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武威,不仅有马踏飞燕,还有白牦牛、葡萄酒……很多很多

武威自古便是富庶之地。凭祁连山雪水的浇灌,武威人将这里建成了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凭借丰富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武威发展起来繁育制种基地、蔬菜基地、葡萄基地、中药材基地等多种农业产业化基地。当然,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标杆,当地的面粉加工产业仍然被视为传统强项。
  
  “金张掖,银武威,金银不换是天水”。踏进武威城门之前,对该地已经略有认知。天马故乡、五凉古都、佛教圣地、石窟之祖、凉州会盟、凉州诗词和历史文化名城等众多标签,足以使其享誉世界。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曾是凉州州府所在,也称“西凉”或“姑臧”,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国和隋末的大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
  
  稀世珍宝铜奔马
  
  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要冲,这里曾发现张将军墓,墓中出土了世界闻名的“马踏飞燕”。这匹来自汉灵帝时期的铜奔马,作疾速奔驰状,其右后蹄附一飞鸟。1983年,它成为了中国旅游的标志。


银武威,不仅有马踏飞燕,还有白牦牛、葡萄酒……很多很多


  
  有专家评价:铜奔马所象征的形象是“天马”,即“汗血马”。这是从汉朝开始开辟的通向欧洲“丝绸之路”上的特产。
  
  “马踏飞燕”既表现出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1971年,文学巨匠郭沫若看到了这件稀世珍宝。他感慨道:“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艺术珍品。”能出土如此珍贵的文物,与武威特殊地理位置下产生的特殊地缘政治密不可分。
  
  这块位于祁连山、合黎山之间的走廊地带,地势低平,“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是汉朝通向西方的黄金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这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银武威,不仅有马踏飞燕,还有白牦牛、葡萄酒……很多很多


  王之涣的一首《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仅展现了当时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又诉说了出征士兵的怀乡之情。
  
  或许,霍去病率领的精兵也有此体会吧!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命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霍去病没让汉武帝失望,他率领精骑一万人,势如破竹,一举击败匈奴。武威也因汉武帝表彰霍去病将军“武功军威”而得名。
  
  武威市下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聚居着汉、回、蒙、藏等38个民族,被誉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惟一产地”。
  
  如今,兰新铁路、干武铁路、312国道贯通武威全境,省道308线、211线和地方道路在这里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这里已成为河西走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最集中的地区。
  
  中国的波尔多
  


  2011年4月28日夜间至29日凌晨,受来自新疆的强冷空气东移影响,一场持续的大风及沙尘暴天气再次袭击武威,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损失。
  
  恶劣天气的影响下,武威全市今年的经济收入是否受到影响呢?之所以有此担心,是因为武威一直以来都以农业经济为其经济发展的命脉。
  
  为什么?为什么在这风吹一嘴沙的大西北,居然还有发展农业经济的优势?在武威市郊的海藏寺村旁边,村民老王与老伴正在自家的地垄上撒播玉米。在这个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这么种玉米。
  
  他告诉记者,武威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造就了这个享誉西北的商品粮基地。
  
  甘肃省农业厅的一位退休老干部告诉记者,武威的农业发展确实在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记者了解到,位于黄河以西的武威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极端气温最高41℃,最低-29.8℃。降水量60~610毫米,蒸发量1400~3010毫米,日照时数2200~3030小时,无霜期85~165天。这种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极端气温相对持续时间短的气候特征,决定了武威是甘肃省最具优势的天然绿色食品和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基地。

  
  当然,祁连山雪水的滋润灌溉必不可少。发源于祁连山的河流中,有3条内陆河哺育着河西走廊,自东向西有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依赖这3大内陆河的浇灌,得以成全河西四郡的昌盛,也成全了“银武威”的物产丰富。
  
  武威是中国葡萄酒的故乡,当地葡萄的种植、酿造,就是当地最适宜发展农业的重要证据。
  
  唐朝大诗人王翰曾在《凉州词》中这样描绘武威的葡萄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武威市粮食局局长柴尔祯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在一次招商引资活动中,武威市迎来了一批法国客人。好客的武威人民,拿出了我们的国宴用酒及用当地葡萄酿制的红酒,来招待客人。
  
  洋人对于白酒的兴趣寥寥,然而,他们对于当地能酿制葡萄酒还是颇感意外。
  
  当这些来宾品尝了一杯葡萄酒之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令武威的主人大为惊讶。只见这些客人,纷纷抢来一瓶瓶葡萄酒,不顾长久以来保持的绅士风度,“咕咚咕咚”把每瓶价值20多元的葡萄酒给一扫而光。

  
  抹着湿漉漉的嘴角,这些法国来客感叹:“没有想到,在中国这么贫穷偏远的地区,居然能饮用到如此高档的红酒。”在这些法国客人看来,武威人民无疑整日生活在天堂之中。
  
  “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柴尔祯仍感到颇为自豪。
  
  从此,作为“中国的波尔多地区”,武威葡萄酿制的优质葡萄酒蜚声海外。
  
  令人艳羡的特产之乡
  
  醉人的葡萄并不能代表武威农业生产的丰富。
  
  武威市发改委提供的资料显示,2010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为54万亩,较2001年的29.4万亩增加24.6万亩,增加83.7%,各类蔬菜总产量达166万吨,总产值达27.5亿多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1.9%。截至2010年底,全市各类设施瓜菜年产量超80万吨、产值近9亿元。全市的蔬菜生产通过露地—拱棚—日光温室等栽培模式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以茄果类精细蔬菜为主,优、新、特、稀蔬菜为辅,西甜瓜、食用菌、花卉、果类为补充,常年生产10大类、300多个品种的多样化种植结构。
  

  这里丰富的地质地貌,成就了武威多产的农业。
  
  该地区地形复杂,南高北低。境内有灌溉绿洲、荒漠、高山草地、祁连山天然水源涵养林带及沙漠、浅山地带,几乎是整个甘肃省的缩影。
  
  当地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在武威南部的祁连山区,平均海拔在2100~4800米,气候凉爽,降水丰富,林草丰茂,极利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并出产高山细毛羊、白牦牛,以及羌活、秦艽、冬虫夏草、鹿茸、麝香、牛黄等驰名中外的中药材;在中部平原绿洲区,平均海拔1450~2100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日照充足,农业发达,是甘肃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油、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到了北部的荒漠区,平均海拔在1300米左右,出产滩羊、骆驼、红柳、发菜、沙米等几十种沙生动植物及甘草、麻黄草、锁阳等10多种中药材,资源开发的前景也异常广阔。
  
  为此,依靠品质优良、种类繁多的农副土特产品,通过多年的发展,武威目前已经初步建成80万亩加工型玉米基地、50万亩繁育制种基地、4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30万亩优质瓜类基地、30万亩棉花基地、15万亩啤酒大麦基地、10万亩酿造葡萄基地及微藻生产示范基地、人参果基地、畜牧业基地、花卉基地、食用菌基地、马铃薯基地、中药材基地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并且形成了葡萄酒、面粉、黑瓜籽、黄河蜜瓜、无公害蔬菜、淀粉系列产品和白牦牛系列产品等一批具有武威区域标志性产业品牌和地方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

  
  作为武威最发达的区———凉州区率先发力,其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主要形成了以红太阳、金三角、金穗面业为代表,年加工能力超过100万吨的面粉加工产业;以荣华集团为龙头,年加工能力超过30万吨的玉米淀粉加工业;以新野、长城、金业麦芽为代表,年加工能力25万吨的啤酒芽麦加工业;以皇台集团、威龙公司、青岛啤酒为代表,年产1万吨白酒、2万吨葡萄酒、9万吨啤酒的酿造业;以发放蔬菜公司为代表,年外销能力70万吨的蔬菜产业;以德农种业为代表,年制种能力达16.4万吨的制种业;以福建达利集团颗粒全粉厂为代表,年加工能力16万吨的加工型马铃薯产业,以天祥、森泰公司为代表,年产销能力达6.8万吨的畜产品加工业。
  
  面粉加工一枝独秀
  
  当然,面粉加工业一直以来都是武威农业发展的骄傲。
  
  有人说,正因为有了充足的后勤补给,霍去病才赢得了河西战役。
  
  武威市粮食局副局长齐誉表示,在祁连山雪水的润泽下,武威一直以来都是“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富庶之乡。

  
  农牧局相关同志介绍,武威历来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农业又以粮食为主导,始终决定着其经济发展的格局,被誉为甘肃省的“头号粮仓”。
  
  粮食局一工作人员说:“如果说设施农业等特色农业的崛起是武威农业发展的新兴之秀,那么粮食加工产业的发展则是武威农业发展的传统强项。”历史上,武威粮食经济的大规模开发从汉代开始。汉武帝即位后,置河西四郡(今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徙民实边,发展军屯民垦,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逐步通过武威传入河西。
  
  进入新世纪,武威地区的粮食种植如芝麻开花。
  
  2006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8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98.46万吨,是全市历史上粮食产量最高的一年,粮食单产413.7公斤;2007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2.11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96.99万吨,是仅次2006年的第二个粮食高产年,粮食单产417.9公斤。
  
  此后,全市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生态安全战略,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培育壮大能源化工、食品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劳务经济5大产业”的指导方针影响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开始出现小幅下滑,不过还是实现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压减耕地下粮食产量的基本稳定。

  
  基于丰富的原料供应,当地面粉加工企业的发展风生水起。
  
  齐誉认为,用粮企业在武威的集中密度全国罕见。
  
  凉州区黄羊镇成为面粉加工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这里陆续涌现出一批大型的粮食加工生产企业。目前,以黄羊镇为中心、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面粉生产企业已达34家,销售收入千万元的面粉生产企业达10多家。目前面粉生产规模已达到年加工能力115万吨,产值21亿元,销售收入17亿元,上交税金千万元。
  
  2004年,甘肃省政府正式确定在黄羊镇建设“中国西部食品工业城”。
  
  2006年起,甘肃省粮食局确定建设兰州、武威、天水3个粮食物流中心,在武威市建设河西区域粮食物流中心,物流区域包括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5市。
  
  目前,黄羊面粉加工基地已经成为甘肃省内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现有日加工小麦8万公斤以上的面粉企业47家、日加工小麦20万公斤以上的面粉企业6家,产品行销全国。
  
  同时依托兰新铁路沿线的武南、截河坝、打柴沟、市直库、凉州区一库等大型储备粮库和三县一区分布在农村集镇粮库的收储,武威现已形成粮食购、销、调、存、加的综合经营流通大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