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距离实现孙中山的铁路计划还有多远?

我们距离实现孙中山的铁路计划还有多远?

孙中山的铁路计划我们永远实现不了

解筱文

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中,“新基建”正在发力,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基建”是在调整投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智慧基建。

无论是传统基建和现在的“新基建”,其实都离不开铁路建设,铁路建设是基建的重心所在。智能京张高铁作为新基建中的铁路金字招牌,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必然加力拓展到新一轮铁路建设发展中。按照2020年国铁集团工作会议发布的消息, 2020年铁路投资还将达到8000亿元,投产新线4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000公里。

截至2019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超过13.9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3.5万公里。如按照完成时估算,2020年末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应为14.3万公里以上,高速铁路达到3.7万公里以上。若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25)》目标,2020 年中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 15 万公里。

进入21世纪前二十年,中国铁路里程比20世纪末的7万公里翻了一番还多,是100多年前孙中山搞铁路规划当时中国既有的1.1万公里铁路的13倍多。

我们距离实现孙中山的铁路计划还有多远?

1912年初夏的一天,孙中山在接受《纽约先驱报》记者采访中,提及了修筑10万公里铁路的计划。而7年后的1919年,孙中山先后用中英文发表了《实业计划》一书,将他庞大铁路计划,展现在世人面前,铁路计划明确为10万英里。请注意,这时不是10万公里,而是10万英里。

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在广州再立政权。他发布了著名的《建国方略》,其中包含他在1919年率先提出的振兴中国经济的《实业计划》。这个规划中,他提出了这个宏伟的铁路建设发展蓝图,特别强调“筑港修路”的重要性,认为“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

《实业计划》中,孙中山希望中国修建长达10万英里的中央、东南、东北、西北、高原五大铁路系统,把中国沿海、内地和边疆连接起来。

在中国现代铁路建设发展中,舆论常常援引该规划,以古鉴今,对比铁路建设变化。

21世纪初,在中国铁路营业里程7万公里左右时,很多媒体在引述孙中山先生该规划时,是以10万公里铁路建设计划来表述的。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与袁世凯当初密谈提出他的宏伟计划,表示他自愿专任修铁路之责,保证在10年内修筑铁路20万里铁路(也有说法称20万公里或10万英里)。在媒体引用中,这个20万里被解读为10万公里。这样解读,以本世纪初拥有的7万公里铁路看,距离10万公里的目标,感觉实现的时间会更短。

当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真正超过10万公里之时,媒体开始正本清源,以10万英里铁路为参考,也即与16万公里铁路的目标做比较。

《建国方略》原文是这样表述的:“在上部第四计划所预定之路线,约共长六万二千英里。至第一、第三计划所预定者,约一万四千英里。除此以外,并有多数干线当设双轨,故合数计划路线计之,至少当有十万英里。”

对此,当时有两种说法认为现代中国拥有10万公里铁路里程,从本质上讲已达到或超越了孙中山先生的铁路计划目标。

第一种说法认为,孙中山的铁路建设规划总里程,也可以理解为铁路线路总里程,也就是铁路线延展总里程,全国所有铁路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等各种线路的建筑长度之和,即把所有的铁路线路延长为一条单线计算的总长度。故此,在2008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8万公里时,中国铁路延展总里程已达16.11万公里,可以说当时就实现了孙中山的夙愿。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孙中山当初计划筹借60亿元外债来完成铁路实业梦想,这些资金在当时也无法完成铁路修建,那怕是极低标准的铁路。何况100年前的铁路规划的建设标准,其运输速度、密度、效率等,是与2008年所具有的铁路品质无法相提并论。面对今天中国几万公里的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等大运量、高速重载、高密度运营的线路,铁路整体效能早已远远超过当时16万英里的铁路。所以,孙中山的铁路计划,我们实质性早已完成。

当然,对于这两种说法,很多人是不支持的,大众普遍支持的是拥有16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

那么,如果真正以16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来衡量当代中国的铁路建设发展,到何时才能实现?按照国家规划,到 2025 年全国铁路网规模达到 17.5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 3.8 万公里左右,也就是2025年前才可以实现。

但是,问题又来了,孙中山的铁路计划,除了写在《建国方略》中的总里程估算数字外,还有其非正常的畅言。现在有相当多的历史解读认为,孙中山的铁路建设目标其实是至少要在中国修建20万公里铁路,按照目前中国建设发展速度和水平,那也需要等到2035年左右才可以实现。

这的确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在我看来,孙中山的铁路计划,即使到2035年,中国拥有了20万公里铁路线路,也实现不了该计划。

让我们来认真查看孙中山所绘制的《中国铁路全图》,五大铁路系统、107条线路以及110条联络线中。其他的四大铁路系统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讲,都可以实现,而唯独西北铁路系统难以建成。这也是孙中山先生或许想不到的。

孙中山的西北铁路系统设想,主要是将西北地区和北方大港联系起来,包括北方大港到达外蒙古的乌兰巴托、恰克图、乌里雅苏台等地,另外还有一条铁路连接西伯利亚和北方大港。除此之外,还通过扩张西北铁路系统建设,进一步开发蒙古、新疆和甘肃。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国民政府于1946年1月5日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外蒙从中国分离出去。这些铁路的规划涉及了外蒙古156.65万平方公里,也即现在的蒙古国。蒙古国现有铁路1815公里,按照当初孙的铁路规划推测,要建将近3000公里铁路线路。

以孙中山的铁路目标衡量现在的铁路建设里程,我们应该从16万公里中减去3000公里则更为精准,这样我们可能早一天完成这个计划。

但是,不久的将来,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即便超过了20万公里,可以从数据上完成了这一百年宏伟目标,但从实际的国家归属地域看,我们可能永远也完成不了他的梦想!

历史就是这样的,总是充满了变数,充满了遗憾。

如今,蒙古国早已是中国北部重要邻国,同时也是今天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在蒙古国“草原之路”计划中,连接中俄的1100多公里电气化铁路将合作的重点。

中国抗击疫情中,蒙方在国内发起“永久邻邦、暖心支持”行动,为支持中方抗击疫情募捐。2月27日,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专程来中国表达慰问和支持,在转交援助物资及资金的同时,将代表蒙方赠送3万只羊的证书交由中方。抗击疫情中,作为首位访华的外国元首,蒙古国这一暖心和朴实的行动得到中国民众的广泛关注和称赞。

在孙中山勾画的蒙古铁路线路走向上,新时代的中国必将抒写睦邻友好的崭新历史篇章。

我们距离实现孙中山的铁路计划还有多远?

站一个更新的时空坐标上回望百年,遥望未来。今天,我们已将孙中山的铁路计划拓展在一带一路的进发中,在建立铁路世界新坐标,主导推动全球铁路市场的努力中,加速轨道交通业向更高质量发展,以持续的最硬实力,引领式支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这,就是中国的铁路最大梦想和最执着行动。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微信公众号:zgmjply(中国民间评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