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清明清运河文化(史学篇)

临清州史学文化研究十分活跃。明正德年间就有人纂写本州州志。因写得过于简略粗疏而难以成书。嘉靖初, 这部州志稿被大幅的增补扩充, 又变得文字冗长, 内容芜杂, 可信程度也有折扣。嘉靖辛酉 ( 1561) , 成宪就任临清知州, 下车伊始既关注志书。他请临清名士方元焕专撰此志。宏学渊览的方元焕不负所望, 他于文献资料洞识穷搜博考,删繁补略, 因以成书。志书共 10 卷, 列有 22 个条目。志书付印前, 成宪让人将定稿送致仕还乡的礼科给事中州人秦祜过目作序。秦祜初不肯, 连日翻读之后, 赞叹道: “休兹哉! 殿撰两江方君其良史之才, 希世之彦也乎! ”“休”谓之美, “殿撰”为集贤殿修撰的简称,“彦”者, 俊美之士也。十分清高的秦祜一下被方元焕和他的《州志》折服了。

二、临清明清运河文化(史学篇)

清代临清三修州志。康熙十二年, 临清知州于睿明主修 《临清州志》, 因是奉旨修志, 又有时间、体例限制, 这部共4卷的志书修得较粗, 质量远远比不上明代 《州志》。虽然如此, 由于其大量摘录、转述了明 《州志》的内容, 这就大大补救了因方撰《州志》亡佚而带来的史料损失。这里应特别值得一提 的 是 清康熙 《临 清 州 志 》 的 编 撰 人 之 一 董 上新。他是临清州人、贡生。他撰写了 《清之胜》四卷, 将临清州历史不分巨细, 统统收入书中。这部书稿在乾隆十四年重修《临清州志》时, 其内容大半被收入新志, 大大弥补了修志中文献资料之严重不足。

二、临清明清运河文化(史学篇)

乾隆十四年, 知州王俊主持重修《临清州志》,这部新志网罗宏富, 其特别对明代临清州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作了尽力尽量的描述。临清于明末屡遭兵燹, 几被毁灭, 此时尚未恢复元气。志书编者充满了对明代临清经济辉煌、人才辈出、文化灿烂之天下大都会的无限怀恋, 内中更透有那一代人重温临清州城旧梦的企盼。乾隆五十年, 知州张度主修 《临清直隶州志》,从这部志书中可以看出, 清代盛世中再度崛起的临清虽晋格为直隶州, 但其城市规模还是远逊于明代临清。

二、临清明清运河文化(史学篇)

明代临清人著述还有阎闳的《南行北还》, 他还刻印过《王祯农书》, 并为该书作序, 他的刻本也是 今天人们 所 能 看到的最早的《王 祯 农 书 》 刻本。万历王台有《搜古摘奇》。天启邢泰吉有 《四夷疆域风俗》, 他还为《淳化阁帖》作过序跋。崇祯赵秉枢有《名文罡集说配览》等。清代还有满洲人舒赫德《钦定临清剿捕匪纪略》、临清人道光进士张继灏 《清馀堂文稿》、《日记》、《笔记》, 进士马振文《奥匪陷临清纪略》等。此外, 临清增贡生尉迟九成历史著作甚丰, 他曾特别详细的记载了咸丰四年太平天国北伐军曾立昌陷临清, 咸丰十一年宋景诗袭扰临清的经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