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經銷商該何去何從?

迷茫!焦慮!這是近兩年大多數廠家和經銷商面臨的處境,這是由大環境所致。

難道只能坐以待斃嗎?在新營銷、新零售的新環境下,經銷商到底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該何去何從呢?


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經銷商該何去何從?


第一、消費鏈在變化,要看清本質


經濟在變化,從上游廠家到C端消費者都在不同程度地發生變化,這也是迷茫,焦慮等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

有一個趨勢:上游品牌商的導向在變,導致在渠道環節上,很多企業傾向於迴歸原來的找大商、找高層級經銷商的狀態。


現在說一下,這些變化對經銷商的影響:

A.行業集中度的提高會同步傳導到商業環節,優勝劣汰更加殘酷;

B.一線市場競爭的層次、強度提高,對商家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C.優質品牌資源日益稀缺,經銷商選牌、選品難度加大;

D.品牌新品上市推廣的成功率越來越低。


連鎖化、專業化、品牌化越做越大,傳統的分銷思維、鋪貨思維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依託社區,它的話語權對經銷商的服務能力、市場運營能力提出的要求跟以往不一樣,這已經成為一個方向性的趨勢;傳統終端生意分化,優質門店資源爭奪激烈,市場滲透難度越來越大。

話語權的轉移,誰離消費者近誰就有話語權,這就導致經銷商的經驗和能力都需要被刷新。


而這消費鏈條的末端——消費者,也在發生變化!

終端商直接面對的是客戶,就是消費者,是服務對象。終端從零售業態上來講也發生了新一輪的變化,這也是導致經銷商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所在。

首先是消費結構變了,年齡的分佈、消費的主力在迭代,原來從大的消費結構來說中國是一個兩頭大、中間小的結構,現在逐漸呈橄欖形變化;

其次是消費升級,消費的升級加速了消費的分化,在升級的過程中拉開了距離,縱向與橫向的雙向升級,品質化、品位化成為顯著特徵。


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經銷商該何去何從?


第二、加強鏈接能力


經銷商轉型的突破點,就是加強鏈條能力!

在整個營銷鏈條中,經銷商的位置永遠在,但是它的職能要與時俱進,首先是經營渠道到會做倉儲、配送,再到未來的消費者鏈接。

經銷商未來該如何在這個行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經銷商想在未來站穩,就要從經營渠道到經營顧客

從賣到買就是從需求的繼承者到價值的提供者,供需一體化,加強經銷商鏈接消費者的能力。加強鏈接能力,可以從以下四個方向:


1. 創建社群

針對終端商的“種子顧客”進行深度互動鏈接,線上、線下做強互動,轉化培育口碑粉絲再裂變;

然後就是做層圈滲透和社群擴張,通過嫁接相關社群實現價值對接,甚至和餐飲終端合作建群,核心的邏輯就在市場當中找到最有影響力、最有價值的這部分顧客,通過社群這樣一個手段、方式做連接,連接之後做互動,做後續的運營便能達到社群化。


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經銷商該何去何從?


2. 社區營銷

社區營銷的現在主要的模式是“門店+社群”!

引導輔助線下終端開展社區團購、以社區為依託,尋找代理人開展社區團購等方法。

未來的營銷是人在哪兒營銷就在哪兒。人就是一個一個圈層,做店背後輻射的就是社區、人。

社區營銷最大的優勢是距離消費者很近,以熟客構成,最大價值是背後的流量。再通過社群進行擴大引流,達到經營C端的目的。

這種基於社區、終端、代理人及社群開展的社區營銷,就是經銷商最直接、有效、轉化率高的經營顧客方式!


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經銷商該何去何從?


3. 服務體驗

不少企業品牌都在服務體驗這方面做了探索和嘗試。確實是,消費者從不認識一個品牌,不瞭解一個品牌,到後面的深度地認知、認可、認購。是要有一種沉浸、全感的體驗方式來建立深度認知。

搭建品牌的前端化體驗平臺,將“銷售+體驗+服務”的綜合性改造方式,將終端進行場景化、體驗化改造。通過這種沉浸式體驗,認知產品、感受文化,實現深度連接。


4. 做好內容

未來是內容為王的時代!

然後做內容,成了每個經銷商最頭疼的問題!到底經銷商該怎去做內容,然後做好內容呢?

首先要有內容的運營意識,跟上游品牌多學習,學習行業裡面的最前端內容;

然後就是經營你的私域流量,比如一個小小BA的朋友圈;又或者是註冊自己的公眾號/抖音號,加個v,把品牌打造成市場的小IP,嘗試著不斷地做一些新的內容,就會沉澱一部分核心顧客,形成私域流量。再去經營好這份屬於自己的私域流量,再慢慢轉化!


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經銷商該何去何從?


在未來,經銷商,要建立“買家思維”! C端的基本邏輯導向:生意的思路是從下到上,從末端到前端,先研究區域的消費者,然後組織生意,組織上游供應,這就是買方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