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生態環境部門“五位一體”嚴格管控醫療廢物


本報訊(記者孫豐,通訊員苑秋菊)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市縣兩級生態環境部門同向用力,協調聯動,努力形成防、管、扶、聯、通“五位一體”的醫療廢物環境管理模式,全時全域嚴管醫療廢物,確保醫療廢物得到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置,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預防為主。市生態環境局將“防”字貫穿疫情防控始終,第一時間制定了應急預案,建立應急管理機制,要求醫療廢物處置和備用處置單位、運輸單位、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建立應對突發情況應急預案,並進行應急處置演練,確保了醫療廢物備用處置單位能夠隨時啟用。

強化管理。嚴把接收、轉運、處置“三大關口”,圍繞重症救治醫院、篩查定點醫院、醫學隔離點、發熱門診、涉疫情小區或村莊“四場所一小區”,建立了環境管理責任清單,逐一明確包聯人員、責任單位,重點環節設置專人專崗,24小時雙人值守,實現醫療廢物全時全區域動態監控。

主動幫扶。向醫療機構、處置單位發放了《醫療廢物處置單位指導手冊》等6套幫扶指導手冊,明確醫療廢物環境管理要求和技術規範。加大對醫療廢物易流失、易洩露、易擴散關鍵環節的執法檢查力度,圍繞“醫療廢物收集處置、人員培訓、處置單位設備運行、運輸車輛保障、消毒清洗”等重點內容,逐一進行規範。

加強聯防聯控。市生態環境局多次與市衛健、交通部門溝通,協調醫療廢物運輸單位解決運輸路線和特殊區域通行問題,同時向4個縣(市、區)政府印發通知,要求其加強轄區內涉疫情小區或村莊的環境監管,規範收集處置廢棄物。

建立信息互通機制。市生態環境局成立信息工作專班,設置信息專管人員15名,建立省市縣縱向貫通,衛健、交通、環保部門橫向協同的信息互通機制,加強了每日醫療廢物處置數據信息的彙總、核對、分析,做到了統計覆蓋全面、數據真實精準,為全市醫療廢物應急環境管理的形勢研判提供了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