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学写作127:第44回②偷腥被捉贾琏逞凶威


读《红楼梦》学写作127:第44回②偷腥被捉贾琏逞凶威


读《红楼梦》学写作127:第44回②偷腥被捉贾琏逞凶威


读《红楼梦》学写作127:第44回②偷腥被捉贾琏逞凶威


读《红楼梦》学写作127:第44回②偷腥被捉贾琏逞凶威


读《红楼梦》学写作127:第44回②偷腥被捉贾琏逞凶威


读《红楼梦》学写作127:第44回②偷腥被捉贾琏逞凶威


读《红楼梦》学写作127:第44回②偷腥被捉贾琏逞凶威


读《红楼梦》学写作127:第44回②偷腥被捉贾琏逞凶威


读《红楼梦》学写作127:第44回②偷腥被捉贾琏逞凶威

凤姐“洗脸遁”,“往房门后檐下走来。平儿留心,也忙跟了来。”平儿此时出场,是情节需要,也是曹师手中那根看不见的事物逻辑线的必然。时刻留心凤姐的状态,是平儿的根本任务。“凤姐便扶着他”往自己院子里走。第四十四回由此进入第二个场景:“偷腥被捉贾琏逞凶威”。这个场景是《红楼梦》全书的高潮事件之一,归入贾府气运线。

凤姐和平儿才走到穿廊下,“只见他房里的一个小丫头子正在那里站着,见他两个来了,回身就跑。”凤姐立刻起了疑心,忙叫那丫头子站住。那小丫头开始只装作听不见,“无奈后面连平儿也叫,只得回来。”凤姐越发起了疑心,“忙和平儿进了穿堂,叫那小丫头子也进来,把隔扇关了”,摆出了逼问的阵势。

这小丫头子,虽然没有名字,却亲手推倒了这起贾府大事件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件事情在执行期间出现问题或变故,大抵有三个原因:计划不周、用人不当、时运不济。曹师在度身定制贾琏同学做坏事、被发现、恼羞成怒等这一连串事件时,充分考虑了这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当然是时运不济。贾琏同学怎么也想不到凤姐会为了躲酒,早早赶回家来。第二,就是用人不当。看守穿堂的小丫头子被贾琏同学委以重任,结果她不仅没能发挥预警作用,反而由于张惶无措加速了偷腥事件败露。

凤姐坐在小院子的台矶石上,命那小丫头子跪了”,喝命平儿:“叫两个二门上的小厮来,拿绳子、鞭子,把这眼睛里没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凤姐最擅攻心,那小丫头子面对“打烂了”这种强大的心理震慑,“已经唬得魂飞魄散,哭着只管磞头求饶。

眼看小丫头子心理防线失守,凤姐这才开始问话:“我又不是鬼,你见了我,不说规规矩矩站住,怎么到往前跑?

”文如其人。曹师这位“腹黑大叔”,在凤姐已经起了疑心、气氛凝重的情况下,仍给她安排了“我又不是鬼”这种令人忍俊不禁的台词。

那小丫头子哭道:“我原没看见奶奶来,我又记挂着房里无人,所以跑了。”蠢笨+1。人在发现事已不可为时,要懂得止损。这小丫头子已经知道事情必将败露,还只是一味挣扎,不知道先保护自己,显然不是一般的蠢,难怪曹师连个名字都没给她取。

凤姐道:“房里既无人,谁叫你又来的?你便没见我,我和平儿在后头扯着脖子叫了你十来声,越叫越跑。离的又不远,你聋了不成。你还和我犟嘴!”曹师给凤姐安排的台词,诸如“扯着脖子”、“越叫越跑”、“聋了不成”读着就忍不住想笑。

凤姐“说着便扬手一巴掌打在脸上,打的那小丫头子一栽,这边脸上又一下,登时小丫头两腮赤胀起来。”平儿忙劝“奶奶仔细手疼。”凤姐打小丫头子这两个大耳刮子,简单粗暴,生动形象。平儿劝阻的语言,很生动,既表达了对凤姐的关心,也可以让小丫头子少受些皮肉之苦。

凤姐让平儿继续打着问小丫头子为什么跑,还威胁再不说,就“把嘴撕烂了他的。”可惜这小丫头子认不清形势。“先还强嘴”,后来听见凤姐说要用烧红的烙铁烫嘴,这才害了怕,哭着供出自己是受“二爷”之命,“来这里瞧着奶奶,若看见奶奶散了,就先回去送信,“不承望奶奶这会子就来了。”凤姐原本敏感多疑,听见这句话知道里面必有文章,于是继续从小丫头子身上找突破口,同时还“回手从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来,向那丫头嘴上乱戳”,唬的那丫头“一行躲,一行苦求凤姐不要说是自己说的。

为保持人物的活跃度,曹师安排在旁边保持安静的平儿,一边劝凤姐,一边推那小丫头子快说。小丫头子这才招供:琏二爷趁奶奶不在家,“开了箱子,拿了两块银子,还有两根簪子,叫我悄悄的送与鲍二老婆去

”,“他收了东西,就往咱们屋里来了。二爷又叫我来瞧着奶奶,底下的事,我就不知道了”。凤姐听了,“已气的浑身发软,忙立起身来,一迳来家”,刚走到院门,“只见又有一个小丫头子在门前探头,一见了凤姐,也缩头就跑”,凤姐提着名字喝住。

这次的小丫头比较伶俐,眼看躲不过,索性跑了出来,笑道:“我正要告诉奶奶去呢,可巧奶奶来了。”凤姐道:“告诉我什么?”这个小丫头便把二爷在家,如此这般的,把刚才第一个小丫头子交代的话又说了一遍。凤姐啐道:“你早做什么来着,这会子我看见你了,你来推干净儿!”说着,也扬手一下,打的那丫头一个趔趄。

人在气头上,又借着酒劲,下手往往极重。曹师为了尽量表现凤姐的状态,同时避免文字重复,写先前的那个小丫头子被“打得一栽”,这一个则被“

打了个趔趄”。这种细节上的变化,既增加了场景复杂度,又使文字内容更显饱满。

随后,凤姐“蹑手蹑脚的走至窗前,往里听时,只听里面说笑”。爆发之前,曹师照例先压住凤姐的情绪。只听一个妇人笑道:“多早晚你那阎王老婆死了就好了。”人心不足蛇吞象。只听贾琏答道:“他死了再娶一个也是这样,又怎么样呢?”那妇人就说“你死了,你到是把平儿扶了正,只怕还好些。”鲍二媳妇的这句话突如其来,平儿避无可避,只能无辜躺枪。

凤姐只听见贾琏说道:“如今连平儿他也不许我沾一沾了。平儿也是一肚子委屈不敢说,我命里怎么就该犯了夜叉星。”曹师很少直接描述凤姐和贾琏之间的关系,这次借鲍二媳妇口中说出来,算是对二人婚姻情况的简单回顾。

凤姐听了,“气的浑身乱战

”----情绪开始升级。又听见贾琏和鲍二家的都夸平儿,就疑心平儿素日背地里自然也有抱怨的话,于是“那酒越发涌上来,也并不忖夺,回身就把平儿先打了几下”,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住鲍二家的先撕了一顿。自己“又怕贾琏走出去”,便堵着门站住骂道:“好淫妇!你偷主子汉子,还要治死主子老婆!平儿过来,你们淫妇忘八一条藤儿,多嫌着我,外面你哄着我!”说着,又把平儿打几下。凤姐情绪终于爆发,这一段文字,曹师终于让凤姐从面对小丫头子们时的狠辣,恢复到泼辣本色。

平儿无辜受辱,“有冤无处诉,只气得干哭”,也骂道:“你们作这些没脸的事,好好的又拉上我作什么!”同样骂人,平儿的武力值比起凤姐根本是云泥之别。于是平儿也把鲍二家的撕打起来。

可怜鲍二媳妇因为被贾琏看中,不得不陪贾琏消遣,顺便赚些银两贴补家用。结果今天事情败露,自己先后被凤姐和平儿撕打,又不敢还手,也没人替自己主张。曹师所处的时代,草民贱如草芥。曹师再次运用白描手法,真实还原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从这个角度来看,《红楼梦》的确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社会学巨著。

贾琏同学因为吃了酒,情绪甚佳,因而这次约会鲍二家媳妇“未曾作的机密,一见凤姐来了,已没了主意”,等看到平儿也闹起来,终于把自己的酒也气了上来。

贾琏知道自己由于计划不周密,偷腥被抓了现行,凤姐是自家正妻,打鲍二家的,他虽然“又气又愧”,却不好说什么。可看见平儿一个连小妾都不是的屋里人也敢打人,登时大怒,便上前踢骂:“好娼妇!你也动手打人!”平儿毕竟胆小,“怯打”,“忙住了手”,哭道:“你们背道里说话,为什么拉我呢!”委屈+1,可怜+1,无辜+1。

凤姐这边一见平儿怕贾琏,越发生气,又赶上来追打平儿,非逼着平儿去打鲍二家的。场面一时热闹火爆之极。“平儿急了,便跑出去找刀子要寻死”,外面众婆子丫头忙拦住解劝。

从这一段文字,能够看得出曹师的群像描写,层次丰富,错落有节,像极了国画工笔白描,各种人物层层叠叠,杂而不乱,看似场面无序,但角色位置却分毫不差,一丝不苟,人物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有志于小说创作的同学,建议都借鉴一下曹师这段文字中的技巧。

凤姐见平儿要寻死去,便一头撞在贾琏怀里叫道:“你们一条藤儿害我,被我听见了,到都唬起我来了,你也勒死我罢!”凤姐的撒泼耍横,轻车熟路。

贾琏气的墙上拔下剑来,说道“不用寻死,我也急了,一齐杀了,我偿了命,大家干净。

这个场景从凤姐离席回家写起,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紧张到令人窒息,忙乱到目不暇接。曹师用纵横捭阖的笔力,引领着读者的情绪随情节跌宕起伏,迅速进入忘我之境。

正闹得不可开交,只见尤氏等一群人来了,说:“这是怎么说?才好好的,就闹起来。”“贾琏见了人,越发倚酒三分醉,逞起威风来,故意要杀凤姐

。”凤姐见有外人来了,“便不似先前那般泼了”,丢下众人,便哭着往贾母那边跑。第四十四回的第二个场景、全书的高潮场景之一,到此戛然而止。

一片混乱之中,曹师安排凤姐先逃走,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调整节奏,暂时让读者喘上一口气,缓解一下紧张情绪。第二,是出于事件收场的考虑。事情闹到这种地步,贾琏须得降服,凤姐需要安慰,平儿需要安抚,贾府之中,除了贾母,再没有别人有这个能力。曹师在这个场景里,表现出强大无匹的故事线策划、群像描写和节奏控制能力,特别建议有兴趣的读者一读再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