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石》专栏:陈健:魂牵梦萦琢美玉 此生甘为“苏作”人

提起陈健,苏州的玉雕从业者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作品清雅高朗、古韵天成,一琢一雕间都透露出极其深厚的玉文化底蕴,他有一颗无私的热心将几近一盘散沙的苏州玉雕业重整山河、抱团发展,为苏州的玉石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宝石》专栏:陈健:魂牵梦萦琢美玉 此生甘为“苏作”人

《紫气东来》

纯正天然枣红皮色,玉质细腻,白度一级,紫光满目,月朗如玉。骑牛的古人,穿越千年时光而来。蹄声得得,松涛如语,溪声空灵。仰观俯察,莫不洞彻。此件作品采用新疆原颗玉精雕而成,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白墙黑瓦,烟雨朦胧,如诗如画一般的苏州,自古以来就是许多文人墨客神往的仙境。殊不知在玉雕行业,“苏作”一词,也一直代表着中国玉石雕刻工艺的最美境界。自古就有“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一说,苏州玉雕能人辈出、佳作纷呈。其代表人物“玉圣”陆子冈,便是苏州玉雕行业的前贤,坊间盛传着他妙手碾玉、吴中绝技的趣闻轶事。

或许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雅致美妙的景色吸引了他,又或许是自古苏州玉雕工巧的特色吸引了他,祖籍山东,生于徐州的陈健,不远千里,来到苏州,从此再未离开。

《中国宝石》专栏:陈健:魂牵梦萦琢美玉 此生甘为“苏作”人

《听雪图》

初春的晚霞映天宇,弯弯的月亮照星空。慈祥的长者漫步雪山之间,轻轻的静听雪山融化乐音,此情此景超然领悟。此件作品天然洒金皮,润度细密,局部含浆,俏色巧雕。

聊起玉,陈健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我出生于徐州,这是个深受汉文化千年浸淫的城市,书画艺术,金石艺术,都有着大汉文化浩荡的基因。从小,我就喜欢玉,不但喜爱掌上把玩,也喜欢听关于玉的美好传说。可以说,在我青少年时代的同龄人中,我自认为,我的玉文化的知识是厚实的、自信的。可是,当我步入社会尤其是接触到玉文化界中的高人,见到了历代大师们雕琢的珍品,我才深感自己的不足,感觉自己对玉文化的了解是知之甚少。那时,我正在从事商业地产和不动产等项目,由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玉文化的热爱,我放下盈利不菲的生意,潜下心来专门学习传统文化,特别是玉文化,让自己得以系统地掌握了中国玉文化的知识,了解了历代高峰的成因、各地的风格渊源。之后,又在苏州遍访民间艺人,使自己对玉雕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汉皇玉苑也是在那时候创立的,这都是基于我对玉的喜欢,这种喜欢的程度它已经融入到我的骨髓当中。”

陈健从事玉文化事业三十余年,为传承和发展中华玉文化,为“苏作”的创新和发展不断努力着。创作更多、更好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玉雕艺术精品,把玉质美、设计美、工艺美融为一体一直是陈健追求的目标。

《中国宝石》专栏:陈健:魂牵梦萦琢美玉 此生甘为“苏作”人

《富贵水仙瓶》

新疆和田子玉,温润无暇,洁白缜密,精雕细琢。水为冰肌玉为骨,美人踏浪如歌舞。此件作品荣获“百花奖”金奖。

陈健深厚的玉文化底蕴,将中华五千年的玉文化和古玉雕琢的传统工艺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相结合,既吸收了江南“苏作”的细腻精巧,又融合北方传统工艺中的大气厚重。他的作品清雅高朗,古韵天成,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也深得收藏家的喜爱。他对古代玉文化的研究特别是两汉文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在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上发表《古越玉文化与工艺美术的古韵今风》,在报刊上发表过《中国玉石文化传播刍议》等论文。“出于对古玉的喜爱,这些年来,我可以说走遍了全国各地各大拍卖会,遇到值得收藏的古玉,倾其所有收购到手。目前,我的收藏品中历代古玉,以战、汉,尤其是两汉为主,其中有多件达到艺术品级别的精品。回头看,我感觉自己真的太幸运了,能有这么好的机缘收藏到这些玉器精品,都是上天对我的眷顾,我知足矣!”

1982年,陈健来到苏州后一待就是三十余年。“苏州自古出名玉,明代的陆子冈,人称‘玉圣’,是我们苏州的骄傲!他的作品都有着他自己‘子冈’的署名,是造玉世界最早具有‘著作权意识’、“商标意识”的艺人、大师,如今说起‘子冈牌’谁人不知陆子冈?从清中期开始,苏州就是我国最著名的玉器加工中心。据说,当时扬州的雕刻工太过细腻,大多是镂空雕,乾隆皇帝很不以为然,认为宝贵的玉就这样白白地切掉了,伤了玉的神。由于皇帝喜爱苏州的雕工,从那时起,“和田玉苏州工”一词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符号。时至今日,大师辈出、名作不断。我能够在苏州这个地方从事玉石行业,也是三生有幸。所以,我一直铭记心头的八个字:感恩于斯,报效于斯。”这饱含深情的赤子之心让陈健的肩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中国宝石》专栏:陈健:魂牵梦萦琢美玉 此生甘为“苏作”人

《喜报金莲》

天然的俏色,巧奇天工的雕刻技艺,整体作品精美绝伦,曾获“陆子冈杯”金奖。

据不完全统计,苏州的玉雕生产、经营者逾十万人。苏作,由古至今,一直代表着中国玉石雕刻工艺的最高水平,从手工作坊到如今的产业化发展,苏州玉雕能人辈出、佳作纷呈。历届“百花奖”“天工奖”都能看到苏州工艺大师的身影,发达的地方经济和相对宽松的人文环境,也使得许多发端于外地的玉雕能手在苏州落户生根、发扬光大。“如此庞大的从业人员和市场极需行业规范,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技艺交流的平台乃是当务之急。人常说,大江之下鱼龙混杂,没有一个和谐有效的行规,最终伤害的还是从业人员自己。所以我希望能为苏作玉雕的传承和发展做点事,这些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苏州所有的玉雕艺人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我们需要一个集体,需要一个核心团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7年经苏州市民政局批准,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应运而生,是苏州地区玉石雕刻、生产经营、玉文化推广宣传的行业性社会团体法人,陈健任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会长至今。目前会员单位已有1200余家、协会下设相王路玉雕专业委员会、南红专业委员会、光福玉石分会、琥珀蜜蜡专业委员会等,并在北京、和田、太原、成都、石家庄、烟台、深圳、无锡、常州、杭州、西昌11地设有办事处。

《中国宝石》专栏:陈健:魂牵梦萦琢美玉 此生甘为“苏作”人

2008年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成立时的88家会员合影

“为苏州玉雕的传承和发展做点事”,就凭这一句话,陈健搭建了配合默契的核心团队,也是凭着这一句话,这个核心团队带领大家一走就是十年。回顾自己和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共同成长的道路,陈健感慨颇深:“成立之初,加入协会的一共有88家玉雕工作室,这个数字赶巧还挺吉利。当时是凭着一腔热血组织了这个协会,却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这个协会的发展之路应该究竟如何走?但身为会长,有两点我心里是很明确的,一是要让大家感受到协会是在为大家服务,是在为大家谋发展空间;二是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承上启下,更好地为会员服务、为产业服务。”

《中国宝石》专栏:陈健:魂牵梦萦琢美玉 此生甘为“苏作”人

《仿战国多节佩》

作品采用一块新疆和田子料雕琢而成,共29节,不可拆卸,但可自由卷折。该作品采用切割、平雕、分雕、阴刻、剔地、透镂、碾磨等多种技艺,历时一年多始成,不仅完美再现战国冶玉技艺,而且传承发展了战国的玉雕艺术,是苏帮玉雕的又一飞跃,并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艺杯” 特别金奖。

回忆的闸门一经打开,所有的过往便如同洪水般涌进脑海,“我们走过很多弯路,也遇到很多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做了很多事情。从88家到如今的1200多家会员单位,从之前的默默无闻到如今苏作玉雕和陆子冈品牌在全国的广泛影响力,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走过的每一步,都见证了所有会员的努力和付出,我们也渐渐将眼光和格局放得更高、更远。有了这个协会,我们能及时发现不足的地方,防微杜渐,使我们的事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平台上,也能为我们的会员服务,使他们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协会的宗旨,是宣传苏州玉文化,传承苏作玉雕艺术。我一直记得在我们协会的成立大会上,有关领导殷切希望我们:出作品,出人才。十年来,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比较喜人的成绩。”

《中国宝石》专栏:陈健:魂牵梦萦琢美玉 此生甘为“苏作”人

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会长陈健(左一)、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晓栋(右一) 与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宝石》 杂志社主编孙莉(左二)及编辑孙晓辉(左三) 合影

十年来协会已培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玉雕人才队伍。目前有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十四名、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七名、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四名、中国工艺品雕刻高级技师一百九十四名、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二十五名、江苏省玉雕大师四十五名、江苏省玉雕名人十六名、苏州玉雕大师五十三名、苏州玉雕新秀四十一名。陆子冈玉雕品牌工作室十家、诚信经营玉雕示范店七家。其中一名被苏州市政府命名为重点人才,享受政府津贴。协会《陆子冈》商标已确认为苏州市知名商标。十年来协会通过组团的形式参加全国有影响力的玉石雕刻类评展活动20余起,获金银铜和特别奖累计超过500枚,一批玉雕优秀人才和玉器新作脱颖而出,苏作玉雕重振昔日之雄风。目前已形成全国各大玉雕赛事和玉文化活动中都无法或缺苏州人影子的格局。协会承办的中国·苏州玉石文化节和中国(苏州)陆子冈杯玉石雕刻精品评展,已成为全国有影响的玉石文化品牌活动之一。

《中国宝石》专栏:陈健:魂牵梦萦琢美玉 此生甘为“苏作”人

《八刀蝉》

采用新疆和田籽料以汉八刀的手法雕琢而成,刀法简洁凝练,风格古朴浑厚,天然枣红皮尽显和田子玉的温润细腻,汉八刀的手法再现汉朝玉器的大气雄浑。

昂扬向上的蓬勃朝气,探索艺术、钻研技术的务实之风,使得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健将一如继往的和协会、所有会员同舟共济,在传承和发展“苏作”玉雕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