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人,一碗槐花饭,回忆的是谁的童年…

文字,藏着几多情怀、几多秘密……

声音,演绎着生活的画面

诵读的魅力,带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透过屏幕,让我们感受文字与声音的力量

槐花饭


  经历过饥荒年代的人可能都会对野菜有一种特殊的情愫,他们格外珍惜和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母亲就是如此,她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时期,野地里的荠菜、苋菜、马齿菜、婆婆丁,树上的杨树叶子、柳叶、榆钱等各种野菜,人们都会拿来做成各类吃食,槐花算是其中口感最好的一种了吧。


  小时候,母亲经常做槐花饭。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我们正长身体的时候,似乎总也填不饱肚子,槐花饭则是一种既能作为主食的补充,又能让我们吃得香甜的食物。四五月份是槐花盛开的时节,房前屋后的槐树上挂满了一串串白色的如铃兰花一样的槐花。正午时分,槐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诱人的清甜味道,引来成群的蜜蜂飞舞其间。男孩子们早忍不住爬上树去,撸几把槐花塞进嘴里,吃了几口,才想起来在树下捧脸仰望的女孩子们,这才忙摘几把扔下树去。未完全绽开的槐花生吃香味最浓,有草木的清香味,更多的是槐花特有的香甜味。但生吃只能解馋,想要填饱肚子还是得吃槐花饭。


  槐花饭的基本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甜槐花饭,一种是咸槐花饭。把摘下来的槐花洗净晾干,加入两大把白糖,搅拌均匀,再加入适量面粉,晃动盆子让槐花在面粉里“打滚”,确保每朵花苞都沾满面粉,最后上锅蒸熟,所谓的甜槐花饭就做好了;另外一种咸的槐花饭步骤也基本类似,槐花洗净晾干后,拌上面粉和盐,然后上锅蒸。蒸好后再撒上葱花、蒜、酱油等调味品,最后滴上几滴香油,那简直可以用香味扑鼻来形容。有人问到底哪种好吃,这个真不好评判,甜槐花饭突出的是槐花的清甜,而咸槐花饭更突出了香味,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但不管是甜的还是咸的,我们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当然,这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如今每次春暖花开时节,带着孩子回老家,母亲还会如多年前那样,兴致勃勃地张罗着给我们做槐花饭。我知道,母亲热衷于做槐花饭,可能因为那是一种对于往昔岁月的感恩、回忆和铭记。可也许是因为生活条件以及环境的巨大改变,在我眼里,槐花饭远不及记忆中那般美味,而在孩子们脸上,我更看到了不屑的表情。我不知道这该庆幸还是难过,所以,对于母亲,对于故乡,我有一种隐隐的愧疚。但只要母亲爱吃,我还会陪母亲一直吃下去……


作者:乔凯凯,博爱新开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员工。爱好写作,文字散见于《演讲与口才》《思维与智慧》《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等各大报刊。


诵读者:李乐观,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作家协会会员,焦作市诗词学会秘书长,焦作大学客座教授,焦作电视台“乐读论语”专栏主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