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海軍巡洋艦作戰史—三艘活躍的巡洋艦(2)

德國海軍巡洋艦作戰史—三艘活躍的巡洋艦(2)

由指揮官克勒中校率領的小型巡洋艦“卡爾斯魯厄”號原本是派遣替換在美洲東海岸擔任警備艦的“德累斯頓”號,戰爭爆發時該艦正位於古巴島的哈瓦那附近海城。

在波多黎各島的聖胡安加足煤炭後,“卡爾斯魯厄”號進入加勒比海在柑桂島及特立尼達島附近海域遊弋但未獲戰果,於是進入大西洋。8月18日,該艦位蘇里南近海俘虜並擊沉它的第一個獵物一英國貨船“鮑斯城堡”號。

此後,該艦轉戰蘇里南至巴西北部海岸近海展開破壞通商作戰。截至10月末,該艦共俘虜和擊沉艦隻17艘,76,609總噸。此海城的海上交通繁忙,英國海軍的警備也沒有印度洋方面嚴密,偶爾接近英國軍艦但僥倖均未被發現。

但是,該艦於11月4日艦體前部發生大爆炸(原因不明),僅半個小時即宣告沉沒。乘員大部分被隨行的煤炭補給船救起。該艦的沉沒並未為英方所知,英國海軍此後仍然東奔西走搜索“卡爾斯魯厄”號的幻影。由馬克斯魯夫率領的小型巡洋艦“柯尼斯堡”號於7月31日從達累斯薩拉姆港出港後不明去向。8月6日,該艦位亞丁灣俘虜英國商船“溫徹斯特城”號之後再度斷絕消息。

德國海軍巡洋艦作戰史—三艘活躍的巡洋艦(2)

其實,該艦沿東非的魯菲吉河而上,停泊在距河口約10海里處的薩拉萊補足了煤炭並對動力裝置進行了修理。9月19日,“柯尼斯堡”號駛出魯菲吉河再次出海,次日早晨襲擊了桑給巴爾港,擊沉了駐紮該港的英國輕型巡洋艦“飛馬座”號。英國的無線電通信站也被其炮擊摧毀。

10月30日,再度返回魯菲吉河基地的“柯尼斯堡”號被英軍發現。被發現後,該艦失去了存在價值,結果被封鎖在河道內。1915年7月6日和11日,兩艘淺水炮艦和兩艘輕型巡洋艦對其實施炮擊,結果“柯尼斯堡”號遭受重創被迫自沉。

這樣,戰爭爆發時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德國海軍巡洋艦,除了被封鎖在河道內已不構成實質威脅外,其餘已經全部在1914年覆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