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幫娃提高記憶力,五次滾動複習法好用


巧用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幫娃提高記憶力,五次滾動複習法好用

在現實中,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家孩子能在學習上學得輕鬆,也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能成為班上的“學霸”。可要實現這些,不是靠胡思亂想就能實現,這需要強大的記憶力加持才能實現。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記憶是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趨淡忘,對很多人來說,明明剛學過的東西,過兩天可能就忘得差不多了,這是大家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可以說,遺忘是學習中最常見的現象,也是大人和孩子在學習記憶上的共同“敵人”。

既然是共同的“敵人”,那麼大人和孩子就要攜起手來,共同想出一個好對策,戰勝遺忘,提高記憶效果。

巧用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幫娃提高記憶力,五次滾動複習法好用

相信這個問題已在很多人的心中唸叨了無數遍:為什麼我記不住東西,我該怎麼做,才能提高記憶力,成為記憶高手和學習達人?

01

其實,這個答案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有專家提出來了,這個專家是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他對遺忘現象做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

艾賓浩斯在研究實驗中發現,首次學習後,過20分鐘之後,記憶的內容很快就會被遺忘,保持下來的僅剩58.2%;過1小時之後,剩44.2%;再過1個月之後,還能記得21.1%。這說明,人類的遺忘遵循著“先快後慢”的原則。

巧用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幫娃提高記憶力,五次滾動複習法好用

他把實驗數據繪製成一條曲線,其中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學習中記住的知識數量,曲線表示記憶量隨著時間(天數)變化的規律。這就是如今已廣為人知的著名“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這條曲線揭示了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遺忘是有規律的,且遺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即識記後短期內遺忘較多,較長時間後遺忘發展開始減慢,新近形成的記憶比歷時較久的記憶更容易遺忘。

這一遺忘發展的規律在提示著我們:要及時安排複習,鞏固所學的內容,以避免大規模遺忘的發生。

02

瞭解“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遺忘規律”,到底能給我們提高記憶力帶來哪些實質性的幫助呢?或者說,我們作為普通的家長,如何藉助“艾賓浩斯曲線遺忘規律”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記憶力呢?

在一次期末考試總結會上,某班主任推薦了成績進步最快的小張同學上臺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小張同學上臺給大家拋出了一個問題:“大家可能都很奇怪,為什麼我這次考試進步最快,大家猜猜看,我是不是有什麼秘訣呢?”

在同學們好奇的目光中,小張同學揭曉了自己的答案,他說,他是因為了解了“艾賓浩斯曲線遺忘規律”後,採用了一種和以往不同的複習方法,他把這種方法稱為“五次滾動複習法”,他在實踐中感到這種方法確實很好用。

巧用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幫娃提高記憶力,五次滾動複習法好用

他的具體做法是這樣的:週一早上覆習一次,晚上再把同樣的學習內容複習第2遍,三天後再複習第3遍,一週之後再複習第4遍,兩週之後再複習第5遍。

前兩次的複習是在第一天之內完成的,後兩次複習是在三週之內完成的,這樣的滾動複習時間安排符合“艾賓浩斯曲線遺忘規律”。一般而言,一個複習模塊只需花上少量的時間就能收到效果,這樣孩子學習起來很輕鬆,記憶的效果卻很好。

上面這種記憶方法我們家長不妨參考一下。此外,作為家長,我們還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幫孩子提高記憶效果:

1.要引導孩子在第一時間複習鞏固,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記憶效果

很多孩子在學完功課之後,因為拖延症等原因,往往沒有在第一時間抓緊複習,等到後期想要複習的時候,因為已經錯失了第一階段記憶的良機,導致後期要花費數倍於正常的時間和精力去記憶,而且效果還往往不好。

因此,家長要引導孩子在每次剛學完功課之後,在第一時間進行復習鞏固。根據“艾斯浩賓曲線遺忘規律”,開始的時候用於複習的時間可適當地延長,以後逐漸減少,這樣能收到比較理想的記憶效果。

巧用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幫娃提高記憶力,五次滾動複習法好用

2.引導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艾賓浩斯在研究實驗中還發現,記住無意義音節所要花費的時間要遠遠超過記住有意義音節所要花費的時間。

這就告訴我們,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家長要引導孩子記得更多,記得更牢,不能靠死記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幫助孩子積極尋找各種記憶材料之間的聯繫,對那些看似獨立的記憶材料,通過編故事、聯想等方法幫助記憶。否則,只能是事倍功半,記憶效果不好。

結語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進程不是均衡的,最初遺忘的速度快,後來逐漸減慢,即遺忘遵循著“先快後慢”的原則。

這就要求我們家長在孩子學完功課之後,要引導他們不要拖延時間,趁熱打鐵,及時對所學過的內容進行復習,並在後續階段中合理安排好複習時間,從而實現長久有效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