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火锅巨头诞生!海底捞市值相当于8个呷哺呷哺

1000亿火锅巨头诞生!海底捞市值相当于8个呷哺呷哺

大家下午好,一起来看看今天谁又上市了。

9月26日,海底捞正式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码6862.HK。招股价17.8港元,开盘上涨5.62%,报18.80港元/股,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10%,总市值超千亿港元。

鼓掌鼓掌

1000亿火锅巨头诞生!海底捞市值相当于8个呷哺呷哺


1000亿火锅巨头诞生!海底捞市值相当于8个呷哺呷哺


海底捞从今年5月份的时候,就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上市的消息一出来,投资者就犹如在海底捞餐厅门口排着队的食客一样,流着哈喇子。

1000亿火锅巨头诞生!海底捞市值相当于8个呷哺呷哺


五月份IPO的消息刚发出,关联公司颐海国际第二日开盘立马涨了12.43%。

投资者可能是都爱吃海底捞吧。

1000亿火锅巨头诞生!海底捞市值相当于8个呷哺呷哺


1

市值等于8个呷哺呷哺


9月26日,海底捞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每股17.8港元,截至发稿涨至19.5港元,涨幅9.55%,市值约1033亿港元(约合907.41亿元人民币)。

截至上午十一点,海底捞股价最高冲到19.64港元,对应1040.92亿港元(约合914.13亿元人民币)市值,大约相当于八个呷哺呷哺的市值......

1000亿火锅巨头诞生!海底捞市值相当于8个呷哺呷哺

海底捞确实很厉害。

2017年,海底捞新开门店的翻桌率在4.6,而2017年总翻桌率在5,2016年的时候总翻桌率只有4.5。

同行业的呷哺呷哺2017年翻桌率只能做到3.3,并且呷哺呷哺的客单价大约是人均50多人民币,而海底捞的客单价100元左右,一般这样消费比较贵的餐饮业,翻桌率都是比较低的,而海底捞能做到5。

强行科普:翻桌率(turnover rate)=(餐桌使用次数-餐桌总数)÷餐桌总数,餐厅业者常用「翻桌率」来观察生意好坏,它真正的意思是:在一段用餐时间内,每个座位﹝或每桌﹞被客人使用的平均次数。

而如今海底捞上市,对于远高于同行的市盈率以及快8个呷哺呷哺的估值,海底捞首席战略官周兆呈表示:

分析师都有自己的观点,也有分析师认为海底捞的估值很合理,作为公司来说,我觉得我们的估值非常合理,从今日上市表现来看,也体现出投资者对我们的信心。


2

《海底捞你学不会》


海底捞创始于1994年,其创始人张勇以4张桌子起家。

1000亿火锅巨头诞生!海底捞市值相当于8个呷哺呷哺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


那一年,张勇23岁,在四川省简阳县城四知街上开出了一家火锅店,从四川麻将的麻将术语“海底捞月”中取名“海底捞”。

1999年,海底捞离开四川省,到陕西西安开了第一家分店。在当时的中国餐饮行业,火锅这样地域属性很强的餐饮业态似乎还没有全国连锁的模式出现。海底捞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之后的海底捞一直在扩张,在西安站稳脚跟之后,开始进入了北京市场。

以“服务”闻名的海底捞才算真正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客人在等位的时候可以免费美甲、擦鞋,有求必应。服务员会送免费的水果零食,帮你剥虾壳,表演拉面。如果知道客人来自中国的某个地方,还会邀请老乡服务员为其服务;甚至在洗手间还有人为客人开水龙头和递擦手纸等。

1000亿火锅巨头诞生!海底捞市值相当于8个呷哺呷哺


2011年还出现了一本书,专门介绍海底捞的管理模式,叫做《海底捞你学不会》。

正式的海底捞员工,要作如下宣誓:

我愿意努力工作,因为我盼望明天会更好;

我愿意尊重每一位同事,因为我也需要大家的关心;

我愿意真诚,因为我需要问心无愧;

我愿意虚心接受意见,因为我们太需要成功;

我坚信,只要付出总有回报。

3

“我就是个资本家”

2015年初在一次采访中,当问及海底捞的家文化时,张勇声称,“我就是个资本家!”

其实在沉甸甸的光环背后,张勇的焦虑或许从来没有离开过。

1000亿火锅巨头诞生!海底捞市值相当于8个呷哺呷哺

忧患之中,张勇通过制度与组织变革渡过了数次危机,海底捞也因此从极具“家文化”的企业变成了一个组织森严的火锅帝国。

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它不再是《海底捞你学不会》书中充满亲情的“海氏大家庭”,而成了用较高薪酬刺激员工,保证效率优先、高速运转的“冰冷”机器。

2017年8月25日,媒体曝光,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后厨有老鼠,用火锅漏勺掏下水道。

有餐饮行业资深人士评论,该事件中暴露出的最严重问题是后厨员工用漏勺挖地沟,这背后反映了“员工态度问题,也是工作流程的问题”。

再进一步深究这个问题,其根源则在于员工高强度的作业。

“员工有一个考核叫厨卫考核,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上客数。”一位餐饮行业资深人士说道,“企业大的时候,全靠考核拉动顾客满意度,但是他忘了,员工压力大的时候,接待量太大的时候,动作会变形的,整个生产流程会变形的。”

考核上客数,员工就着急,不然海底捞为什么老帮你往锅里下菜?比如海底捞考核上客数,要求六次翻台率,达不到的话,评级无望,当然要让客人吃了赶紧走啊,这就是用数据拉动的结果。

“海底捞所实施的考核模式在需要冲量的阶段是有效的,把用户拉进来,但过了这个阶段,你进入相对安全区的时候,就需要把服务拉回来了。”他说。

不过,大家好像也都忘了海底捞的老鼠门事件了,不然海底捞的翻桌率怎么还能保持到那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