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多而不強”局面,江蘇錨定各大民用機場發展定位

日前,江蘇省委省政府正式印發《交通強國江蘇方案》。這是一份指導江蘇未來30年交通運輸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江蘇目前有9座民用機場,密度頗高。但作為經濟大省,也是人口大省的江蘇,一直以來機場“多而不強”,省內“龍頭”南京祿口機場擠不進全國前十。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文件看到,《交通強國江蘇方案》中,江蘇對各大民用機場的未來發展進行了準確定位,試圖改變目前“多而不強”的局面。

作為江蘇“龍頭”機場的南京祿口機場,未來將重點加強和全球大型樞紐的聯繫,瞄準國際化。

做大做強南京祿口機場,可謂勢在必行。該方案提出,要高標準建設南京祿口機場,目標到2035年,旅客吞吐量進入全球前五十位。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南京祿口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萬人次。不過目前,全球前五十強機場的吞吐量是4000萬起步,祿口機場距此還有不小差距。

在江蘇東部,方案中提到,要提升蘇南碩放機場的服務能力,並將南通新機場建設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加強蘇州機場規劃研究。

未來,這三座已建成或正在規劃研究的機場,或將和上海兩大機場一起,組成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的核心力量。

澎湃新聞注意到,4月16日,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專題調研了江蘇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據《新華日報》報道,婁勤儉提出,要主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佈局,在構建海陸空國際大通道、打造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運輸走廊、完善沿江城市群城際鐵路網、建設環滬機場群等方面,加強系統研究。

研究“環滬機場群”建設,這是公開報道中,婁勤儉首次提出這一概念。這對於蘇州、南通等環滬城市來說堪稱利好。

再往北看,據《交通強國江蘇方案》,淮安漣水機場將著力提升航空貨運樞紐功能。儘管旅客吞吐量在江蘇九大機場中長期排名靠後,但近年來,淮安漣水機場另闢蹊徑,瞄準了建設東部沿海航空貨運樞紐的目標。

如此一來,淮安空港可與徐州陸港、連雲港海港形成三角支撐,相互補充,同時對宿遷電子商務等產業形成聚合發展。

此外,《交通強國江蘇方案》中還提到,打造徐州觀音機場為淮海經濟區中心機場。

淮海經濟區堪稱“航空窪地”。澎湃新聞注意到,橫跨蘇魯豫皖四省十市的淮海經濟區,覆蓋超1億人口,目前只有4座民用機場,分別是徐州觀音機場、連雲港白塔埠機場、濟寧曲阜機場和臨沂啟陽機場。

這四座機場2019年的旅客吞吐量相加,都未能超過一千萬。徐州機場最高,為301萬,其次是258萬人次的臨沂機場。不難發現,徐州觀音機場的中心度目前還不夠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