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帶娃?理性的選擇,要考慮這兩點

表妹馬上要卸貨了,最近被一個問題困擾,月子裡是讓親媽來幫忙還是讓婆婆幫忙呢?結婚後就住在了城市裡,婆婆是退休老師,但是一直沒和婆婆怎麼相處過,自從懷孕後婆婆一直叨唸著來幫忙,為此也學習了很多育兒知識。但是表妹怕相處不好,月子也做不好。同時,她有心想讓媽媽來幫忙,母女有什麼說什麼,從心理上就沒有負擔。為此,猶豫不決。


到底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帶娃?理性的選擇,要考慮這兩點


二胎開放、獨身女家庭以及思想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姥姥成了帶娃主力軍。媽媽照顧月子、帶娃,看似和諧的選擇是最好的嗎?如果是你,你怎麼選擇?

姥姥帶娃大潮下常見的問題

其實,很多人心裡認為,看娃是奶奶的責任。而天下的奶奶,除了明確不給看娃的一部分,大部分還是給看的。


到底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帶娃?理性的選擇,要考慮這兩點


當一位寶媽選擇讓姥姥來帶娃時,有沒有想過一下問題:

有心想帶孫輩的奶奶:被定義為不合格的奶奶,開始兒媳婦不讓帶娃還想著帶,慢慢地,時間長了也沒那個心了,徹底放手。

此時的兒媳婦:朋友圈一寶媽就是這種情況,讓媽媽來帶娃,婆婆過輕鬆宅自在的生活了,她心裡就不舒服了。朋友圈發心情“為什麼姥姥累死累活,奶奶就可以心安理得?”

有多少寶媽為了避免處不來的婆媳關係,選擇讓親媽來帶孩子,後來又抱怨奶奶不付出。更有甚者提出,讓親媽帶娃,奶奶出辛苦費的。姥姥可以有辛苦費,但是不該奶奶出,尤其是奶奶願意帶孩子兒媳婦不讓帶的。

辛苦帶娃的姥姥:姥姥為什麼挺身而出願意帶孩子,當然是為了自己的女兒。哪怕自己累點,只要女兒能做好月子都可以忍受。可是,自己的女兒呢?


到底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帶娃?理性的選擇,要考慮這兩點


真的是有什麼說什麼,媽媽做的不好,情緒就上來了。倚仗著母女關係,口無遮攔。諸不知,年齡已大的母親沒有那麼堅強,越年齡大越要面子。

不僅如此,有多少丈母孃願意和女婿住在一起的,就像兒媳婦不願意和婆婆住在一起一樣。這點,很多初為人母的女兒,沒有考慮到媽媽的感受

奶奶看孩子應該,媽媽看孩子應該,世間哪有那麼多應該?經歷社會洗禮的人都應該明白,任何人,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因為自己不願意處理婆媳關係,讓媽媽來帶孩子,事後又抱怨婆婆不付出,同時覺得媽媽是應該的,這樣的人,自私了。


到底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帶娃?理性的選擇,要考慮這兩點


奶奶帶還是姥姥帶?

見過很多寶媽媽左手抱一個,右手領一個,真的很辛苦。像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是3年抱倆,沒有人幫忙,很苦的。崩潰的那一刻,抱怨是難免的,然而,情緒過後還是要學會忘記。因為日子是我們的,孩子也是我們的,放下情緒向著越來越好邁進。

年輕人壓力大,剛成立家庭沒有存款,或者有房貸車貸,孕育生命的幾年,真的很艱難。如果有人幫助真的是很幸福的事,但是不論是誰,奶奶或姥姥,要心存感恩。


到底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帶娃?理性的選擇,要考慮這兩點


糾結是奶奶還是奶奶帶孩子的,2點需要認真考慮。

  • 選擇前考慮周到

奶奶不願意帶孩子的,就只有選擇姥姥了。

奶奶和姥姥都願意帶孩子的,考慮一下雙方的身體,畢竟年齡大了,照顧孩子也是一項體力活,尤其是照顧月子很辛苦。從長遠看要選擇身體硬朗的老人,帶孩子不比體力勞動,心也累,哪一點做不到都不行,很多老一輩帶孩子都是身心疲憊。不是自己的家,不是自己的孩子,疼是真心的,沒有真正的自主權。


到底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帶娃?理性的選擇,要考慮這兩點


  • 選擇後心存感恩

不論奶奶還是姥姥帶娃,都不是理所應當的,這一點要明白,當然不給看也談不上心安理得。

來幫忙帶娃的老人有退休金的,平時節日買點禮物。沒有退休金的,可以適當補貼一下,誰還沒有點私事,總有需要花錢的地方。

錢還是次要的,很多父母可能不要,重要的是生活中作為兒女的態度。老人不是保姆,是幫忙的,不是來倒貼的,是來救急的。多些尊重,少些質問,多些理解,少些抱怨。生活工作不順心不要擺臉色,誰都不容易。


到底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帶娃?理性的選擇,要考慮這兩點


常說有了孩子後更理解父母了,然而真正的理解是自己到了他們那個年齡的時候。不要到老了後悔,多尊重、心疼那個雪中送炭的老人,我們的父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