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通:地名记忆印证大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秦岭是我们的父亲山。秦岭北麓的水流入渭河及黄河,孕育了渭河文明及黄河文明,也就是“中华”文明。黄河文明的代表实际是渭河文明。当时生态环境非常好,黄河经常泛滥,原始人不会在黄河两岸活动,一般都是在支流上活动的。渭河是黄河最主要的支流,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是我国古文化遗址最密集的地区,蓝田猿人、半坡遗址、杨官寨遗址、姜寨遗址就是其代表。可以说,渭河流域或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打造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张宝通:地名记忆印证大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位于蓝田县华胥镇宋家村的华胥窑遗址

地名是历史文化的记忆。中国传说最早的人文始祖是华胥,华胥生女娲和伏羲,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然后才有炎帝、黄帝、蚩尤,才有56个民族,才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华的“华”就源于华胥的“华”。华胥氏活动的核心区在秦岭北麓西安蓝田,那里有华胥陵、华胥沟、华胥镇,其周边有华山、华阴、华阳(洛南)、少华山、华州(华县),传说黄帝曾经梦游华胥国。渭河北岸西安阎良的荆山,传说是黄帝铸鼎,建立部落联盟的地方,其核心区叫“中华原”。这里曾设置“中华郡”,古代富平县驻地就在今天的华朱乡,这里还有华阳原。已经发掘出的古碑和历代地方志均有确凿记载。其周边还有华池县(三原)及华王村、华原县(耀县)及华原。这些以“华”打头的地名记载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核心区域,印证着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特别是华胥陵、华胥镇、中华原、中华郡这些中华民族的标识地均在大西安的范围。

西安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特别是周、秦、汉、唐的建都地。我国的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周文化,中国是礼仪之邦。秦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百代都行秦政制。汉让中国走向世界,外国人把中华民族叫汉族,说的话叫汉语,写的字叫汉字,研究中国的学问叫汉学。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上凡有华人聚集的地方都有唐人街。周、秦、汉、唐是有确凿文字记载以来,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个王朝,是中华文化最辉煌的时候,代表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主流。因此外国友人讲,不到西安就等于没有到中国。我们要把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打造成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打造成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 张宝通)

张宝通:地名记忆印证大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作者张宝通在己亥年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上

张宝通:地名记忆印证大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作者张宝通(前排左四)

张宝通:地名记忆印证大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作者张宝通(左)

张宝通:地名记忆印证大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