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的扇贝,说走就走!当地居民:选择离开獐子岛

任性的扇贝,说走就走!当地居民:选择离开獐子岛

上世纪80年代初,獐子岛从日本北海道引进了虾夷扇贝,1988年开始实施底播养殖,由于獐子岛的地理位置和周边海域独特的环境,虾夷扇贝的养殖在这里发展迅速。

60多岁的居民杨天回忆,上世纪90年代,也就是獐子岛渔业集团刚成立的时候,水下的扇贝数量非常多,多到潜水员下水之后只要站在原地,扒拉身边的扇贝就可以了,几乎不需要走动。碰到扇贝聚集地,一个潜水员一天可以捡拾2-3吨的扇贝。

“以前大家都抢着进獐子岛公司,待遇好。”今年66岁的个体渔民李国对记者表示。李国的儿子女儿也都曾是獐子岛公司的员工。

上世纪80年代,獐子岛建成了学校、医院、影剧院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义务教育、免费医疗成为当地居民的基本福利。在高航看来,当时公司的领导和岛民的奉献精神都很强,更多的财富被投入海洋治理和社会再生产。

獐子岛本地居民还享有公司股份分红和生活补贴。村民们介绍,凡是有獐子岛镇户口的,包括小孩,獐子岛每年都会发2000元的生活补贴,60岁-70岁有3000元,70岁以上的有4000元。

据在獐子岛生活60多年的村民介绍,分红差不多是在公司上市的第二年(2007年)就开始下发了,第一年发了300元,第二年发了700元,最多的一年发了1000元。

任性的扇贝,说走就走!当地居民:选择离开獐子岛

2014年开始,随着“獐子岛扇贝故事”的出现,公司经营状况陷入困境。2014年,公司宣称因受北黄海冷水团异常等因素影响,其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2017年又称,因海洋灾害导致饵料短缺,造成扇贝饿死。

任性的扇贝,说走就走!当地居民:选择离开獐子岛

随着公司负债的增加,到去年为止,给岛民的分红和补助已全部停止。

到了今年的“扇贝暴毙”事件,岛民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和外来者谈起扇贝,他们通常都会反问一句“你信吗?”

“海底下已经基本没有扇贝了”扇贝大批死亡的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是扇贝少了确是事实。

任性的扇贝,说走就走!当地居民:选择离开獐子岛

11月15日清晨,渔民李国来到岸边查看他的小船,天气好的时候就出去打打鱼。

“感觉一上市就不好了。”在獐子岛经营着一家海产品店的石晶说。在她看来,獐子岛公司辜负了獐子岛赐予岛民们的环境和资源。

不过,“獐子岛扇贝的故事”也给她带来了一些好处。随着獐子岛公司在网络上的“走红”,来獐子岛旅游,买海参和扇贝的人也多了。

任性的扇贝,说走就走!当地居民:选择离开獐子岛

石晶说,有一位来自长沙的顾客早上10点多坐船来到獐子岛,买完海参,下午1点多就坐船回去了。“她买了獐子岛股票,赔得一塌糊涂,所以坚持要来看看獐子岛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同样受益于扇贝故事的还有王彭,除了钓海螺,他还做起了民宿。这两年有一些游客也是因为獐子岛公司才知道的这个小岛,“但是游客还是少,每年真正旺季就7月底开始的1个多月。”

王彭的民宿前期投入了一百多万,但是每年的收入也不过十几万,还不算经营中的成本。“本来想把民宿做成主业,做不了,还是得靠打鱼。”

与一辈子都生活在獐子岛的杨天和李国一口一个 “我们獐子岛”不同,30出头的王彭已经计划着离开獐子岛,“等海螺捞完了,我可能会离开獐子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