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让新入职的老师手写教案——“一刀切,好管理”


近些年教师考编是社会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每年各地各校都会招入一些新教师来充实自己学校的师资力量。换了地方,新入职的老师需要服从这个学校的管理,所谓“入乡随俗”,每个区域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管理特色。例如,有些学校要求当年新入职的老师手写教案一年。


学校让新入职的老师手写教案——“一刀切,好管理”

日常教学


我们都知道,在过去计算机和互联网还没普及的时候,前辈们都是手写教案。有一次小编去初中数学老师家里做客,看到他那几大箱的教案,堆在书房一角成了一座“书山”。那里面数不清的文字见证了他备课的过程和他为教学工作付出的努力。然而,时代已变,几乎所有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里都有了智慧大屏,学校实现了网络全覆盖,提倡“科技+教育”,鼓励老师们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新入职老师的备课工作量就增加了,既要手写教案,又要制作多媒体课件。新入职老师还要参加学校的各种培训,更要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即便有三头六臂,也忙得够呛。老师们用手写教案的时间多读两本教育专著,写点心得体会;亦或,认真批阅学生作业并总结易错知识点,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都显得更有价值一些。


学校让新入职的老师手写教案——“一刀切,好管理”

科技+教育


而且,新入职的老师并不等于新手老师。有的老师原先在另一所学校任教很多年,可能为了更好的薪资待遇或者就近照顾家庭便重新考编。这些老师已经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材也是比较熟悉的,不必浪费时间手写教案,只要精心准备课件就行了。还有一些新手老师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在学校长年累月地练习写教案,毕业前也去过一些学校实习。毕业后考编进入新学校,他们的专业素养是可以信任的。还有一类新入职的教师,他们跨行跳槽,与手写教案相比,他们更需要做的工作是了解学生群体——他们将要教育的对象,参考学校培训。当然,即使不手写教案,备课工作还是要一丝不苟地对待。

很多学校发的教案本里面框架条目繁多,重复填空现象普遍。很多课的教学思路和内容设计在大框架上是一致,没有必要去教案本上码字。老教师不用手写教案,学校教务处要求他们交电子版的教案。于是,迫于应付检查,他们从网上粘贴复制一些教案下来。上课的时候,他们还是按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授课。比起手写教案,完成电子教案还是能省下不少时间的。


学校让新入职的老师手写教案——“一刀切,好管理”

思考

综上所述,小编觉得有些学校硬性要求新入职的老师手写教案,是一刀切的形式主义做法。虽然这样的规定为教务管理带来了便利,但却给一些新入职老师带来了“不公平”的感受,让他们觉得自己像“外人”。建议学校让新入职老师自愿选择,体现公平公正,在教学教务这一块进行弹性管理,以实际课堂教学效果来检测教师备课质量。

当然,有的老师告诉我,他们想要手写教案。因为,他觉得以自己的构思设计为主,手写教案能帮助理清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便练练字。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学校硬性要求新入职的老师手写教案,合理吗? (单选)
0人
0%
合理
0人
0%
不太合理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