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让人震撼,但中国科幻电影崛起还需点燃“三把火”

昨晚特地带儿子去看了春节档最火的电影《流浪地球》,让我们俩大为惊叹,惊叹于国产科幻电影终于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够拍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效果,尤其是特效气势恢宏,情节节奏明快,情感内涵突出,不少地方可圈可点。

我酷爱观看科幻电影。由于过去习惯于标准化答案,我这个人尤其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我特别喜爱观看科幻电影,喜欢那种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想象,以及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视觉特效冲击。《黑客帝国》《终结者》《X战警》《阿凡达》等等一系列科幻巨片让我脑洞大开,血脉喷张,大呼过瘾。

我也喜欢带儿子去观看科幻电影。因为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孩子们的想象力原本是无穷无尽的,但在应试教育下逐渐萎缩了。观看科幻电影,可以让孩子放飞自己的想象力,涌出种种奇思妙想,打破思维固定模式,未来能够做一个富有创意和创想的人。

《流浪地球》让人震撼,但中国科幻电影崛起还需点燃“三把火”

尽管有些人评论说《流浪地球》“不及格”“很一般”“都看睡着了”“豆瓣评分1颗星”……的确,《流浪地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特效细节表现不佳,剧情缺少铺垫、台词有些生硬等等,但瑕不掩瑜,吹毛求疵、一叶障目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七天二十几亿的票房就足以见证它的火爆程度。

每个人的口味和品味都不大相同,我不想过多评论电影细节方面。我想要表达的是,《流浪地球》创造了中国科幻电影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一定会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新起点,正如韩朵朵对着广播喊的:“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这也让我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看到了希望,但中国科幻电影真正崛起仍然任重道远,还需点燃三把火:

《流浪地球》让人震撼,但中国科幻电影崛起还需点燃“三把火”

第一把火:要自信。如今中国电影工业实力日益强大,大手笔资金投入屡见不鲜,严谨认真的优秀导演不断涌现,特效制作水平不断提升。尤其像《流浪地球》有2000多个特效镜头,如果让好莱坞特效公司制作可能要3亿美金,但国内特效公司不到3亿人民币就完成了,尽管细节方面不如好莱坞,但宏观大场面视觉冲击给观众带来极大的震撼,还是难能可贵的。何况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610亿元,同比增长9%,电影市场潜力巨大。在市场、资金、人才、技术都不再缺乏的时期,国产电影市场不应该局限于拍一些动画、生活、喜剧、爱情、动作等题材,还应大胆去探索创作科幻电影,未来科幻电影将会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吸金效应更加明显。

《流浪地球》让人震撼,但中国科幻电影崛起还需点燃“三把火”

第二把火:接地气。很多科幻电影都已经被好莱坞玩烂了,假如国产科幻电影一味模仿,照搬照抄,只会给中国科幻影迷带来一次次的痛心和失望。《流浪地球》剧本筹划3年,还邀请了4位中科院的科学家来担任顾问,最终以扣人心弦的紧张故事情节和相对合理的科学设定,赢得了观众的青睐。现在刘慈欣、郝景芳等科幻作家在国际屡获大奖,优秀科幻编剧也正在破茧而出,科幻电影应该以科学为基础,讲述好中国原创的、精彩纷呈的科幻故事,尤其是剧情不能出现硬伤,逻辑不能比较混乱。然后再借鉴好莱坞电影工业先进的模式和制作标准,加强编剧、概念设计、特效制作、美术配乐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来创造出一部部高质量的、拥有纯正国产血统的科幻巨片。

《流浪地球》让人震撼,但中国科幻电影崛起还需点燃“三把火”

第三把火:求载道。好莱坞电影在全世界扮演了传播美国文化、推销美国精神和普世价值的急先锋,长远来看这对我们下一代的思想观念教育极为不利。《流浪地球》有爱,有希望,有家国情怀,更有人类共同命运体,充满着正能量,煽情不刻意,有爱又有泪,以观众喜闻乐见、难以忘怀的表现形式,打动了观众的心,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当下,科幻电影应承载着比以往更大的使命,在紧盯票房、取悦观众的同时,还应站在今天中国文化的立场上,弘扬主流价值观,将它们深深地“嵌入”影片的叙事内容中,“浸入”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在不知不觉中去思考,去反思,去佩服和尊敬,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引领和升华。

最后,我想说的是,抽空贡献几十元去观看《流浪地球》,既是一种很好的休闲娱乐,又能够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推动中国科幻电影发展,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流浪地球》让人震撼,但中国科幻电影崛起还需点燃“三把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