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文化“大家谈”】刘伟鹏:探秘具茨山岩画 “书”新郑厚重文化

提起刘伟鹏这个名字,很多新郑人并不陌生。13年前,26岁的他以一部网络小说《我在新郑守陵墓的日子》把新郑送上了网络热点。一时间,来新郑寻找“守陵人”成了年轻人的热门旅游项目。

刘伟鹏,笔名阴阳眼,作家、编剧。因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工作,他对黄帝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理解。十几年来,他通过各种形式展现新郑黄帝文化的厚重与深沉,为传播黄帝文化做出贡献。

【黄帝文化“大家谈”】刘伟鹏:探秘具茨山岩画 “书”新郑厚重文化

他多次探访新郑市具茨山,横亘在山间的石头上有着或深或浅的“密码”。这些“密码”就是具茨山岩画。不少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都证实轩辕黄帝曾经在此生活过。那这些岩画与轩辕黄帝是否有联系,又有何深意?很多人都想弄个明白。刘伟鹏与同事踏遍具茨山的各个山岭沟壑,开展了长达近11年的岩画调查研究,对2800多个岩画个体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记录。他们认为,要破解黄帝文化的千古之谜,探索中华人文始祖的丰功伟绩,需从具茨山上的岩画开始。

2014年以来,刘伟鹏又多次参与具茨山岩画的微腐蚀断代工作,为探索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体系的起源、形成以及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物质材料。


【黄帝文化“大家谈”】刘伟鹏:探秘具茨山岩画 “书”新郑厚重文化

而通过梳理信息的碎片,专家们认为,具茨山文化可以为轩辕黄帝、黄帝文化和黄帝文化精神标志和精髓提供一定的文化和文物的支撑。这让刘伟鹏着实兴奋了好久,也更坚定了他研究黄帝文化的初心。

他到新郑市高校、中小学、医院等单位讲学,讲解黄帝文化、具茨山岩画。他还参与了画册《具茨天书》的编纂工作,组织编辑了《华夏源特刊读城》,让更多人了解神秘面纱下的具茨山岩画和华夏文明。

【黄帝文化“大家谈”】刘伟鹏:探秘具茨山岩画 “书”新郑厚重文化


在黄帝文化研究方面,相对于新郑市的年老专家,刘伟鹏算是“后起之秀”,他以“中原文化精髓”为内核,进行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的创作。他的作品涉及文物、考古、传奇、探险、爱情等诸多领域,但是无一例外,全都是围绕新郑展开的,展现出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长篇小说《考古队故事》以文物考古为题材,围绕新郑和中原文化展开丰富的联想,成为知名刊物《超好看》的重点连载项目。以新郑真实的爱情故事为脚本创作的电影剧本《一生有你》,先后在电影频道和各大网站播出,并获得了2012年郑州市“五个一”精神文明奖。如今,他与影视公司合作,打造《我在新郑当守陵人》影视项目,意欲呈现荧幕上的“新郑传奇”,以确保把新郑的文化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全国观众。


【黄帝文化“大家谈”】刘伟鹏:探秘具茨山岩画 “书”新郑厚重文化


此外,他还在大典中贡献力量。比如,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凝聚了华夏儿女的向心力,围绕拜祖大典推出的网络拜祖平台更是迎来连连祝福。为了扩大影响,吸引更多青年参与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刘伟鹏的提议下,新郑市邀请了多位知名网络作家,通过网络参与到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邀请的知名网络作家中,不乏阅读量上亿的重量级作者,还有茅盾文学新人奖获得者。网络作家们纷纷录制了祝福小视频,借助网络拜祖平台祈福中华,祈愿中华儿女喜乐安康。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刘伟鹏有着自己的见解:“网络作家是通过网络发声给予年轻人正能量的重要团体之一。他们在年轻人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参与拜祖大典,扩大黄帝文化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带动更多人参与黄帝文化建设,让黄帝文化、黄帝精神走进人心。


【黄帝文化“大家谈”】刘伟鹏:探秘具茨山岩画 “书”新郑厚重文化

【黄帝文化“大家谈”】刘伟鹏:探秘具茨山岩画 “书”新郑厚重文化

新郑融媒记者:尹春灵

编    辑:孙雨晨

责    编:赵 丹

主    编:刘丽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