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三早”项目唱响春天的旋律


春寒虽犹在,杨柳已泛青。在长春新区,已经开复工的“三早”项目建设现场人来车往,如火如荼。围绕“项目为王”主线,长春新区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实施“三张清单”+“挂图作战”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区内“三早”项目建设。随着总投资达1350亿元的138个“三早”项目陆续开复工,此起彼伏的“合奏曲”,让长春新区“三早”项目建设唱响春天的旋律。

长春新区“三早”项目唱响春天的旋律

在北湖新城吾悦广场项目建设现场,运输车在工地内来回穿梭,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目前,项目主体已经完工,室内装修和室外绿化景观施工正在抢抓进度。作为北湖区域备受期待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吾悦广场将在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抢进度,更要保安全。记者注意到,偌大的工地只有一个出入口,工人们进出,都必须严格登记测温。工地的上千名工人有60%来自外省,自3月15日项目全面复工以来,工地测温室光进场登记表就已经累积了一尺多高。

长春新区“三早”项目唱响春天的旋律

新城万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韶

应该说对我们的工期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我们现在各项的防疫措施基本做到位,我们在办理进场的手续政府也都大力支持。现在外装、内装,基本上80%的活都干完了,我们的招商现在也基本上进行到70%-80%了。

吉林省北药医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中药生产基地项目也已复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建设完成。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中药煎制和配送基地。通过与长春市内各大中医院开展合作,由医院开出的处方,可经由网络直接发到公司的车间,第一时间实现配方抓药,全流程智慧煎药。公司下一步还将开发众多中药饮片、中药制剂、院内制剂、功能食品、消杀产品以及提供中药煎治和医药物流服务,为我市中医药产业链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长春新区“三早”项目唱响春天的旋律

吉林省北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军

煎药中心的生产能力是一天能生产2000个处方以上。集团办公楼今年正在装修,大约在十一左右能完工。再一个就是标准化的物流园区,现在马上动工,也是在今年10月份基本上完工,它的面积是30000平方米。

在长春新区,京东亚洲一号、中建科技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等大项目也已经开复工,更多“三早”项目进入到开复工流程。长春新区还积极挖掘“危中之机”,围绕医药产业发展机遇,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4.6亿元的长春生物制品所公司流感疫苗项目已进入开复工流程,建成后形成年产2000万人份的四价流感疫苗生产能力;省药物研究院吉林省药物安全评价中心、海外制药智能化工厂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成为新区医药产业补链、强链的重要环节。欣欣向荣的项目开复工场面背后,是长春新区清晰高效的项目发展思路和排除项目堵点,提升项目建设效率的高效服务。在长春新区发改工信局,记者看到,新区下辖四个开发区的所有大项目都实现了“挂图作战”,一目了然。

长春新区“三早”项目唱响春天的旋律

长春新区发改工信局副局长:许亮

可以看到在这张图上,我们按照开工的时间,进行倒排工期,把每一个项目在开工之前涉及到的重点的审批手续,都进行了挂图作战,通过这样一个挂图作战表,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掌握这些重点项目,它在开工之前的所有审批手续的办理时限,这样可以方便我们随时掌握这些项目的执行进展。

长春新区“三早”项目唱响春天的旋律

除此之外,长春新区还对每个项目梳理出任务、问题和责任“三张清单”。新区项目中心实行周例会制度,重点项目专题研究,对全区春季重点新建项目逐一过筛子、找问题、倒排工期,建立“一项一档”,有力推进“三早”项目前期工作。同时,确保“加速审验”,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对与疫情防控有关的固定投资项目,通过在线审批平台受理申请后,即可完成相关审批;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项目,通过网上专用邮箱预审报建,1个工作日内即可反馈意见。在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实施容缺一次性受理,产业类项目网上预审报建后 3 个工作日内反馈意见。下一步,长春新区将不遗余力推进“三早”项目建设,以有力起步,追赶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