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勇剛毅的愛國將領海齡,八旗子弟最後的勇士:誓死不降

1842年7月,鎮江保衛戰爆發了。這一戰役,驚震中外。恩格斯在《英人對華的新遠征》

中說到,英軍在進攻鎮江時,“才充分認識到:駐防旗兵雖然不通兵法,可是決不缺乏勇敢和銳氣。這些駐防旗軍總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卻殊死奮戰,直到最後一個人。”“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都遇到同樣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領導和指揮這場保衛戰的是清末滿族愛國將領海齡。

驍勇剛毅的愛國將領海齡,八旗子弟最後的勇士:誓死不降

挺身而出

海齡(?一1842),姓郭洛羅,滿州鑲白旗人。歷任驍騎校,張家口守備,大名、正定總兵,西安、江寧副都統。1841年,調任京口(今江蘇鎮江)副都統,負責鎮江防備。,1842年6月,英國侵略軍在攻陷上海後,即出動軍艦70餘艘,士兵7000多人,溯長江西犯,威逼南京城的門戶鎮江。當時,鎮江城外由湖北提督劉允孝、浙江參贊大臣齊慎各領兵2000駐守;鎮江城內只有海齡率旗兵千人、青州兵六百人防守,城內武器僅有土炮20餘門。敵我力量對比懸殊,鎮江形勢危急。

由於道光皇帝對酋方殖民者的態度反覆不定,朝令夕改,朝廷大臣多主張妥協退讓。因此,英軍所到之處,官吏皆驚慌逃竄,兵士不擊自潰。當時直接管轄鎮江防務的兩江總督牛鑑對鎮江防務不管不問,反而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慰勞英軍。當英艦西進時,牛鑑畏葸先奔。在這緊要關頭,海齡挺身而出,挑起抗擊英國侵略軍的重擔,他毅然宣佈:英夷人侵,本副都統即領軍出擊!

驍勇剛毅的愛國將領海齡,八旗子弟最後的勇士:誓死不降


為了守住鎮江,並有效地攻擊敵人,海齡進行了一系列的戰前準備。如到前沿陣地察看地形,搶修工事,調整炮位;率軍操炮練武,提高殺敵技術;將大部分旗營官兵調入城內,增強城防力量;為提髙兵率的戰鬥情緒,預付半年軍餉;清查戶口,防止漢奸混入城內,等等。同時要求城內居民收集各種武器,和軍隊一起嚴陣以待,隨時準備進行巷戰,誓與敵人血戰到底。英軍自上海沿江西進以來,從未遇到過清軍的真正抵抗。當他們看到鎮江城內防備森嚴,不敢貿然攻城,遂屯集城外,觀察動靜。

驍勇剛毅的愛國將領海齡,八旗子弟最後的勇士:誓死不降


惡戰的鎮江城!

1.巧妙殲敵

7月15日,英軍經過一番準備以後,對鎮江城發起猛烈進攻。戰鬥從城外焦山開始。海齡指揮扼守焦山的100餘名旗兵與英軍奮力廝殺。在戰鬥中,海齡發現敵人每次進攻都是先用大炮轟擊,爾後再讓步兵衝鋒。根據英軍這一作戰特點,海齡指揮守軍將士避敵之長,擊敵之短,躲開敵人的炮火,誘敵深人,乘短兵相接時將其消滅。當敵人猛烈打炮的時候,守軍士兵利用樹叢、岩石等將自己隱蔽起來。英軍炮擊之後,見山上沒有動靜,便讓步兵衝向攻擊目標。待英軍爬到半山腰時,守軍迅速地從各個隱蔽處一躍而出,手執大刀、長矛,出其不意地衝人敵群。英軍受此驚嚇,慌亂退下山去,跑得慢的,就死在守軍刀矛之下。

英軍之所以能在中國領土上橫行無忌,主要倚仗其船堅炮利。海齡巧妙地化解敵軍炮火威力之後,又考慮著如何對付敵軍的兵艦。他號令全城軍民人人獻計獻策,運用各種辦法打擊敵人。鎮江軍民利用水勢流向,在敵艦上游向江中撒滿稻草,草順水流,沿江而下,衝到敵艦周圍,被旋轉的水流捲入艦身下面,纏住敵艦推進器的撥水葉子,使敵艦無法行駛,被迫停在江中。

晚上,守軍趁著茫茫黑夜,划著小船悄悄地靠近敵艦,利用多種燃燒物,順風火攻。一連幾個晚上,燒燬了不少英艦。

驍勇剛毅的愛國將領海齡,八旗子弟最後的勇士:誓死不降

7月21日,惱羞成怒的英軍經過周密的部署,對鎮江城發動了總攻。駐守城外的齊慎和列允孝棄陣逃跑。城外有利的防禦地形被敵軍佔領,城內守軍立即陷入孤軍奮戰的被動境地。這時,英海軍陸戰隊趁勢大批登陸,將鎮江城團團圍住,在數十門大炮的掩護下,向南門發起攻擊。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海齡鎮定自若。他親臨南門,登上鼓樓指揮守軍打擊敵人,使其無法靠近城門。

遭受挫折的英軍立即轉攻東門、西門,並調來重炮猛轟城牆。在鎮江軍民齊心協力的抗擊之下,英軍的進攻又告失敗。

2.浩氣長存

炮聲、槍聲突然地停了下來,城中被炮火擊中的房屋熊熊燃燒,濃烈的煙霧佈滿天空。海齡一臉嚴峻,巡視著周圍的一切。守軍人數大大地減少了,傷員不斷地增加。海齡走到兵卒中間,低聲而有力地說道:


“弟兄們,我們的力量不多了。但我們個個都是好樣的。在敵人面前,我們要做一名堅貞的勇士,寧可為國家戰死疆場,也不能屈辱地苛活在敵人腳下。”

戰鬥間的寂靜是可怕的,它意味著敵軍在集結兵力,計劃更加酷烈的進攻。果然,不多久,北門響起了炮聲。英軍接受了前幾次失敗的教訓,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利用雲梯悄悄地爬上了城牆。守軍見敵人爬上城來,立即迎了上去,與登城英軍展開肉搏。有的用大刀砍殺敵人,有的把敵人攔腰抱起摔下城去,有的抱住敵人一起滾下城牆……鎮江城門的城牆是倚山築建,並有寨門。

狡猾的敵人發現了,遂集中十多門大炮集中轟擊一處寨門,結果寨門被轟塌,一股股英軍從轟塌的寨門缺口鼠竄人城。在北門激戰的同時,另一股英軍用火藥炸開西門。守軍受到兩面敵人的夾攻,傷亡慘重。

驍勇剛毅的愛國將領海齡,八旗子弟最後的勇士:誓死不降


在戰鬥中,海齡路過家門,見到懷抱嬰兒的妻子,連忙說道:

“城中兄弟在與英夷死戰,但我們的力量不夠,鎮江難逃厄運。你趕緊帶上孩子逃出城去。”妻子卻鎮靜地說:“事到如此,你還有功夫惦記我們?你應當督促士卒,死守城池,我們就不用你操心了。”說完,懷抱嬰兒跳人熊熊大火之中。海齡見妻子如此壯烈,抹去眼淚,立即上馬,率40餘名親兵殺人敵群。在海齡的影響下,將士們利用房屋、斷牆與敵人周旋,展開巷戰,使敵人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價。

驍勇剛毅的愛國將領海齡,八旗子弟最後的勇士:誓死不降


然而,戰爭畢竟是實力和戰術的較量。鎮江最終陷人敵手。海齡縱身躍入大火,自焚殉職。海齡犧牲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及在鎮江保衛戰中壯紗犧牲的將士,修造了一座忠烈祠。祠中鐫刻著這樣一副楹聯:“當時誰識孤軍苦,此日猶聞殺賊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