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前傳:割“洋韭菜”的前輩往事


瑞幸咖啡前傳:割“洋韭菜”的前輩往事

撰文|季札 視覺|琪妹


瑞幸咖啡前傳:割“洋韭菜”的前輩往事


“警惕疫後全球產業鏈去中國化。”

——中國鋁業原董事長、前成都市長葛紅林最近接受新京報時表達的觀點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據說黃帝和蚩尤大戰於涿鹿。鹿,而不是豬羊狗魚雞漢堡,遂成為後來很多“公司”主要資產的代稱。


鹿的全身都是寶,包括鹿血。李翰祥如果像周星馳,電影裡面的咸豐喝完一碗,將不擦嘴就讚歎,居家必備。


今天去看看瑞幸咖啡LOGO上的鹿,你也覺得有新解:此鹿已失,且被資本驅逐而不是追逐著。


這實在是一場慘劇,收割者變成了被收割者


01


瑞幸公開承認造假

即將面臨集體訴訟


昨日美股開盤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瑞幸咖啡發佈公告,稱公司內部調查發現,2019 年 2-4 季度虛增淨收入 22 億元人民幣。


瑞幸尚未公佈 2019 年第四季財報。2019 年前三個季度的淨收入分別是 4.8 億元、8.7 億元、14.9 億元。換句話說,瑞幸造出來的虛假收入相當於二三季財報的收入之和。


瑞幸沒有上報任何內部交易,稱管理層並未出售公司股票。但半數股票已經被抵押出去套取現金。


美國對於財務造假的處罰沒有 60 萬的限制。規模巨大的案子,公司高管可能被量刑一二十年並罰沒數億美元。


索取大額賠償的集體訴訟也來了。僅昨晚就有十餘家律所宣佈對瑞幸展開調查,開始接受受害股東的委託。渾水轉發做空報告後,陸續就有律所在準備集體訴訟,指控瑞幸誤導投資者。現在瑞幸公開承認造假,宣稱二三季度財報不應作為投資參考。


02


渾水摸魚 魚大水深


關於瑞幸造假的傳言早就有了苗頭,兩個月前,做空機構渾水公開了一份匿名做空報告,指責瑞幸涉嫌財務造假。


什麼是做空?這裡還是說說,不是每個人都是財經人士。


順便也說一下為什麼叫渾水。


中國人說水至清則無魚,MUD WATER就是渾水摸魚。


摸魚就是做空。


瑞幸咖啡前傳:割“洋韭菜”的前輩往事

瑞幸咖啡前傳:割“洋韭菜”的前輩往事


所以,產生了做空這一行。


瑞幸咖啡前傳:割“洋韭菜”的前輩往事


03


較真的“韭菜”與改頭換面的東方紙業


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開始。美國金融行業受到重創,很多小型基金都損失慘重。為了尋找快速增值的機會,很多人都盯上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


Dan David,曾是華爾街賣空交易活躍人士。


他開始聽到一些傳聞,說一些在中國上市的企業其實是空殼公司,賬目也全都是假的。


他和朋友發現了東方紙業。


這是一家買殼上市的公司。反向併購亦稱“買殼上市”。一家非上市公司的股東在投資銀行顧問公司的幫助下獲得一家上市公司的絕對控股權,再由該公司反向收購非上市公司的資產和業務,使之成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達到間接上市目的的行為。殼公司由於業務萎縮,估價較低,需要以此來避免破產或被摘牌,從而實現自己的股權價值。


瑞幸咖啡前傳:割“洋韭菜”的前輩往事

瑞幸咖啡前傳:割“洋韭菜”的前輩往事


於是發生了以下的事情:

瑞幸咖啡前傳:割“洋韭菜”的前輩往事


卡森針對自己的發現寫了一份報告。


賭這支股票要崩盤。


2010年6月下旬的一天,他把這份報告放上了網絡。


瑞幸咖啡前傳:割“洋韭菜”的前輩往事


好了,這就是東方紙業的故事。


但他們僱傭的律師Mitchell S. Nussbaum有著豐富的經驗,最後他證明了,對東方紙業的指控都是誹謗。哦,忘了說一聲,東方紙業現在已經改名IT科技包裝,股價如今已經跌至0.60美元/股。


希望Mitchell S. Nussbaum律師還沒有退休,瑞幸咖啡也許已經在過來諮詢下單的路上。


04


全球流動性 “黃葛”術的分歧


清華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產業轉型顧問委員會主席黃奇帆認為,從全球來看,能夠接納這部分資金並滿足回報需要的市場並不多,中國市場目前疫情控制的最好,也是投資風險最小的地方,所以全球流動性湧向中國市場也是未來一段時間的大概率事件。


但是,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鋁業公司原董事長葛紅林日前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與其期盼海外資金向中國股市流入,還不如引導海外資金流入中國的實體經濟。”“不能天真地認為,中國防控疫情和快速復工復產的成效,會導致世界產業鏈的中心向中國轉移。而應理性地認識到,疫情之後,發達國家對各自產業鏈痛定思痛之後,將加快彌補和完善各自或區域化的完整產業鏈,有的甚至在重塑‘去中國化’。


金融是金融,產業是產業。


兩者之前,又有內在的聯繫。


喬治·阿克洛夫和羅伯特·席勒在他們的《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中說,“本書審視了當人們有弱點時市場所扮演的角色,發現市場並不總是那麼有效;那些有弱點的人就有可能被欺騙和愚弄”。


自由市場不一定帶來最優,也包括最優的欺騙。


在快速發展的 30 年時間裡,我們得到的除了外匯儲備和中產階級的增長,更重要的還有我們學到的一些本事:如何在全球經濟中贏得一席之地,如何在文明社會中生存。


我們被商業引導著走到今天。


“世界上最強大的思想”,是由蒸汽機所帶來的。實際上只有在這個“最強大的思想”出現以後,整個世界才不再是一個零和遊戲——在此之前,世界的財富增長如此緩慢,以至於大部分的財富重新分配,本質上都來自於繼承或者非偷即搶。


在此之後,財富增長大於人口增長,人類從此才不再擔憂馬爾薩斯的擔憂,不再慌亂於羅馬俱樂部的恐慌。因為就連龐大的中國,都讓自己過得好了不是一點點。


如果,我們現在不再在乎這個來自於普世價值觀的商業文明,那我們所羨慕而沒有的如貝爾實驗室可能永遠不會出現,我們以為我們有但未必真正擁有的“創新”,可能也會更加遠離我們。以中國這個經濟體的體量和所覆蓋的人口和影響所至,這真的會成為全世界的大悲劇。


文明的信仰者,所應該全力而為的,就是阻止這樣的大悲劇的發生。


資料:

1,《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喬治·阿克洛夫和羅伯特·席勒,中信出版社

2,THE CHINA HUSTLE, By Jed Rothstein

3,《我們是如何被商業一路引導著走到今天》,好奇心日報

4.新京報關於葛紅林最新的採訪 一併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