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回老家过春节的五点分享

以前,回家过节,只要把猫狗寄养好,一个人拎着行李就出发了。等西西出生后,带她回家过春节,就成了一个使命必达的重大项目,需要好好筹划与准备,过五关斩六将,以确保万无一失。

带孩子回老家过春节的五点分享

网路图片

一、买车票

我们非常幸运,有直达高铁可以一车到站。只是,春节买票依然是难题。只能让奶奶在春运之前带孩子先回去,以降低买票的难度。

一般来说,这么小的孩子不用买票。从实际效果来看,即使是一等座,空间对于不占座的孩子来说,也是不富裕。在座位旁边,勉强找到放置婴儿提篮的空间(也还是需要请前面位置的乘客多照顾些,不把椅背放倒)。一路上,让西西在自己的提篮里活动,婴儿时期,她还是蛮自在的;同行的大人就比较局促了,好在5~6小时的车程,可以忍受。

带孩子回老家过春节的五点分享

网络图片

最佳选择,是给西西加购一张儿童票,这样,即使是都是二等座,大人和孩子也都可以很舒服地享受旅程。唯一不好的是,经常会有莽撞的旅客贸然要求西西让出位置:这么点儿小孩干嘛占个座啊,大人抱着就好,(这个座位)让出来!通常,只需要亮出票来,主张下主权,噪声就平息了。

带孩子回老家过春节的五点分享

网络图片

二、旅途安全防护

除了必备的吃喝用品及少量玩具外,婴儿背带和防走失包是必备品。车站人来人往,春节期间更是人流密集,平时大大咧咧的笔者,在这个时间空间也实在是不敢冒险托大。有了婴儿背带,大人可以解放双手,不妨碍拖行李走路;更重要的是,宝宝是扣在背带里,万一有坏人过来抢,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抱走的——坏人也会评估得手的难易程度。

带孩子回老家过春节的五点分享

网路图片

西西稍微大一点儿,喜欢啪嗒啪嗒四处乱走,防走失包上那条绳子距离,就是我们在候车厅里最远的距离了。

带孩子回老家过春节的五点分享

网络图片

春节期间,孩子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三、 和长辈打招呼

在小家里,人际关系简单,娃处理起来还算游刃有余。春节回到老家,亲戚朋友众多,寻亲访友,一亮相就面对十几口子的大家庭,各种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姨娘舅妈哥哥姐姐轮番上阵。这样的阵势,别说娃了,就是娃她妈我也不敢托大。

西西刚刚好是介于打不打招呼喊人的过渡期,见到生人还不一定肯开口。为了避免可以预期的尴尬,提前跟她商量好:见到长辈,不说话可以的,挥挥手打个招呼就行啦。

带孩子回老家过春节的五点分享

网络图片

到了叔伯那里,主动拉起西西的小手,跟长辈们挥挥小手,打个哈哈点点头,一圈人就算见过礼了。一手发红包,一手接红包,老母亲我发挥主动性,不给亲戚们围上来的机会。

带孩子回老家过春节的五点分享

网络图片

四、 饮食零食

过年,就是吃吃喝喝。主要防范住两样饮食——酒和坚果。酒对于婴幼儿无异于毒药;坚果,一不小心会噎住引发窒息。

一上饭桌,先跟周围人讲:这孩子嗓子眼儿小,吃东西快,但凡一不留神就容易噎到,好几次差点儿去医院。所以啊,花生什么之类的坚果,在家都是压碎了吃,在这里就不增加这个麻烦了,给她吃点饼干糖水果就可以了。

这样的话说到前面,也真没什么虎人再凑上来自找不痛快了。

至于饼干糖果,这个时候就不计较了,随乡入俗,给什么吃什么。什么添加剂啊,什么细菌超标啊,什么没营养啊……这些统统都不管了,左右也就是十天半个月,饮食再不健康,也程度有限。让孩子春节饮食稍微放纵些,周围亲戚朋友也融洽自如些。

带孩子回老家过春节的五点分享

网络图片

五、烟花鞭炮

在城市,不太用担心烟花鞭炮,但是,到了乡下:规矩是进门2挂1000响。更何况距离鞭炮之乡不远,燃放鞭炮,简直随处可见。

记得小时候回老家,也是跟在一群堂兄弟后面四处放鞭炮玩。熊孩子们用鞭炮炸牛粪、炸鸡群、炸羊圈, 故意扔到别人脚边吓唬……

当初玩得多开心,现在就有多担心。

没别的办法,就是严防死守,把小家伙限制在安全地带观看哥哥们放鞭炮,真成了老母鸡带娃了(苦笑)。

带孩子回老家过春节的五点分享

网络图片

即使有种种不便,回家过年,依然是件向往的事。这些经历会给娃娃留下美好的回忆,如同当年的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