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爸爸“靈魂手段”帶娃,媽媽無奈嘆氣,果然是親爸爸

爸爸在家帶娃,和萌寶在家負責貌美如花,媽媽出門忙碌,負責賺錢養家的情況已經不再被看作一件新鮮的事情。

中國首份《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顯示,有55%的家庭,由媽媽擔當孩子的主力,而爸爸比例已經上漲到12.6%。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隨著社會對於男女“應該”從事固定化的工作這種觀點的不斷被打破削弱,會有越來越多的爸爸選擇迴歸家庭,和媽媽一起照顧孩子的成長。

硬核爸爸“靈魂手段”帶娃,媽媽無奈嘆氣,果然是親爸爸

硬核老爸在家帶萌娃,《死亡擱淺》同款“山姆”老爸

硬核爸爸“靈魂手段”帶娃,媽媽無奈嘆氣,果然是親爸爸

相比較於媽媽帶娃,爸爸帶娃總帶有一種換了個新玩具的既視感。事實上,各位萌爸為了照顧好手上的小寶貝,往往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硬核手段花樣百出,讓在座的各位看花了眼。

前段時間,一位來自上海的硬核爸爸自制嬰兒防護安全艙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在視頻中的這位爸爸為了保障自家小寶貝在疫情期間的出行安全,自制了一個揹包狀的“安全艙”,將自己一個多月的孩子放在了“安全艙”中,並且貼心地配備了換氣和空氣質量檢測裝置。

這位硬核爸爸在佩戴上安全艙後造型酷似遊戲《死亡擱淺》中的主人公,被網友笑稱:“每一位爸爸都在寶寶一出生為他想好了世界末日應該怎麼辦。”

硬核爸爸“靈魂手段”帶娃,媽媽無奈嘆氣,果然是親爸爸

硬核老爸在家帶娃有什麼好處

  • 萌爸帶萌娃,好處多又多

1)鍛鍊孩子,使孩子獲得不同於母親的教育

男性和女性由於天生會存在著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差異,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往往爸爸的教育理念會區別於媽媽的教育理念。爸爸往往會選擇鼓勵孩子獨立自主的完成手頭的事情,而媽媽則更喜歡幫助孩子“一次性”解決問題。

這一點可以從父母給孩子買的玩具中看出區別:父親選擇需要孩子動手拼裝的玩具,媽媽們則常買一些可以直接玩耍的玩具。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逐漸的形成獨立自主的能力,也會從媽媽的關心中學會怎麼去愛別人。


硬核爸爸“靈魂手段”帶娃,媽媽無奈嘆氣,果然是親爸爸

2)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培養孩子堅毅的性格

相比較於媽媽帶娃,爸爸帶娃“硬核”的表現在於所進行的活動。爸爸帶娃的過程中,往往會選擇帶著孩子進行跑步,鍛鍊,打球等體力活動,在孩子的身體得到鍛鍊的同時,也會讓孩子的意志力得到培養。

由於父親的性格一般不會選擇對孩子的所有事情都打包解決,在爸爸帶娃的過程中,往往會含有相對較少的溺愛元素。這將有利於培養孩子堅毅的性格和獨立性。

​爸爸在帶娃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 大手牽小手,要點須記牢

1)不要害羞,也不要吝嗇自己對孩子的愛

爸爸往往在對孩子進行愛的表達這方面存在著缺失。

中國的爸爸往往不擅長主動表達愛。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也很少和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在爸爸帶娃的過程中,爸爸們不應該吝嗇自己對於孩子的愛,要勇敢地進行愛的表達。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越能直接地感受到身邊人的愛,他才會自己學著去回應這種情感表達,學習去進行愛的表述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家庭幸福度。

硬核爸爸“靈魂手段”帶娃,媽媽無奈嘆氣,果然是親爸爸

2)和孩子相處過程中避免髒話和爭吵

根據有關調查顯示,2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尊心的初步認識,4歲時自尊心的建立發展很快,在6歲時孩子的自尊心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這個時候的他們希望得到認可和稱讚。

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爸爸應該調整自己的情緒,避免在孩子的自尊心發育的關鍵階段,因為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內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害。

硬核爸爸“靈魂手段”帶娃,媽媽無奈嘆氣,果然是親爸爸

3)不要對孩子進行打罵,採取合適的教育方式

相比較於媽媽,爸爸的性格相對比較容易急躁,在和孩子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對於孩子犯的錯誤要理性地接受,而不能保持不恰當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理念。

爸爸帶娃的過程中,對於孩子出現的不好的行為應該及時地進行糾正,採取合適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相應的教育。

正如一句話所說:“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學會了仇恨”打罵並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允許孩子犯錯的思索,爸爸和萌寶的相處會更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