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尷尬的“今日頭條創作者”:拿不起也放不下

成為一個尷尬的“今日頭條創作者”:拿不起也放不下

2018今日頭條生機大會

今日頭條應該是目前擁有活躍用戶數最多的資訊類APP,而且沒有之一。從2015年開始與今日頭條打交道開始,也是一步步看著今日頭條的快速成長。因為與頭條有廣告投放的業務合作,花了時間研究這個快速成長的平臺,所以感受比較深。從今日頭條安徽分公司剛剛啟動到如今越做越大,從單一的頭條信息流到現在的自媒體帶貨、抖音和頭條整個產品線的佈局,應該說今日頭條在張一鳴的帶領下走的很穩,很踏實,成長的也非常快。

2016年開始,我就在頭條號,當時是給公司養了一個號,算是早期頭條創作者之一,後來離開原來公司,這個號也就留在原來公司了,常常回首去翻閱那個賬號,可能是公司業務轉型吧,那個頭條號疏於維護,基本不再更新,粉絲也跑的差不多了。基於對頭條本身的關注和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年重新註冊了一個頭條號,一個屬於胖哥個人的頭條號,也就是“78年的合肥胖哥”這個號,本來是滿腔熱忱,想著好好經營下去,做成一個讓自己有些成就感的頭條號,然而,從註冊到現在,我發現好難,幾乎已經不想做下去了。

今日頭條成為內心深處的痛,感同身受的不只是我一個人。

成為一個尷尬的“今日頭條創作者”:拿不起也放不下

今日頭條的機制讓我成為一個“尷尬”的頭條作者

今日頭條對內容創作者是開放的,這個沒有問題。

想從多達幾十上百萬的頭條作者中脫穎而出,唯一的辦法是獲得頭條本身的流量支持,其實不光是頭條,抖音、快手這一類APP也是一樣的。前一段時間頭條、快手都推出了流量支持的政策和推廣方式。但是目前頭條的機制讓我覺得自己非常尷尬。

1.錯過了今日頭條的第一個紅利週期。

今日頭條平臺初期需要大量內容填充的時候,頭條給與了所有用戶很多的支持。

比如我運營的第一個頭條號,第一個月時間粉絲就達到了7000多,輕鬆拿到了“圖文原創”標籤,每篇文章的推薦量都非常高,閱讀轉化率也很可觀,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粉絲的快速增長和每個月實打實的收入。

之所以說是今日頭條的第一個紅利期,是因為在這個階段,平臺除了需要大量的用戶活躍使用之外,還需要大量的“內容生產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頭條作者號,因為一旦內容不夠豐富和充實,不夠多維多角度就難以吸引新用戶,難以留住用戶和保持用戶的高活躍度和忠誠度。

今日頭條初期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吸引大量的官媒、政府機構入駐平臺。第二是針對新用戶做了很多的推廣工作,同時加強了意見領袖(KOL)的引入。第三就是鼓勵和吸引更多的人註冊成為今日頭條的作者號。也是因為這三個方面的互相影響,今日頭條才有了非常快速的發展時機和規模。

所以在第一個紅利週期內,今日頭條平臺產生了大量的所謂“大號”,在平臺流量的支持下,快速集聚了粉絲,這其中很大一部分並不全部是因為內容優質,而是因為時機把握的很好。可以設想一下,當平臺發展到一個億用戶的時候,只有十萬的創作者,當平臺用戶到了五個億的時候,平臺卻有了接近百萬的創作者,從用戶關注的概率和幾率也能判斷創造者獲取粉絲的能力是逐年降低的,這就需要好的內容,應該說是極好的內容和大規模的流量支持才有機會成為大V。

2.今日頭條的第二個紅利週期拋棄了我。

所謂今日頭條的第二個紅利週期就是在今日頭條開始讓頭條作者按照興趣愛好與特長進行興趣分類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看到的什麼“情感領域創作者”“文化領域創作者”這樣按領域來區分的。

從這個時間開始,今日頭條開始第二輪的創作者培養,所有的流量與政策都是傾向於新入駐平臺的創作者,於是我們看到了很多隻是發了幾條微頭條,幾十個粉絲卻成為了“優質**領域創作者”的頭條號,同時還看到了沒有任何營養的娛樂八卦新聞甚至是謠言卻收穫了上百萬的推薦和數十萬的閱讀,這樣的甜頭是吸引創作者和維持創作者激情的有效方法。然而,結果就是今日頭條整個平臺的可讀性越來越低,相信張一鳴想到了也看到了,只是還沒到重新整合和甄選的時機而已。

成為一個尷尬的“今日頭條創作者”:拿不起也放不下

錯過今日頭條的兩波紅利週期,我在孤獨的心態上自我折磨

遺憾的是和胖哥我一樣的大批頭條號,因為入駐時間比較尷尬,沒有趕上平臺第一波成長紅利成為大V,卻在第二波紅利面前成為了“老號”,不在平臺的“新號、新創作者”的支持範圍,我們靠著自己的激情和努力甚至是不甘心去維持著,卻舉步維艱。有句俗話叫做“翹棍子打蛇,兩頭不著地”,對,和胖哥一樣的很多人成為這樣“兩邊都不靠”的孤獨創作者,前路漫漫卻看不到方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註冊一年以上兩年以下的頭條號,很難獲得大V認證,更不要說“圖文原創”和“視頻原創”標籤了,仔細翻翻那些青雲計劃的文章,真的比我們的文章優秀很多嗎?未必。

而成為一個優質的頭條創作者,“原創標籤”是入門門檻,屢屢被拒的背後,不一定全部是因為我們生產的內容不好,根本原因在於今日頭條的陽光沒照到我們。說的酸一點,我連一個“文化領域創作者”的考核都沒通過,我非常不理解頭條對於優質回答的判斷標準究竟是什麼,幾萬閱讀量的不算優質,幾十條點贊和互動的也不算,真是心累了無痕,頭條真薄情,哈哈。

好了,這是一篇酸文,算是自我安慰和排解吧。

但是我相信,很多創作者被我說出了心裡話,信不信由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