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南湖革命紀念館,為了紀念"一大"在南湖勝利閉幕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建館之初,館址設在湖心島。

黨和國家領導人非常關心紀念館,或親臨視察,或題詩、題詞、題字,為革命紀念地的南湖增添了新的光輝。

1991年7月,建黨七十週年前夕,一座由嘉興人民捐款320萬元興建的南湖革命紀念館在南湖東岸拔地而起。

這是一座既有民族風格又有時代精神的現代建築。步入紀念館廣場,一面長約3-4米的鮮紅黨旗鑲在西南側的牆壁上,廣場四周築有四個火炬形花壇,中心4個小花壇向心而抱,數千朵盛開的紅花將廣場映襯得異常燦爛。站在廣場仰望紀念館,只見寓意新中國度過42級臺階巍然向上,入口處狀似錘柄的長廊凌晨空伸展,門前6根花崗石圓柱剛健質樸,給人以擎天柱之感。

門楣上,鄧小平同志題寫的“南湖革命紀念館”七個金字熠熠生輝。

二樓鐮刀形的展館陳列著中共“一大”的史料。展廳裡一隻南湖紅船模型放置在機械轉盤上不停地旋轉。背後一幅絳紅色絲絨展壁上,鑲嵌著鄧小平手書:“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60多幅照片、圖片、55件實物,一個上海“一大”會址模型,一幅標誌著1921年嘉興城區風貌和“一大”代表在嘉興行蹤的大型沙盤。

當遊人參觀完一樓的嘉興地方黨史副廳步出後門時,會猛然發現紀念館兩側兩塊巨大的玻璃牆像一面巨大的銀幕,折射出南湖旖旎的風光,相距百米的湖心島,煙雨樓、紅船,使人頓覺歷史和現實交融在一起,紅船和紀念館渾然一體。

紀念館內有兩個展廳。二樓的展廳基本陳列《中共一大史料陳列》。著重陳列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詳盡過程。一樓的展廳輔助陳列《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南湖的關懷》,展示了四十多位副總理級以上的中央領導同志視察南湖的照片或為紀念館題字手跡。館內還適時地舉辦臨時展覽。

浙江嘉興南湖及遊船(仿製),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後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而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繼續進行。“一大”在南湖的續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選舉產生了黨的第一屆中央局領導機構,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南湖革命紀念館,原設在嘉興南湖湖心島煙雨樓內,現在湖心島對岸擺渡口。1959年初,中共嘉興縣委根據地委指示,建立南湖革命紀念館籌建委員會及辦公室,籌建經費由中央文化部撥款3萬元。由於中共一大會議是以遊客泛舟為掩護,租用遊船在艙中秘密舉行,而原船已不可追蹤,同類遊船也已絕跡。因此籌建開始的主要工作是弄清開會時遊船的形制,經過大量的調查訪問,根據老船工的回憶,仿製了一隻單夾弄絲網船模型送中央審定。得到了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的肯定,遂據以放大仿製。

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紀念館在煙雨樓正式成立,對外開放,陳列展出紀念船和“中共一大史料”。

南湖革命紀念館建立後,許多中央領導人和知名人士曾來南湖觀。1964年4月5日董必武視察南湖登上革命紀念船,併為南湖題詩一首。同年5月19日郭沫若巡視南湖,也於此題詩一首。1961年和1981年南湖革命紀念館先後兩次向中央領導和書畫家徵集題詞和作品。1963年8月宋慶齡寄來題詞。以後,聶榮臻、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也寄來題詞。1985年9月鄧小平為南湖革命紀念館題寫館名。1986年1月胡耀邦題寫了“中共一大會址”。現館內珍藏中央領導同志題詞及劉海粟、沙孟海等著名書畫家作品300餘件。

1983年後,南湖革命紀念館曾接待過十幾個國家的外賓。

自1991年一1993年底中央領導同志李鵬、陳雲、彭真、李先念、姚依林等先後為南湖革命紀念館題詞。紀念館一樓展廳陳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南湖的關懷》,展出了中央領導同志視察南湖時照片、題詞、題字手跡,還舉辦了“我為南湖增光輝”徵集書畫作品展,展出書畫500餘件,現南湖革命紀念館共有藏品673件,其中一級品7件,自新館開放以來,共接待觀眾達千餘萬人次。

竹 香

愛國紅色文化簡介27:南湖革命紀念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