生命力吧。


在一代代的传承中,中华文化早已内化成了我们的举止与审美。


一个小小的拱手礼,即便沉寂百年,双手交握那一刻依然觉得得体自然;一个花纹图样,纵然不知出处,仔细端详的时候总令人莫名喜欢;一个素色瓷碗,可能不是名窑大师之作,捧在手心的瞬间竟也诗意盎然……


在快节奏、互联网化的今天,吃着西餐看着美剧,也并不妨碍灵魂深处的那根神经被民族的、历史的某些细节打动。


不过,更多美好与感动,还等待着我们主动发现与重启。


这条路,既是出发,也是回归。

礼遇华夏 | 疫后相见,不如拱手祝君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