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鐵13號線、10號線、11號線、12號線已納入國家發改委規劃

4月7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佈了《長江干線過江通道佈局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到2035年,湖北將新建35座過江通道,其中2025年前重點建設巴東長江公路二橋、興山至長陽高速公路過江通道、觀音寺長江大橋、軍山長江二橋、光谷過江通道、武漢軌道25號線過江通道等24座。

武漢地鐵13號線、10號線、11號線、12號線已納入國家發改委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5年,長江干線要新建成180座過江通道,到2035年要新建成240座左右,形成佈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充分、集約高效的過江通道系統,緩解重慶、武漢、南京等地過江擁堵問題,提升人流、物流出行效率,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到2035年,如果《規劃》新增過江通道全部建成,屆時我省過江通道總量將達到77座,其中湖北省境內69座,跨省過江通道8座(鄂湘界2座、鄂贛界6座)。

記者統計發現,新增35座過江通道覆蓋恩施、宜昌、荊州、武漢、黃岡、黃石、鄂州等地,其中恩施1座,宜昌6座,荊州3座,武漢18座,黃岡(黃石、鄂州)7座。涉及公路、鐵路、城市道路和軌道交通,其中軌道交通過江通道集中在武漢和宜昌,如武漢軌道12號線白沙洲過江通道、武漢軌道11號線三期漢陽段過江通道、武漢軌道13號線過江通道(小東門過江通道)、武漢軌道10號線二七過江通道、宜昌軌道公鐵兩用過江通道等。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上述24座過江通道建設,我省大多在積極推進中,有些已完成可研、工程方案設計等工作,鄂黃第二過江通道、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等通道力爭年內開工建設。

武漢地鐵13號線、10號線、11號線、12號線已納入國家發改委規劃


武漢科技大學教授董登新表示,湖北省是長江干線流經里程最長的省份,當前我省過江通道明顯不足,新增35座過江通道,將大大優化全省城市空間格局,既緩解了武漢等大城市的出行擁堵問題,又加強了省內中小城市的溝通銜接,進一步提升人員和貨物的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例如,去年底建成的嘉魚長江大橋通車後,嘉魚到洪湖開車僅需5分鐘,貨車運輸較過去繞行過江縮短了100多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