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邂逅邊城

原創‖邂逅邊城

我雖然早知沈從文先生和他的《邊城》,但這次邂逅邊城之前,說真的,我還沒細細讀過這篇名作。即使到達重慶秀山縣洪安邊城的那晚,下榻的茶峒攝影民宿的床頭櫃上,就擺放著一本《邊城》,也因連夜奔波勞頓而無暇拜讀。不過,這家苗家吊腳樓式的民宿,邊城元素無處不在:門前的古老官路,走下去就是的老渡口,用老船伕、翠翠、大老等《邊城》人物命名的客房,店裡的一幅幅邊城照片,讓我已然融入《邊城》的世界。

原創‖邂逅邊城

原創‖邂逅邊城

原創‖邂逅邊城

原創‖邂逅邊城

原創‖邂逅邊城

原創‖邂逅邊城

洪安古鎮,別樣風情

在邊城停留的時間雖然短暫,但這座邊陲古鎮獨特的位置,優美的風光,淳樸的風情,厚重的人文,促使我迫不及待地走進85年前的《邊城》,聆聽一代巨匠沈從文講述的曾經發生在這裡的悽美故事……

手頭一時沒有《邊城》原著,但萬能的互聯網大開方便之門——通過喜馬拉雅FM“萃萃的小廣播”,利用三四天的碎片時間,我一氣聽完了這部中篇小說,還不過癮,又看了凌子風1984年執導的同名電影。

原創‖邂逅邊城

於是,沈從文先生筆下生活在邊城的翠翠和她的老船伕爺爺、天寶大老、儺送二老等人物,在我的眼前鮮活生動起來,他們彷彿走出書本,走進了我眼中的“現實版”邊城。

這裡是“一腳踏三省”之地,清水江江西是重慶下轄的洪安古鎮,江東是湖南邊城鎮(原名茶峒鎮),西南則是貴州地界。

原創‖邂逅邊城

清水江西(左)岸是重慶秀山縣洪安鎮,東(右)岸是湖南花垣縣邊城鎮

原創‖邂逅邊城

從這裡過了橋,就是貴州省地界

原創‖邂逅邊城

三不管島偏安一隅,有家三不管島酒店

靜靜流淌的清水江,依江而建的吊腳樓,穿梭兩岸的拉拉渡,還是那樣秀美而靜謐。端午賽龍舟、捉鴨子的熱鬧場景,好像剛剛平息……田園牧歌般的邊城風光,一如書中的筆墨。

原創‖邂逅邊城

原創‖邂逅邊城

與江水相依相伴,日復一日穿梭於兩岸之間的拉拉渡,上面71歲的老船伕李大爺,怎麼看都有當年翠翠爺爺的影子。

個頭不高、身板硬朗的李大爺,沿用古老而低碳的方式,一隻手拉著纜索,另一隻手用一根帶槽的木棍嵌入纜索,一起用力拉,小木船就慢慢悠悠飄過江來。李大爺指著西岸渡口處我們住過的吊腳樓說,這是他的女婿辭職後來這裡開的。未曾問起他女兒幹什麼,或許當老闆娘,或許幹別的什麼,不知是否也上船幫父親拉過纜索?只知《邊城》中老船伕的願望,是翠翠嫁一個意中人,將來能接替他的渡船。不去想也不敢想,眼前這位“現實版”的老船伕,百年之後,誰能接過他手中的這根纜索?

原創‖邂逅邊城

過渡2元,無人售票

原創‖邂逅邊城

老當益壯的李大爺(北寒/攝)

原創‖邂逅邊城

這一獨特的交通工具引起遊人的關注

不知不覺,過得江來,便是湘西邊城鎮地界了,岸邊靜靜地立著一塊石碑,告訴我們這裡就是茶峒古碼頭;一塊木牌上摘自《邊城》的一段話,形象地介紹了“拉拉渡”。中英文對照,昭示沈從文筆下的邊城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原創‖邂逅邊城

原創‖邂逅邊城

鑽進店鋪林立的狹窄的巷子,一下子熱鬧起來,一桌一桌的人們邊吃飯邊談笑。

原創‖邂逅邊城

原創‖邂逅邊城

熱鬧的清晨

看到吊腳樓門口貼著“百年好合”等字樣的大紅對聯,走出來一對身穿民族婚服的新郎和新娘,才知道這是辦喜事、吃喜宴。一大早,飯桌就擺在錯落有致的青石板路上,親朋好友圍坐在一起,沐著陽光春風,聊著柴米油鹽,任由身邊的遊人走過。聽說,這裡的喜宴一天要吃兩場,早上七點半一場,下午三點半再來接著吃,熱熱鬧鬧一整天。

原創‖邂逅邊城

看到新娘身邊這個小男孩了嗎?(北寒/攝)

原創‖邂逅邊城

古鎮盛宴

原創‖邂逅邊城

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漸漸遠離籠罩著喜氣的巷子,返回拉拉渡口,抬頭望見那隻渡船正悠然駛來,我不禁這樣想:如果這是翠翠和二老有幸穿越,終成眷屬,便是《邊城》最美好的結局了。

拉拉渡還在那兒,吊腳樓還在那兒,邊城還在那兒,畢竟翠翠那個年代一去不復返了。在這個希望無限的新時代,又有多少少男少女,在傾情演繹著翠翠嚮往的幸福和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