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應從這次抗"疫"中讀懂什麼?

青年人應從這次抗


青年人應從這次抗"疫"中讀懂什麼?


為何說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中國製度的優勢在此次疫情阻擊戰中是如何體現的?


經此一役,在社會治理方面,我們應吸取怎樣的經驗教訓?


青年人應從這次抗疫中讀懂什麼?


《中國青年》雜誌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韓毓海。


今天,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一樣了,


擔負的責任更大了


與17年前抗擊非典時相比,如今我國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次抗擊疫情的困難和挑戰與非典時期相比有何不同?


韓毓海:第一個不同是,這次疫情無論是從傳播速度還是從廣度來說,都比非典要嚴重。傳播範圍廣就意味著,儘管中國為其他國家防控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未來一個時期,其他國家能否像中國這樣成功控制疫情?這對整個世界的治理結構,對於國際社會的應急能力,都是一個嚴峻挑戰。這甚至意味著,中國成功控制疫情之後,還要對國際社會的防控進行各種支援,要對世界承擔更大的責任,這是由今天中國的國際地位決定的,也就是說,這次防控戰,很可能有國內和國際兩個戰場,有兩個不同階段。


第二個不同是,這次疫情是在春節期間、在人口流動最高峰時期暴發的。中國春節的人口流動,是一個世界奇觀,因為涉及十幾億人的流動,加之出城與返城,時間的跨度很大,從天時上看,這使這次防控戰的不確定性空前增加了。


第三個不同是,中國在2010年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天的中國是世界工廠,是全球產業鏈的核心,是世界經濟的引擎,如果中國經濟受到比較大的影響,那對全球經濟的打擊將是極為嚴重的。


總體來說,由於今天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一樣了,擔負的責任更大了,所以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都增加了,無論在深度還是廣度上,挑戰來自國內國際,既有人民健康方面的,也有世界經濟發展和穩定方面的。


如何理解一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疫情發生後,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第一時間彙集全國資源,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措施抗擊疫情。為何說這是一次新時代的人民戰爭?如何理解總體戰、阻擊戰的含義?


韓毓海:在整個戰疫過程中,有幾個英雄群體是衝在最前面的,這就是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基層勞動者、新聞工作者、志願者等。他們的犧牲和行動,每時每刻都在生動地告訴我們,什麼是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價值觀,什麼是中華文明中最優秀的東西。它深刻地印證了毛澤東主席的那句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它深刻表明,講好中國故事,不能從概念到概念,從邏輯到邏輯。正像離開了張思德,就不能講好為人民服務的故事一樣,離開了我們身邊的這些普通人中的英雄,也就不能講好中國故事。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們的人民這麼好,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如此強有力,我們怎麼會對中國沒有自信,對我們的文化沒有自信,對這樣偉大的人民沒有自信呢?正是今天眼前的事實告訴我們,我們當然應該有這個自信。


眼前的事實還告訴我們,黨的基層組織是我們這個制度的基礎,特別是廣大基層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他們堅守崗位,扶老攜幼,對許多行動不便的老人、生活困難的群眾,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危急時刻,他們代表中國共產黨,出現在人民的身邊。應該說,在這次戰疫中,幾乎每一個白衣戰士都是白求恩,每一個黨的基層工作者都是焦裕祿。英雄在人民中。


這次戰疫,分為不同的戰線,也分為不同的階段:醫務工作者擔負著國家治療的任務,廣大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擔負著群防群控、國家防疫的工作,中國強大的產業鏈承擔著物資生產方面的責任,物流和配送承擔著物資轉運的責任,新聞宣傳起到了鼓勁加油的作用,人民解放軍踐行著人民子弟兵的宗旨。各條戰線形成合力,因此稱之為總體戰。


這次疫情來勢兇猛,防控形勢變化無常,這對我們的應急反應能力、應急反應機制是嚴峻考驗。這樣的危急情況,決定了我們遇到敵情隨時就要打,決定了作戰必須靈活機動,決定了必須發揮前方的主動性、創造性,決定了前方將士必須勇於擔責、勇於決策,甚至決定了有多少人、有多少彈藥,就打什麼仗,不要等待、猶疑、拖延,先打了再說,如果有所遲疑,那就會喪失戰機,造成戰線失守。因此,這是一場阻擊戰,必須採用阻擊戰的打法。為了認識什麼叫阻擊戰,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制度優勢是戰勝疫情的根本保證


1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北京表示:“在疫情面前,中國政府展現出堅定的政治決心,採取了及時有力的舉措,令世人敬佩。”“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我們對此表示高度讚賞。”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對於“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這三個詞,我們應該怎麼理解?


韓毓海:中國速度,可以看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中國規模,可以看武漢怎樣從“人等床”變成“床等人”;中國效率,可以看習近平總書記在2月23日直接以視頻方式向17萬縣團級以上幹部發出的動員和部署。這些在全世界都是沒有過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譚德塞亦曾表示,“這是中國製度的優勢,有關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鑑。”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全面總結了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十三個方面的顯著優勢,越是在面對艱難困苦和偉大斗爭時,我們就越能夠充分理解中國製度的顯著優勢。我國國家制度的優勢在此次阻擊戰中是如何體現的?


韓毓海:我們的制度優勢,一部分是在毛澤東時代形成、奠定的,包括黨的基層組織、黨的群眾路線,黨領導的人民軍隊,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的白求恩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也有一部分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形成和奠定的,包括強大的產業鏈、供應鏈,也包括物聯網配送機制。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這兩個時期形成的制度優勢結合起來,並加以概括。而這次戰“疫”,從免費救治到19省份對口支援,從“政、商、軍、警、民”聯動到五級聯防聯控,正是這些制度優勢的全面呈現。可以說,全黨同志是在戰場上學習、踐行了十九屆四中全會的精神。


國外網友說,如果將當前國內的疫情放在國外包括歐美國家,在封城、交通管制、全民居家隔離的同時,水電通信和生活物資仍供應不停,社會秩序不亂,國家機器有條不紊地正常運轉,國外很難做到,他們認為很多舉措只有在中國才能實行。您對此如何看待和理解?


韓毓海:是的,我也注意到日本學者加谷珪一的文章,題目是《戰時狀態凸顯中國製度優勢》,文章講了四個方面:一是中國從基層開始的高度組織動員能力;二是中國人的心很齊,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意識深入骨髓;三是中國的全產業鏈優勢,保證了物資大規模生產與配送;四是基礎設施的優勢,水電通訊在戰時高效正常運行,社會秩序極為平穩。他得出的結論是:中國是一個“不可與之開戰”的國家,在中國成功戰勝疫情之後,世界金融機構一定會加大對中國的投資,而且,各國公共安全系統都會學習中國的經驗。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政府和民眾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的情況下,並沒有在全球大範圍擴散。可以說,中國也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做出了貢獻。在全球化時代,我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化、程序化、科學化、規範化、法治化建設面臨著怎樣的挑戰?


韓毓海:中國對打贏這場戰役充滿信心,但是,現在斷言疫情在國外也可以得到控制,還為時尚早,也無法斷言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就能在控制疫情方面做得很好。因為這次疫情的最大特點,就是對高度聚集的大城市打擊最大。


多年前,美國杜克大學的哈特和意大利的無政府主義者尼格里寫過一本暢銷的思想著作,叫作《帝國》。這本書中有個重要觀點,值得我們今天再思考。他們指出,當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有三個特點:一是資本在一個狹小的城市空間裡的高度集中;二是打零工的勞動者的高度流動性;三是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特別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應急管理體系,在全面私有化過程中被摧毀。這三個特徵,決定了發達資本主義治理體系的高度脆弱性,也決定了一旦發生疫情,病毒必然會在發達資本主義的核心區暴發,更決定了發達資本主義治理體系,難以控制、應對病毒的蔓延。


我們當然要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但這次疫情更讓我們清醒地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發達和不發達的資本主義體制相比,具有根本的優勢,對比《帝國》裡的描述,我們起碼可以看到如下兩個巨大優勢:


第一個優勢就是,作為農民工輸出地和返鄉地的廣大農村基層組織,具有強大的應急和管理能力,各地能把返鄉的農民工有序安排管理,現在又有序安排他們復工。正因為農村基層組織的防控處理得非常好,就防止了疫情在廣大農村地區的蔓延。我們小時候是看著《地雷戰》《地道戰》《春苗》這些電影長大的,知道我們的村支書是幹什麼的,知道農村基層組織的作用,今天看來,這個在長期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確立的制度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是我們制度的一個偉大的優勢。


第二個優勢就是,我們的公立醫院體系依然很強大,特別是有些省,比較好地頂住了“社會辦醫”、把公立醫院私有化的浪潮。比如說遼寧省,過去也被人批評,說他們沒有把醫療服務導向轉變為資本導向。但是這一次,遼寧省往武漢派出的醫療隊,在全國居第三位,遼寧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感人的突出表現,已經回答了什麼叫制度的優勢。


“國雖大,忘戰必危”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當前社會治理中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和漏洞,我們應該吸取什麼經驗教訓?


韓毓海:總體來說,我們的應對是非常好的,但同時應該看到,由於長期和平發展,我們缺乏進入戰時狀態的準備和經驗,加上疫情猝不及防,我們有些部門沒有打阻擊戰的經驗,這就出現了等待、觀望、猶疑,乃至矛盾上交的問題。這表明:太平官是要不得的,有些同志有文化、懂經濟,但是,如果沒有阻擊戰的經驗,一腦門子和平發展,腦袋裡依舊還是把經濟數字的增長視為一切,以經濟專家自居,聽不進不同意見,一旦遇到重大問題,往往就會手足無措、貽誤戰機,使整個戰役陷入被動。


我們的治理機制,總體來說是在和平發展的背景下建立起來的,如果用一個和平發展的機制來應對突發危機,就會出現問題。“國雖大,忘戰必危”,這次建立了戰時機制,把我們的幹部放在戰時去考驗,這是一次演習。


在醫療衛生體系上,我們看到了白求恩精神的作用,看到了公立醫院的作用。我們更應該深刻認識到,不能一概用市場機制去改革我們的醫療體系。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不是物質刺激就能產生的,卻會被逐利的導向所摧毀。因此,我們應該對市場導向、逐利導向的醫改道路進行反思,如果不反思,我們怎麼對得起那些捨生忘死的白衣戰士?


我們看到了防疫體系是一個重大薄弱環節,認識到應該開展全民愛國衛生運動,建立防疫隊伍,培養防疫人才,深感要重視中醫藥的作用。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屠呦呦在接受諾貝爾獎時所引用毛主席的那句話的意義——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從醫務工作者、基層幹部、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青年突擊隊到青年志願者,從國內到海外,以90後為主體的年輕一代始終衝鋒在前、無私奉獻。這類重大突發事件,對青年成長的意義是什麼?


韓毓海:總體來說,今天的90後、00後,在面對這次疫情中的表現已經充分證明,他們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可靠接班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事業後繼有人,大有希望。


不能用所謂個人敘事、小敘事去解構宏大敘事


在對這次疫情的報道中,我們如何講好中國英雄的故事?


韓毓海:“故事”是由時間、地點和人物構成的。我們講的是中國故事,不是中國概念,離開了時間、地點和人物,離開了對具體人物內心的深刻呈現與挖掘,只是從概念到概念,甚至淪為標語口號,這當然不是講好中國故事。


但是,我不贊成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看作宏大敘事,更不贊成用所謂個人敘事、小敘事去解構宏大敘事這種做法。


有人說,國家和集體都是宏大的敘事,只有個人才是真實的。這種說法在有些皮毛知識的人那裡很流行,也有一點欺騙性。但是,它在邏輯上是混亂的。最簡單地說,一切語言都不是個人的,當今世界上的一切語言都是民族國家的產物,語言是公共的,你用現代漢語在發議論,這本身就是在運用民族的、國家的東西,民族和國家無處不在,起碼它就存在在語言裡。因此,你怎麼能說——國家、民族是個虛構的宏大敘事呢?


還有一種說法是,“公意”這種東西不存在,因此,建立在“公意”基礎上的“人民”也是一個虛構,是宏大敘事;具體存在的只有個人,沒有“人民”。這也是一種邏輯上的似是而非。比如,今天你不戴口罩四處亂跑,扎堆聚集,這是不允許的。當然也可能有人說,你強制我戴口罩,不允許我扎堆聚集,是危害了我的人身自由。但是,盧梭在《社會契約論》裡說:我代表人民、代表公意強制你,這恰恰是為了保護你的自由。這就好比,現在要剝奪你在疫情期間不戴口罩的自由,恰恰是為了保護你的自由。而這就叫人民民主,這就是“公意”的體現,這就是人民的意志的體現。


這次疫情,可以促使我們反思一些流行的思想謬誤,有助於廓清思想上的混亂。所以,我最近總是勸我的學生,在疫情期間,要結合現實,把一些過去沒讀懂的經典好好讀讀,如果讀書不結合現實,不開動腦筋去深入地獨立思考,就很容易在思想上被人忽悠。


在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出現了不少謠言,一些自媒體以流量為導向,甚至有些主流媒體也發佈了不實報道,讓一些群眾對疫情披露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此外,還有的說,主流媒體對疫情的報道不如一些自媒體上發的好看。對這些現象,應如何看待?


韓毓海:對於謠言,一是說明國內外都有壞人、有唯恐天下不亂的人,對這些少數人,我們要精準鑑別、精準打擊、敢於鬥爭。


另一方面,要對謠言與不同意見做出區別。1957年,毛澤東同志在最高國務會議上講過,人生點病,有利於提高免疫力。什麼是香花,什麼是毒草,放出來才知道,要相信我們的人民群眾是好的,是有鑑別力的。


總書記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曾經引用馬克思的話說:“主要的困難不是答案,而是問題”,“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總書記強調,創新只能從問題開始,從某種意義上講,創新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暴露出來,是好事,不是壞事。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些不同的意見,讓它發表出來,可以促使我們思考,促使我們更好的解決問題。


1978年12月,鄧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這篇重要文獻裡說過,對於謠言和各種小道消息,一個是要打擊,另一個也要反思,反思我們自己是不是禁區、禁忌太多了,條條框框太多了。我們這樣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這樣偉大的人民,是誰也不能撼動的,我們應該有這個自信。而不能聽取不同意見,這是虛弱的表現。反過來說,我們這個國家要很好地發展,就一定要使人民開動腦筋,勇於思考、勇於建言建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整風的時候反覆講過的。小平同志還說過一段著名的話:“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我認為,小平同志的話,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具有長期的指導意義。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兩句話,是緊密聯繫著的整體,不能只講後一句,而不講前一句,即不能因為我們在治理上存在一些短板,就歸咎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的制度是有極大優越性的好制度,我們一定要堅持這個根本。反過來說,不能因為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制度,就不正視我們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存在短板。


這個在現實中已經被深刻證明的論斷,需要我們在理論上更加深刻地說清楚。


(作者:韓毓海,北京大學中文學系教授,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



來源 丨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