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微腐敗”背後隱藏的“深意”

受國務院委託,審計署審計長鬍澤君今天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作國務院2017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報告同時還通報了審計移送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情況。2017年,共發現並移送重大問題線索300多起,涉及公職人員500多人,造成損失浪費340多億元。(中國共產黨新聞網,6月21日)

“微腐敗”又稱小腐敗。相對於“大腐敗”而言,“微腐敗”在腐敗層次和程度上往往比較低,且腐敗的量上往往遠低於“大腐敗”,但無論是“微腐敗”還是“大腐敗”,其本質都是公權力的濫用行為,是對公共利益的侵犯。筆者認為:反腐,讀懂“微腐敗”背後隱藏的“深意”很關鍵。

反腐敗不是為了反腐而反腐,其終極目標是為了增進人民群眾的福祉。既然反腐是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就必須做到反腐敗“全覆蓋”“零容忍”。“老虎”要打,“蒼蠅”更需要打,因圍繞在群眾身邊的“蒼蠅”數量多,危害黨風政風更直接。

“微腐敗”重心在於政治生態要重構。黨中央持續“打虎拍蒼”行動就在於重構政治生態:它警示所有黨員幹部,要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就需要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使領導幹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這樣才能堅信念、正黨風、順民意,才能聚黨心、得民心,才能讓那些懷著“一般人不敢查我、不會查到我頭上、我有靠山”等心理的人斷絕腐敗念頭。

“微腐敗”關鍵在於黨內製度要完善。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做任何事情都得有相關法律法規及制度去約束。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能大大降低廉政風險,因此,反腐又不能僅僅侷限於“打虎拍蒼”,而應通過“打虎拍蒼”改變現有的權力結構、利益格局和政治生態,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督促權利陽光行使,督促逐步構建“不願腐”的思想境界。

“微腐敗”核心在於民意期待要清楚。國家要發展、要強大,根基在於人民,關鍵也在於人民,只有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與擁護,黨的執政地位才得以鞏固,群眾才信任黨、才願意堅定不移跟黨走。當官要樹“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和“身系家國、盡忠有責”精神,時刻“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憂群眾所有憂”,心繫群眾,一心為民,瞭解群眾最擔憂什麼、最期待什麼?最反感什麼?讀懂群眾的民意期待,才能更好的服務於民。(文/秋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