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数字里的悲壮与荣光

川军,数字里的悲壮与荣光

川军,数字里的悲壮与荣光

川军,数字里的悲壮与荣光

川军,数字里的悲壮与荣光

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截止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为了抗击日军,中国军队付出了伤亡670多万的代价,其中的380万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670万的数字中有350万属于川军,这些军队为了自己的家园、抗击日军,流尽了自己的鲜血。现在一系列的抗日神剧中,一些游击队和各种小队竟然成了主力,这说轻了是恬不知耻,说重了是愧对祖宗。历史不是玩偶,这是一个良心的事业。
在抗日战争中四川承担了全国30%的财政税收和40%的抗战兵力,重庆抗日胜利纪功碑书写着川军这一华彩乐章,李宗仁将军曾评价道:“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八年抗战中,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当时中国的抗战军队中,每五、六人就有一个四川人,故当时有“无川不成军”之说,其中64万多人伤亡。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
为完成抗战军用机场的修建,川人服工役的民工总数达300万以上;粮食是抗战的主要物质条件之一,而四川供给的粮食总数在8000万石以上,四川供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而后“征购”与“征借”亦自四川始;此外各种捐税贡献,其最大的一部分也是为四川人民所负担。同时由于前线战事吃紧,迁移到四川这个大后方的数千万人四川这片土地同样无私的养育了他们。


漫漫长夜过去,抗战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在举国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人民没有忘记四川人同对抗战做出的贡献。1945年10月,《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感谢四川人民》,代表全国人民对川人在抗战中做出的贡献和牺牲表示了衷心的谢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