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千岁古樟“死而复生” 山乡发展特色经济脱贫奔小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之年。鹿鸣新闻今天起开设“奔小康”专栏,聚焦决胜小康社会过程中最成功的典范,聚焦决胜小康社会过程中最光荣的战绩,聚焦决胜小康社会中最坚实的力量,传递最动听的声音。


遒劲健硕的枝干,葱茏翠绿的树冠……记者日前走进武陵山脉深处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溪口镇樟树村,顿时被村中一棵千年古樟树惊到了。“它可是我们村的‘活宝贝’!”63岁的樟树村村支书王家顺自豪地说。


澧水河畔的樟树村三面环水,风景秀丽。春日暖阳下,慕名而来的游客围着约有十层楼高的古樟,一边驻足仰视一边啧啧称奇。


张家界市慈利县林业局局长谭国富说,经当地林业部门检测,这棵古樟树龄超1200年,胸围23米,胸径7.3米,树高28米。在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植物新陈代谢比较迅速的南方,这棵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几乎同时代的古树能珍存至今,很不容易。


站在古樟下,王家顺轻抚树身说,2000年夏天,因遭遇猛烈雷击,古樟燃起熊熊烈火。人们想方设法灭火,但饱含樟树油的古树还是烧了很久,以致树干被烧得炭化,树根烧出了大窟窿,村人都痛感大树没救了。不料,两年多后古樟部分枝丫竟重新萌发新绿。近些年长势愈旺,展现出特别顽强的生命力。


张家界千岁古樟“死而复生” 山乡发展特色经济脱贫奔小康|奔小康

樟树村的千年古樟/苏晓洲(摄)


喜出望外的樟树村人整固树根边的土壤、建起篱笆,像孝敬老寿星一样爱护古樟。“为了避免雷击等破坏再次发生,林业部门对一些树枝进行了专门的处理,在古樟旁装了避雷针,还根据大树生长情况及时补充营养液和治理病虫害。”谭国富说。


溪口镇镇长周凡告诉记者,古樟阅尽世事沧桑,在20世纪30年代曾见证过一段红色革命传奇。贺龙的女儿贺捷生21世纪初来樟树村寻访时介绍,1934年底,贺龙、萧克等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在这棵古樟下召开动员大会,并在树下收编地方武装。


“如今它和村里的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等文化遗存一道成为‘红军精神’的象征,是共产党员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周凡说。


樟树村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常富等人告诉记者,借助古樟的名气,立足山水林田优质旅游资源,依靠近些年大为改善的乡村公路,樟树村发展红色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游和特色农业产业拓宽了致富门路。


“古樟是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标志,还提高了地方知名度。”王家顺说,2019年有2万余人次旅游者慕名来樟树村,全村流转土地680余亩发展金秋梨、葡萄、西瓜等观光采摘农业,让1300多名村民不同程度受益,特别是128位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