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鬆韻:30歲之前要完成的大事,還沒做到…

譚松韻是“90後三十而立”系列中唯一一位女性被訪者。

對於邁入30歲大關的女藝人,大眾往往會關心她們是不是在被催婚、對於結婚生子如何計劃、事業是否正處於一個急需戲路轉型的關鍵時期。

相較於其他1990年出生的女演員,譚松韻又是特殊的。

一張娃娃臉意味著30歲帶來的年齡危機沒有那麼急迫;而2019年年初家人的那場車禍意外,也讓譚松韻被迫一夜長大。

或許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變故,這些意外會帶給我們成長與改變。

譚松韻說,她發現有時候拼盡全力,最後的結果還是和預想的不一樣,30歲來臨之際,她學會了不再去憂慮太多未來的事,而是儘量活在當下。

譚松韻:30歲之前要完成的大事,還沒做到…


在這篇根據問答整理的自述中,譚松韻將告訴我們,怎樣走出沮喪和感受快樂,演員這份職業如何給她帶去安全感,影視寒冬中她的實際感受,以及一個傳統的30歲女生如何看待生活與事業轉型。

一夜長大

2019年這一年我的想法變了很多,心態也變了很多,我覺得自己最大的變化可能是看待事情更多面了。

如果你問為什麼我會在即將進入30歲的這一年有這樣的變化,可能跟我家裡的事情有關係。

我身邊的同事都說我變得更溫柔了,其實沒有啦,我是覺得自己的包容心比以前大了,也更願意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問題,並且也更主動地去給予一些東西了。

譚松韻:30歲之前要完成的大事,還沒做到…

譚松韻,圖為受訪者提供

以前自己還是像個小孩子,從小就得到父母很多的愛、朋友的愛、同事們的愛等等,我以前的給予可能也都是樂樂呵呵沒有腦子的,但是現在我會比較細緻一點地主動地去給予,我覺得“愛”不容易。沒有誰是有義務對你好的,不是嗎。

愛這個字真的是太太太厲害了,在我很艱難很困難的時候,我真的感受到了很多愛。一些朋友當時跟我說,“不管你做什麼,我都支持你,只要你開心,不管你需要我做什麼,我都在這兒”,他們也做到了,真的很溫暖。

如果你問我何時從那件事情當中走出來,其實我真的走不出。我在拍戲的過程當中甚至會直接在劇組崩潰很多次,每當那個時候,我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但我會告訴我自己,你現在能做的就是,必須要讓自己活得很好。

我總覺得她在給我很強大的力量,我也天天告訴自己她都在,現在我經常會覺得她就是在,並且她一定想看到我好,所以我也開始要讓自己更好,並且我會更大膽地去開心、去感受開心、感受快樂、感受愛。

譚松韻:30歲之前要完成的大事,還沒做到…

譚松韻,圖為受訪者提供

有一天我一個人在家,一整天就癱在沙發上,什麼也不做,就刷手機、玩遊戲、看電視,我覺得這樣做是不健康的,是不對的,我特別怕掉進另一個漩渦裡。後來我就告訴自己,你就給自己一天時間,什麼都不想,就這樣放縱下去,就給自己一天。

每當喪的時候,我會給自己一些空間去發洩、去釋放、去懶散,但是過了以後我又會繼續去好好地往前走。

工作填補了我很多的空閒時間,人閒著的時候就容易多想,所以我就看劇本。2019年這一年的工作,說不上是起到治癒的效果,但確實能給我帶來一些別的東西,比如說我就不用一天到晚呆在一個屋子裡。

現在事業穩步前進,我覺得自己還缺一個男朋友,但也順其自然吧。

倒也不是不渴望愛情或者穩定的家庭,今年我發現自己比以往更會去發現生活中美好的東西,比如弄兩個小盆栽,我都會覺得特別美好,以前那種花草草我根本就不會去關注,我就覺得沒什麼意思。現在我覺得很多東西還是蠻有意思的,對於愛情我也滿懷期待,希望能發現和擁有更多的美好吧。

譚松韻:30歲之前要完成的大事,還沒做到…

譚松韻,圖為受訪者提供

安全感

演員是一個很孤獨的職業,其實人生來就是孤獨的,但是我去年真的有體會到,演一個角色能給我帶來安全感。

在接觸到《以家人之名》,還沒進組之前,每當我感到心裡比較孤獨比較難受的時候,我一想我還有“李尖尖”,就是我演的那個角色,我就會把劇本翻開來看進入她的世界。

後來我進劇組去演繹她的時候,有時候心裡也會出現一些不開心的情緒,但是沒關係,我會想到我還有“李尖尖”,我就會努力進入到她的狀態裡,把她帶到我自己的身體裡。

在看《以家人之名》劇本的同時,也有別的劇本在看,但我就很堅定,我說我要演《以家人之名》。別人就會問我,會不會是因為你現在就需要這種東西,可能親情類的東西更打動你,我說其實也不是。

譚松韻:30歲之前要完成的大事,還沒做到…

網劇《以家人之名》劇照,譚松韻、張新成、宋威龍等

後來我又仔細想了一下這個問題,可能恰好在這個特別的時間段,我碰到了李尖尖這個角色,尖尖的故事本身就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她這個人物本身就是一種治癒。

她的這種治癒不是那種一天到晚很正能量,很雞湯很傻白甜的,而在於她的思維模式、處理問題的方式。比如說她跟爸爸之間,跟兩個沒有血緣關係又很疼愛她的哥哥之間,相處都很溫暖。在遇到分離、挫折時,李尖尖說的話、做出的反應,都讓人特別舒服。

如果說到演員這個職業的不安全感來自能不能接到好的戲、接到的戲播出效果好不好、或者能不能播的話,嗯……其實在這些方面我也考慮過,但考慮得比較少。

我的經紀人比較尊重我的意見,如果有劇本找過來,她們篩選後也會問我自己喜歡哪個,說我自己對角色有感覺是最重要的。我們可能比較幸運吧,還沒有遇到說接不到劇本的情況,如果接不到,我就休息,我就不拍,我也不著急。我也不會想著劇一定要爆,因為爆不爆也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要看整個劇組的配合,做好我該做的工作,其它就看這個戲的命。

譚松韻:30歲之前要完成的大事,還沒做到…

譚松韻,圖為受訪者提供

《錦衣之下》2017年就拍了,後來一直沒播,我也急啊,因為我很喜歡這部戲,也很喜歡袁今夏,我希望大家能看到她。我知道它肯定會播,但是什麼時候播不知道,有個未知數在那兒。

剛開始我會打電話問製片人“什麼時候播呀”,回答說還在審,過一段時間問審得怎麼樣了,回答說“還在改”,過一段時間又問改得怎麼樣啦,後來我就不問了,哈哈哈,就等著吧,著急也沒用,就繼續做自己此刻的事情吧,不要再惦記未知的事情了。

雖然這兩年是影視寒冬,但我的感覺是,收到的劇本反而比以前要更有質量了,好像大浪淘沙一樣,篩去了很多質量一般或者質量不好的戲,我最近接到的劇本,都是一個比一個好看。

我工作中最鬧心的事是,很多劇都是邊拍邊寫的。經常都是先出幾集劇本,看個大綱大家就把合同簽了,很可能劇組中途會換個編劇,你的人設本來是這樣的,拍到到後面就變成了另一種感覺,劇本的走向就已經不是你看前面幾集的那種感覺了。這個是我不能接受的,如果劇本人設前後有衝突又要盡力保住角色 我就會特別心累,生理上的那種難受。

前幾年這種情況特別多,但今年情況有變好,今年拿到的本子,如果是30集的戲,那起碼已經有25集劇本了,我們也會主動要求要多看看劇本。

譚松韻:30歲之前要完成的大事,還沒做到…

網劇《錦衣之下》劇照,譚松韻

以前關於戲路、關於突破自己,我會想很多,總覺得需要為了去認證一下自己的專業、提升自己的演技,就要去演正劇。

前兩年我演的青春校園偶像劇比較多,我也會跟經紀人姐姐說,我不想拍青春校園偶像劇了,我們能不能看一看別的題材。因為校園劇一部接一部,我把所有的東西都給出去了以後,我沒有回收,能給到觀眾的東西都不新鮮了,觀眾也會看膩的,我自己演的時候也會覺得沒有意思。那時候我想拍古裝劇,嘿嘿,正好《錦衣之下》來了。

但到了今年,我想法有一些改變。我覺得不需要做太多類型上的區分,只要劇本好、角色好、團隊好、對手演員不錯,我有新的東西出來,這樣創作出來的結果就會不錯,我就願意去演。

不管是青春偶像劇還是抗戰劇還是諜戰劇,每一個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都會有創作空間。

譚松韻:30歲之前要完成的大事,還沒做到…

譚松韻,圖為受訪者提供

30歲應該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說起年齡這個問題,我覺得還蠻逗的,我自己沒有什麼感覺,經常會忘記自己幾歲了,也很少拿年齡去規定我自己要去做什麼事情,我也不覺得生日那天前後,人會有什麼變化。

經常看到網上會說,譚松韻好顯小,或者感慨“哇塞她都30歲了”,那我就會想30歲應該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20歲的時候我有想象過自己的30歲,比如想過27歲要組建家庭呀,30歲之前要把這些大事完成了。可真正到了30歲,好像沒有做到這些事情,哈哈,那就順其自然好了。

以前我可能很有規劃,想好了30歲我要幹嘛,35歲我要幹嘛,但是現在生活的重心偏向於說,我就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開心就好。

《錦衣之下》裡面,謝霄跟袁今夏說了一句臺詞,“你一個女人家幹嘛要把日子過得比男人還累啊”。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其實我自己的生活並沒有像今夏那麼累,但也有累的時候,更多是心累吧,話又說回來,要是可以,誰願意去讓自己受累呢?誰不想簡單地安安穩穩地過個日子呢?

譚松韻:30歲之前要完成的大事,還沒做到…

譚松韻,圖為受訪者提供

我還是很幸運的,我現在做的工作是自己喜歡的,在工作上我也沒有經歷過很黑暗的東西,而是在一個受保護的環境下,慢慢成長。

以前演戲的時候可能會有點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對角色的處理對不對,不知道什麼叫對,不知道別人會不會認可,後來我看到有一本書上寫:演員看劇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覺,你自己的感覺比任何都重要。所以現在我就會相信信我自己的感覺。

演員這條路,我沒有給過自己太多的規劃,我不敢說這是可以做一輩子的職業,說不定以後我成家了,也有可能就不會一心都在演戲或者工作上了。但我也不會完全放棄演戲,只不過可能重心不一樣了。如果你問我以後願不願意去演配角,此時此刻我沒辦法回答,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譚松韻:30歲之前要完成的大事,還沒做到…

譚松韻,圖為受訪者提供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30歲是一個分水嶺,該對自己做一個選擇了,會迷茫、會思考要不要轉行,工作能不能一直做下去。我覺得有思考是對的,但要努力把當下的事先做好,如果你盡力了發現還是不合適,再去考慮轉行的事情。在生活上,不要給自己太多條條框框,健康、開心最重要,雖然很難,但也盡力吧,希望大家活在當下,也相信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