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境內火車脫軌原因可能在下面


什麼是脫軌

脫軌亦稱出軌,是指列車行進中時脫離軌道,脫軌事故可造成鐵路損壞或人員傷,按照脫軌過程,脫軌可分為爬上脫軌、滑上脫軌、跳上脫軌和掉軌四種類型。

脫軌(derail)即指車輪輪對在列車運行時離開鋼軌的現象。

湖南境內火車脫軌原因可能在下面


脫軌的列車鋼輪

脫軌係指機車車輛的車輪落下軌面(包括脫軌後又自行復軌),或車輪輪緣頂部高於軌面(因作業需要的除外)。脫軌會造成列車掉道甚至顛覆。脫軌情況非常複雜,除因線路破壞造成脫軌外,主是車輪橫向力過大或垂向力減小引起的。另外,損壞或歪斜的鐵軌、列車超速、列車或鋼輪異狀或是軌道上的阻礙物,都會造成脫軌。脫軌也可能發生在兩個以上或多數列車相撞時發生。脫軌的列車很難復原,通常需要使用大型的鐵路起重機將之擺回至軌道。

湖南境內火車脫軌原因可能在下面


脫軌安全理論

根據理論分析和試驗研究,目前建議採用的脫軌安全指標為:脫軌係數定義為輪軌橫向力與垂向力之比。允許限度為脫軌係數等於1.0,危險限度為脫軌係數等於1.2。此限度指標適用於低速脫軌的情況。輪重減載率定義為輪對垂向減載量與垂向力之比。建議採用輪重減載率安全指標允許限度為輪載減載率不大於0.6;危險限度為輪載減載率等於0.65。

脫軌的分類

爬上脫軌

車輛低速通過曲線,且車輪與鋼軌衝角為正值時,由於一側輪重減小,側向力增大,車輪的輪緣在滾動中逐漸爬上鋼軌而引起的脫軌,稱作爬上脫軌。

滑上脫軌

車輛低速通過曲線,且車輪與鋼軌的衝角為負值時,車輪在足夠大的側向力作用下,輪緣邊旋轉邊滑上鋼軌而造成的脫軌,稱為滑上脫軌。

跳上脫軌

車輛高速運行時,由於激烈的橫向振動,或者由於車輪受到過大的側向衝擊力,使車輪跳上鋼軌後脫軌,稱作跳上脫軌。

掉軌

當車輛在不良線路上高速運行以及長大貨車通過曲線時,由於輪軌之間過大的側向力使得鋼軌橫向移動,引起軌距擴大,因而使車輪掉入軌道內側,稱為掉軌。

湖南境內火車脫軌原因可能在下面


列車脫軌相關事件

2010年5月23日2時10分,因連日強降雨造成山體滑坡,由上海南開往桂林的K859次(編組17輛)旅客列車,運行至江西省境內滬昆鐵路餘江至東鄉間K699+700米處,遭遇泥石流發生脫線事故,機車及機後第1至9位車輛脫線,中斷上下行線路行車。此次事故已造成19人死亡,重傷11人,輕傷60餘人。

2011年7月23日20時50分,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在浙江溫州境內發生追尾事故。D301次列車第1至4位脫線,D3115次列車第15、16位脫線。死亡人數為35人。

2013年7月24日,西班牙北部城市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市郊發生一起火車脫軌事故,造成至少60人死亡、70人受傷,這是歐洲25年來發生的最嚴重火車事故之一。

2014年4月13日3時17分,由黑河開往哈爾濱的K7034次旅客列車運行至綏北線海倫至東邊井區間6節車廂發生脫線事故,事故造成15人受傷。

2015年12月28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西北部的茱莉亞溪,一列26截車廂的貨運列車發生脫軌事故。事故導致柴油及20萬公升的硫酸洩漏。

湖南境內火車脫軌原因可能在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