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困境

01經常我們會遇到困境


如何走出困境

面對困境這堵牆

可能是因為自己完全看不到坑,而掉到坑裡;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拖延,讓事情更糟,自己被動進入困境;也可能是自己的情緒低落,感覺沒有力量去改變,從而陷入困境;當然還有可能是因為環境對你的限制,導致你陷入困境。這個環境可能是客觀的環境,也可能是人為對你造成的環境,但是不管怎麼說,只要我們想要做事,遇到困難甚至困境都是在所難免的。

為什麼我們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境?

雖然都是困境,但是每次帶給我們困境的原因其實都是不同的,就好像一輛正在全速前進的汽車突然熄火,可能是因為沒有油了,也可能是因為駕駛員鬆了油門,還可能是車子壞了等等。所以對於我們遇到的困境的情況可以用三類關鍵詞:看不到坑,消極拖延和情緒低落,環境使然這三類情況。

如何走出困境

困境中的選擇


02針對以上三種導致困境的原因,我們挨個來看:

1.環境使然

如果你自己的方向是清楚的,而且你也能看到困難,並且自身行動力很強,內在狀態也很積極飽滿,只是單純的環境變化導致困境。這就好比,我們開車原本走的高速,突然下高速進入到小村莊的土路,這個環境的變化,讓我們很難開起來速度。或者說我們開著車子,突然下起了大雪,導致車輛打滑,行駛速度快不起來等,這個困境就是客觀環境變化帶來的。

對於單純環境的變化,我們能做的是正視環境的困難,選擇適應它(慢慢開車),或者選擇備選方案(停止趕路),或者根據解決困難的代價決定如何做。

此外面對環境的困難,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向遇到過類似的困境的前輩請教或者學習,去解決就好。反過來說,如果只是單純的環境導致的困難,還不足以說讓我們深陷困境。

2.情緒低落和消極拖延

有時候,我們明明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可是就是提不起精神去做,這個時候如果不能快速扭轉,就會演變為消極拖延。因此,當我們覺察到情緒低落時,要留意接下來就可能讓我們深陷困境。

有時候,短期的情緒低落和消極拖延,並不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很大代價,但是長此以往,最終一定讓我們深陷困境,甚至可能付出慘痛的代價。比如,少賺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說的就是這個理兒!

為了能夠防微杜漸,這裡也分享給大家一個方法,幫助自己更好脫離這種局面,就是通過簡單的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個:如果做了這件事有什麼價值和益處?列出3點以上,越多越好

第二個:如果不做這件事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或者失去什麼機會?同上

第三個:下一步,我可以為這件事做些什麼?立即可以開始做的最簡單的微行動。

3.看不到坑(認知盲點)

因為我們的盲目自信或者妄自菲薄,都可能讓我們深陷困境。這個困境是我們最需要留意的,這個因為自身的盲點導致的讓自己深陷困境,是我們很難覺察到的。如果說前兩個困境多少是在明處,而這個讓你深陷困境的因素卻是隱性的。

對於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為了讓自己的決策可以更明智,儘可能不留盲點,解決的方法就是:保持覺知,兼聽則明,角色轉換。

保持覺知,就是通過提高元認知,對自己的思考過程有所覺察,對自己的言行舉止,包括決策的模式,行為的習慣模式有覺察,思維模式有覺察,就是自覺的從第三視角審查自己,確保自己自己做的決策和行為都是妥當的。這部分可以參考我分享給大家的覺察日記來寫。

兼聽則明,就是通過問詢身邊人給你反饋,照鏡子。讓別人給你反饋,好了解你的想法是不是成熟和行得通,讓你的想法更成熟可行。

角色轉換,就是利用不同的角色來看,比如六頂思考冒思考法,迪士尼思考法,利益相關者思考法等等,這個在後續的文章中陸續分享。

如何走出困境

困境的解脫


03

總的來說,要想真正突破困境,那最好方法就是:在認知上,讓自己覺察和思考的更全面;在行動上,更主動積極;超越環境的限制,才可能真正走出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