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魂归处。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陵墓建筑按南北向中轴线对称布置在中茅山南麓的缓坡上,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可谓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今天老猪踏着历史的痕迹来这里一探究竟,同时也缅怀孙先生。

坐标:南京,紫金山。

行脚系列之中山陵。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开篇说到的中山陵的形状,其实出自于建筑师吕彦直之手。吕彦直设计的图案,平面呈警钟形,寓有“唤起民众”之意, 吕彦直融汇了中国古代建筑,诸如斗拱、檐椽、券门、歇山式屋顶等民族风格,同时又吸取西方建筑,如灵堂重檐歇山式四角堡垒式方屋, 祭堂外观形式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观念,而又糅合西方建筑精神,融汇了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这便是中山陵入口处高大的花岗石牌坊-博爱坊,上有孙中山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墓道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建筑,与四周的围墙形成了大钟的本体。最高处的祭堂是陵墓的核心建筑,到牌坊平面距离700米,垂直落差73米,祭堂后的墓室表现为大钟的钟钮。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中山陵墓道,由博爱坊至陵门,全长440米,宽36米,分辟三道,中间的一条宽12米,为钢筋水泥路面,左右两条道路,各宽4.6米,植桧柏各二行。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可以看到建筑的形式都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木结构形式,但全部用花岗石建成,其斗拱、梁、枋等处的图案花纹,均雕刻得十分精致。这个中山陵碑亭建在天下为公陵门后面第二层平台上,以花岗石建造,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墓碑高9米,重达几十吨,是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雕琢而成。是由谭延闿书写的碑文:“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字为颜体,笔画流畅,结构严谨,雄健有力。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代表着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8个平台,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石阶是中山陵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牌坊、陵门、碑亭、祭堂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庄严雄伟的“警钟形”整体。中山陵的设计者和建筑者,巧妙地把392级石阶分成10段,这种布局,独具匠心,颇有特色。由下向上仰视,只见台阶,而不见平台;但从上向下俯视,只见平台,而不见台阶。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这是孙中山奉安大典的老照片,再现了当时的盛况。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祭堂前面东西两侧,矗立一对高大的华表,是用福建花岗石雕琢而成的。华表高12.6米,下部直径2米,上部直径1米。华表的断面为六角形,六面均饰浮雕卷云纹。远远望去,华表仿佛直插青天,富有很强的立体感。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大石阶边的两侧石座上,各置紫铜带盖的铜鼎一尊。华表与铜鼎,把祭堂衬托得更加宏伟壮丽,又增添了肃穆和寄托哀思的气氛。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位于海拔高度158米的第十个大平台上。大平台东西宽137米,南北深38米。处在山顶最高峰,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中山陵祭堂吸取中国传统陵墓布局的特点,采取中轴线对称的布置方式,建筑的色彩也没有采用传统帝陵的黄色琉璃瓦和红墙,而采用蓝色屋顶灰白色墙身。反映了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的愿望。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祭堂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楣上分刻“民族”、“民生”、“民权”字样,由张静江书写六个鎏金篆字,在中门上嵌总理手书“天地正气”四个鎏金大字。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祭堂中央供奉孙中山坐像,高4.6米,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在法国巴黎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像,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孙中山先生身着长袍马褂,高额广颐,手持一本长卷,那凝视着前方的深邃目光,那凝重的身躯,给肃立于此的人们以难忘的启迪。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孙中山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的遗体。墓穴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青天白日。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天下为公,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探访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站在此处,不由的想起了陈运和的诗《中山陵》中的一句话:

“一生就是屹立的一座中山陵,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

在这里,倍感荣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