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座古寺,是“觀音菩薩第二故鄉”,曾出土42件國家一級文物

鄭州市西二十公里,310國道、滎陽市京城路東南角有一古寺。據碑文記載,該寺創建於北魏前期,傳說觀音菩薩北行渡人,移居滎陽,從此滎陽護城河開始隨海水潮汐起落,故名觀音寺又名代海寺,原為取代南海,是觀音菩薩的第二個家的意思。

鄭州一座古寺,是“觀音菩薩第二故鄉”,曾出土42件國家一級文物

南海觀音像

史書記載:隋唐時,李淵任滎陽郡太守,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目患眼疾,求遍名醫無效,後到代海寺求佛,立愈。李世民登基後,命尉遲敬德擴建代海寺,東西長二十里,南北寬十八里,規模如海,故改名大海寺,後至明清毀滅!

鄭州一座古寺,是“觀音菩薩第二故鄉”,曾出土42件國家一級文物

李世民雕塑

1976年大海寺遺址處出土佛、菩薩、石刻造像42件,均為國家一級文物,特別是唐代觀音群像及十一面觀音,非常精美,被中外專家譽為“東方維納斯!”現仍然在河南省博物院和鄭州博物館展現風采,2005年9月被國家博物館接到北京展覽一個月,2006年又在深圳香港展出,十一面觀音重放佛光。

鄭州一座古寺,是“觀音菩薩第二故鄉”,曾出土42件國家一級文物

十一面觀音像(青海博物館藏)

時間來到一九九四年九月,滎陽撤縣改市,天下鄭氏宗親聚會滎陽。清定上師鄭全山應邀來滎陽參加撤縣改市和鄭氏謁祖大會,會場就在大海寺遺址處,上師感應到此處祥雲籠罩,隨機指令弟子曹雲霞設法重建大海寺,併為其題字“青雲直上”作為鼓勵!

鄭州一座古寺,是“觀音菩薩第二故鄉”,曾出土42件國家一級文物

清定上師鄭全山

大海寺造像從此,曹居士為重建寺院四處奔波,眾多居士熱心幫助!一九九七年七月,省、市有關部門批准恢復重建大海寺!十二年來,從沒有寸土、片瓦,設法租房建寺,又經兩次搬遷回到寺院原址,四眾弟子又敬鑄一座十米高的滴水觀音銅像,莊嚴秀麗!菩薩乘金龍四方顯聖、救度眾生。

鄭州一座古寺,是“觀音菩薩第二故鄉”,曾出土42件國家一級文物

重建後的大海寺

大海寺作為觀音菩薩的第二故鄉,如今到大海寺參拜的信徒很多,香火很是旺盛。大海寺還曾被搬上熒屏拍上電影,被多的人所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