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建好人工湿地 为污水排放多加一道“滤芯”

在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宁县因地制宜,在县城污水处理厂和17个乡镇污水处理站末端建设人工湿地680余亩,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为污水排放多加一道“滤芯”。

宁县:建好人工湿地 为污水排放多加一道“滤芯”

早胜镇交通便利,商贸繁荣,街区常住人口1.8万人。多年来,街区雨污混排、污水直排成了制约该镇街区发展的一大瓶颈。2018年,早胜镇投资2680万元,建成日处理污水750m3和250m3的污水处理站2座,2019年3月投入运营,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为了进一步改善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今年3月份,早胜镇在污水处理站出水口下游规划建设人工湿地一处。届时,处理达标的污水将流经长满芦苇的人工湿地,进一步过滤后流入马莲河。在这个过程中,入河水体中 COD、氨氮等各项数值将得到进一步降低,水质也会从现有的 1 级 A 提升至满足农业灌溉用水的地表 IV 类水标准。

早胜镇镇长苏斐说:“今年春季,我镇经过科学选址,动用机械两台,投入劳力400人次,在刘畔村建成人工湿地30亩,栽植净化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成本低的芦苇21万株。目前,芦苇已全部栽植到位,待发芽抽枝后可对引入的污水进行净化。通过人工湿地的建设,我镇形成了污水源头管控、中端设施处理、末端生物净化的污水处理新格局。”

在距离湘乐镇污水处理站不远的河边,10多名工人正在平整土地、栽种芦苇。这块占地7亩的人工湿地被水泥埂子分隔成数个长方形区域,这些区域分别栽种着睡莲、芦苇等多种水生植物。湘乐镇地处宁县北部川区,城北河是北部川区群众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今年年底,湘乐镇污水处理站将建成投入使用,已经建成的人工湿地也将发挥作用,进一步净化水质,满足群众农业生产需求。

宁县:建好人工湿地 为污水排放多加一道“滤芯”

“为了有效解决污水处理厂尾水,我们高标准计划投资26万元,建人工湿地一处,湿地占地面 积7亩,计划种植花卉600平方米,芦苇16万株。通过湿地的建设,使处理厂末端的污水得到了进一步净化。 ”湘乐镇镇长吴志睿说 。

宁县:建好人工湿地 为污水排放多加一道“滤芯”

湿地是控制水体污染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改善水质、调蓄水量、美化景观等多重功能。今年以来,宁县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治污,实现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前端排查管控、终端强化处理、末端生态净化,有效降解水中有机物,进一步提升县城污水处理厂和乡镇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改善县域河流水环境质量。

庆阳市生态环境局宁县分局局长王军说:“聘请专家进行规划、现场调研,截止目前,全县各乡镇共投资430余万元,赶四月中旬可建成人工湿地680亩左右,把乡镇污水处理站处理过的尾水进一步做净化处理,总体上可以将全县乡镇3000多方污水水质提高10%到20%左右。”

宁县:建好人工湿地 为污水排放多加一道“滤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