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川繪-工業設計考研經驗貼」浙江工業大學—英語39的極限操作

「遠川繪-工業設計考研經驗貼」浙江工業大學—英語39的極限操作

“你相信什麼,你執著什麼,你就是什麼”


大家好,我叫張琳。本科畢業於嘉興學院,我報考的是浙江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專碩),初試成績總分393分,英語39,政治79,藝術基礎135,藝術綜合140。幸運的是,我的英語成績剛好過了2019年國家單科線,才使我有機會進入複試。這裡我想說,英語對於藝術類專業來說是一個相當拉分的學科,因此希望英語水平較薄弱的小夥伴一定要在這科上面多下功夫,儘量保證各科均衡。


考研動機


我在很早就有考研的打算,但是遲遲都沒有開始著手準備。當別人已經步入緊張的考研複習中時,我都還沒有蒐集資料、考研相關訊息,對於考研的各項事宜都不瞭解。這中間我也有糾結過我到底為什麼要考研,當時在考研和工作這兩個選擇中拿不定。後來我說服了自己,其實我內心還是希望能給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並且讀研也能接觸到不一樣的平臺和機會,同時一想到接下來幾十年都在工作,那為何不多享受一下校園時光呢?


關於擇校


我大概是去年五月中旬確定的報考院校。當時擇校也是根據自身情況、地理位置、學校資源和實力、校園環境等因素綜合考慮。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過多的糾結。首先我對自己的劣勢做了分析,我的英語很薄弱,手繪基礎也很差,並且我沒有十足的把握最後能夠達到平均水平的分數。


其次我未來工作是想在江浙滬發展,所以是在這個範圍內選擇。最後,我覺得對於我來說,學校的學習環境、住宿、食堂等氛圍在個人的研究生生涯中也有重要的影響。我查閱了江浙滬地區跟工業設計碩士招生相關的院校官網,瞭解了往年的分數線、報錄比、考試內容等信息,再結合上述幾點,最終選擇了位於杭州的浙江工業大學。


建議大家在擇校的過程中不用過分糾結,儘可能快的選定好院校,便於有針對性的複習。在擇校時一定要多去搜集資料,自己充分的瞭解,不要一味地去聽取他人的說法。適當採取一些有效建議,最後再自己決定適合自己的院校。


浙工大考試內容


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專碩)

初試考試科目:政治,英語二,藝術基礎(336),藝術綜合(502)

藝術基礎(336):考試時間為3小時,總分值150分。內容主要由理論考察40分(包括名詞解釋2題,5分/題;簡答題3題,10分/題)、仿生設計50分、設計策劃題60分三大部分組成。答題紙佔幅限制共三張A3紙大小(題目佔1面A4,答題頁面佔11面A4)

藝術綜合(502):考試時間6小時,總分值150分。手繪快題考察,2張A2繪圖紙。

複試:筆試部分(70%),面試部分(30%)。其中面試包括英語面試(10%)和專業面試(20%),面試需要帶作品集。


筆試部分:考試時間4小時。內容為設計快題,需要手繪和上機。在4H內另附頁完成一篇不少於1000字的設計論證(這一項是今年新加的),3-5個設計方案草圖,並選擇一個方案進行細化(A2繪圖紙上完成),然後再將主方案進行建模、渲染、排版,最後以一張A3大小、JPEG格式的電子展板形式提交。我認為筆試部分主要考察的是清晰地設計思路、設計表達能力、設計創新和軟件能力,設計方案合理即可。


面試部分:首先是英語面試,先做英文自我介紹(3-4分鐘),接著考官會提問1-2個與專業相關的英語問題。專業面試一般是先闡述上午筆試的設計方案,然後再闡述作品集中最喜歡的作品,最後會問一些其他的問題。整個面試部分大概每個人15-20分鐘左右。


複習初期的心理狀態


我先說一下我的狀況。我是從七月手繪集訓時才剛剛進入預熱狀態,在這之前我基本沒有做準備和複習,想提醒各位,千萬要儘早準備,提前適應到有規律的學習狀態中,熟悉複習注意的要點和內容,自主蒐集更多的資料以便能夠按照正常的節奏進行。


否則就可能會像我一樣,8月初回到學校才開始展開復習,只是看過別人分享的經驗沒有實際嘗試過,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在規劃複習時間和內容上走了很多彎路、做了一些無用功,本來剩餘的時間就很緊張,然而經歷了整個8月份卻幾乎沒有什麼進展,效率很低,這就導致那段時間我的情緒很低迷,甚至每天都在懷疑自己。這樣其實會無形中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壓力,對心態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好在後來慢慢調整過來了,不管怎麼樣已經邁出了這一步,就繼續堅持下去,相信自己。所以說,早點適應學習狀態,做到心中有數,嚴格按照適合自己的計劃去實施,保持平常心對待考研是很重要的。


手繪快題練習


我常用到的手繪素材網站:花瓣、Behance、站酷、普象、b站

公眾號:工業設計考研手繪、工業設計繪、工業設計範

歷年專業課真題PDF:淘寶

快題卷面要點:

1.整體版面視覺效果協調、出彩。需要反覆嘗試最終篩選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配色方案,再通過結合內容讓整個畫面達到色彩豐富、配色協調飽滿、版面乾淨並有層次變化的程度。


2.內容的完整度。要做到在有限的時間內將一個設計過程中應該有的內容都儘可能清晰地呈現在快題版面上(發現問題、痛點/需求點分析、行為場景分析、人物角色、適當運用一些設計分析法、故事版、設計定位、方案草圖、造型推演、方案展開、標題設計、細節表現、結構圖、尺寸圖、場景使用說明、人機等)。


3.設計方案的創新性和合理性。平時多積累好的設計方案,自己多思考推敲,然後可以嘗試將積累的方案以快題的形式表現出來。


4.設計流程的邏輯性。查閱相關書籍或者請教老師,注意多思考一個產品是怎樣設計的,為什麼這樣設計?在快題中展現的設計過程直接體現著你的設計思維是否清晰,同時也體現你的設計能力和思考問題的深度。


5.可視化表達。儘量減少大量的文字敘述,用圖形的形式表現,讓人更易理解要點。


6.細節和全局的把握。版面中有些內容是需要細緻刻畫的(如主效果圖、場景使用說明...),分清主次,儘可能細緻。同時還要注重全局,合理分配有限的時間,最終呈現完整的快題方案。


複習安排建議:3月—6月鞏固基礎,練習線條、透視、造型、結構,積累素材、方案。可以找一些視頻或者關於手繪基礎的書籍來對照練習。


7月—8月很多人會選擇在暑期參加手繪集訓,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多請教身邊的老師、學長學姐和其他同學,互相交流,然後把每次出現的問題都記錄在紙上,再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和強化。注意要善於總結和不斷反思,這樣會提高地更快。


手繪千萬不能鬆懈,不管怎樣儘量每天堅持練習至少1.5小時以上,因為一旦停下就會變得生疏。


10月之前,首先主要還是鞏固基礎,基礎很重要,因為如果線條、透視或者結構畫不好,都有可能會影響後面的整體表現,並且到後期模擬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基礎沒練好在畫快題的過程中對個人心態也有很大影響。


同時在前期多練習馬克筆技法,達到熟悉、快速、明暗表現合理的程度,可以每天畫1-2個有造型差異的產品效果圖,這樣既能積累造型,又能練習上色技法;其次,確定好個人的快題風格、版式、框架組成和佈局;此外,在平時練習過程中要有目的性、針對性,每天給自己規定限定的練習任務,最好選擇分項練習(即快題中涉及到的元素,比如不同類別人物動作、操作手勢、故事版表現、標題、小圖標、表情、草圖部分、主效果圖表現等等),每天積累和練習一部分,這對於後期的完整快題練習會有很大的幫助。只要把每部分練好之後,後面的工作就是需要將這些整合在一起。


10月,積累完整的快題方案。有了之前的積累和分項練習,這個階段要做的就是完成幾套完整的版面。建議按照滿分的要求去完善快題方案和版面效果,可以不限時間,但是要保證絕對的質量。可以在網上找一些高分快題的分享案例,分析總結優缺點,然後再將這些優點補充和融入到自己的快題設計中,方便的話找老師批評指導一下,反覆地修改和完善。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是在積累完整方案,另一方面是查漏補缺,當發現自己哪一部分內容沒有練習到位可以再著重提升一下。


11月,限時模擬訓練。這個階段主要提升速度,要嚴格限定時間,6小時之內完成2張A2紙。按照之前自己準備的完整版的快題形式,找一些模擬的題目限時完成,然後再修改。浙工大的快題主要考察生活用品的設計偏多,近幾年開始偏向社會熱點話題、智能數字產品。最好各個類別準備1~2個有創新的設計方案。


12月,這個階段可能各科複習都比較緊張,主要就是仍然堅持每天的手繪練習,保持手感,查漏補缺,熟悉之前準備的設計方案和考試中需要注意的點,調整心態。


藝術基礎(336)


參考書籍推薦:《工業設計史》《設計心理學》《人機工程學》《設計策略與方法》《產品策劃與設計管理》


理論部分:工大考的是名詞解釋和簡答題。主要涉及《工業設計史》,有時會考一道10分的簡答題,是關於《設計心理學》或者《人機工程學》這兩本書中的。我是從9月開始整理《工業設計史》,把所有的知識點按照時間、地點、人物、設計風格、特點、差異等框架去梳理,10月開始背誦。理論部分背了好幾遍,到11月開始抽空就默寫,寫得時候注意字跡工整清晰,字數達到一定要求。一般按照30-50字/分來答理論題。至於剩下的兩本書考的很少,我也大概翻看了一下。


背誦技巧:當梳理好知識點之後,在背誦時先記住關鍵詞,最好是能和別的概念區分出來的那種,這樣不容易混淆,做到看見知識點就能想到關鍵詞的程度。然後就多讀幾遍句子,最後也可以用自己的理解陳述出來,不用完全死記硬背。考試的時候要分點答,只要該有的要點基本全面就可以拿到滿分。


仿生設計:這一部分的版面練習我是按照張叔教的快題草圖版面的思路來的。內容上,仿生可以從不同的維度展開,比如造型、聲音、紋理、狀態等。自己找一些仿生設計素材,然後嘗試各個維度的推演,最後再衍生出多個設計方案。注意造型的美感和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可以弱化功能表現。


設計策劃題:這一部分是佔分值最高的,可能你現在並不瞭解策劃案到底是怎樣的。可以先去查一些資料,在網站、公眾號上看一看設計分析報告或者策劃案之類的文章,再去讀一些相關書籍,瞭解策劃案需要具備的內容、運用的方法論以及一個完整的設計流程應該分為哪些步驟。設計策劃案最終目的是將設計方案呈現給開發商並可能投入生產。


我主要參考的是一些報告和《設計策略與方法》這本書裡涉及到的一些方法論,根據這些先梳理清楚整體的流程和邏輯性,再根據設計題目的要求去完善每一部分的內容,確保最終整個策劃案是可以完整體現你清晰的設計思路的。在撰寫策劃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要用大篇幅的文字,儘量多使用可視化的形式去表達你要說明的內容,可以參考PPT中很多可視化語言符號。策劃案中比較重點的是對用戶有準確的分析、精準抓住用戶需求點、設計定位清晰,在完成應有內容時,可以再對產品進行商業分析,衡量價值成本和市場價值,此外,還可以加入品牌宣傳等。


英語二


英語我是真的沒有什麼好的建議給大家。主要重點複習閱讀和寫作。此外,我認為詞彙量很重要,真題要踏實認真的做,記單詞的話可以結合真題去記憶更好理解一些。畢竟英語的提高是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短期很難較快的突破。


政治


做題:肖秀榮《1000題》、肖四、肖八、徐濤《優題庫》

背誦:《徐濤背誦筆記》、《風中勁草》、腿姐總結的簡答題背誦技巧

其他資料:公眾號—小白考研(考前的選擇題背誦題庫整理的挺好)、風中勁草音頻、徐濤視頻課(b站有很多)

我前期每天大概花2-3小時複習政治,後期每天4小時,到12月的時候每天早上背政治,中午做題。如果政治開始的早的話,可以不用像我花過長的時間,前期每天1-2小時就OK了。


我跟的是肖秀榮的題以及徐濤的視頻和部分複習資料。9月開始做《1000題》,邊看徐濤的視頻課,邊做題。建議《1000題》刷2遍以上,我的順序是馬原—史綱—毛中特—思修—時政。在刷《1000題》第一遍的時候建議大家先大概看一下精講精練(大致過一下就好,時間越少越好,這樣比較省時),然後就直接看視頻,按照視頻中的內容劃重點,之後再去做《1000題》,最好看一章做一章題,做完題之後把錯的題圈出來,在回到精講精練,根據題找到相應的位置,在鞏固一下知識點加深記憶和理解。


我《1000題》第一遍刷完毛中特時,前面的基本上忘完了,然後就開始了第二遍,可以在第一遍的時候用鉛筆做題,在刷第二遍的時候把之前的擦掉或者重新買一本,把每天做的錯題都標註出來反覆看。到十月初,我開始一遍刷《1000》題第二遍,一邊結合徐濤的《優題庫》作為知識點補充,一邊開始看選擇題知識點。我用的是徐濤背誦筆記和風中勁草補充著看,主要看選擇題考點,分析題先不管,看選擇題的時候也要反覆看才能記得牢固,否則很容易混淆,史綱和毛中特細碎的知識點較多,需要認真記憶,馬原部分主要在理解。


我通常在吃飯的時候聽一聽《風中勁草》音頻,後期沒有時間做題的時候會去利用碎片時間看徐濤的衝刺課程視頻,主要講的是《優題庫》中涉及的選擇題知識點,可以加深印象。十一月多開始做肖八,到了十二月初刷肖四,由於時間來不及,我只背了肖四的全部,結果考試的時候分析題有四道都是肖四中背到的。


友情提醒:網上的資料有很多,但是貪多嚼不爛,其實內容都差不多,只是形式不同,選一個兩個自己喜歡的,然後認認真真的過就行了。政治拉分的地方還是在於細節,選擇題好拉分,細碎知識點也比較多。


關於複試


初試結束之後,就可以先準備好作品集,到初試成績公佈之後如果覺得有可能進複試的話,一定要去積極地聯繫導師。選導師的時候也要充分了解導師的相關信息,最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的導師。工大今年複試競爭比較激烈,所以初試結束後不能放鬆警惕,踏實準備接下來的事情。雖然浙工大考試的內容涉及的比較多,但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難。萬變不離其宗,只要保持平穩的心態,認真的準備,就會有不錯的收穫。


再嘮幾句


問問自己為什麼要考研,確定之後,就全力以赴,不要放棄。可能你現在有些不知所措,發現自己好像各方面都處於劣勢,但我想說,其實別人也差不多。不要因為報考的人數增多或者周圍的很多人看起來都比自己更有優勢而給自己增加無形的壓力甚至否定自我,你只要做到,腳踏實地地複習準備,定一個目標,達到比較高、比較穩的分數線,就可以了。在考研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不要想著等解決了難題就可以順利的進行接下來的事。困難總是不停地出現,需要找到應對的辦法、努力克服,堅持下去比什麼都重要。覺得累的時候就多和家人、朋友聊聊,不要忘了和他們保持聯繫,你也需要被鼓勵。好好珍惜這段時光,在未來你也一定會感謝沒有放棄的你和身邊支持幫助你的人,感謝這些經歷的。考研是你自己的事情,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然後盡力而為。


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回報,各位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