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来了!你的什么能力,是十年后人工智能依然取代不了的?

AlphaGo击败人类棋手的消息,大家都听腻了。2016年3月,AlphaGo 4:1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同年12月,它又赢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

当时我们的主流看法是:人工智能虽然有很大的突破,但是在创造力这方面,还没有办法和人类相比

其实说这话的时候,人类已经底气不足了。AlphaGo在和人类的对弈中,下出了很多“奇怪”的招式,这些招式连它的设计者和人类顶尖围棋高手都没见过,都理解不了。

这个就有点细思极恐了。你想想,人类理解不了机器出的招!

但是当时的媒体顾不上报道这些,只有懂行的人偷偷擦汗,不敢声张。

日本作家细谷功,就是其中一个擦汗的。细谷功曾供职于安永、凯捷等世界级咨询公司,是高端咨询公司 QUNIE 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和高级顾问。他认为,人类已经看到AI在“罗辑思维能力”上的潜力,明白在“既定规则或问题”的对战中,机器超越人类已经没有悬念,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细谷功为此写了一本书,叫做《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书里他提出:未来的人类,在思维层面跟机器硬碰硬取胜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只有在“思维的思维”,也就是“元思维”层面入手,才能挽一挽尊,或许还能够再领先AI一段时间。


2020来了!你的什么能力,是十年后人工智能依然取代不了的?

《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


这跟我们大家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很大。我们今天,面对两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搅局者:一个是指数级别增长的新生事物,另一个是人工智能迅猛的追赶步伐。

此前,人类之所以在其他动物和机器面前能够保持自信,是因为人类拥有极强的思维能力。可是眼瞅着,这个最令人类感到安全的自信,也要被机器打破了。更可怕的是,人类一旦被AI赶超,就再也没有追回的可能。

那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要如何自保呢?办法其实不多。细谷功提出一个思路:你可以从“元思维”层面入手,在短时间内,比如说十年吧,加强人工智能还不能触及的元思维思考能力。这样就有希望在10年后,依然拥有不错的竞争力

这个元思维的能力,主要分两个方向:一个是追问事物本质的能力,另一个是抽象类推的能力。

什么是元思维能力

元思维能力这个词儿听着挺高大上的,很理工男,直接理解起来有点费劲。但是如果你听说过“达克定律”,就好理解了。

达克定律:一个低智商的人,想要知道自己智商低,是不可能的。因为能够知道自己智商低,需要很高的智商。

元思维也是这样的悖论。我们想要知道自己的思维是不是合理,在当前这个高度是无法辨别的。你必须要跳高一层,从更高的视点,用另一个自己,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在《高维度思维:职场问题解决篇》这本书里,细谷功举了个例子:

很多日本的年长者经常会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没出息。

这就是典型的“非元思维”,因为实际情况是,这些年长者没有意识到下面这些因素:

  • 把自己年轻时的情况忘了个干净
  • 任何时代都有同样的问题,却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和自己的时代相比是特殊的
  • 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这代人造就了现在的年轻人

说这话的年长者,只根据自己眼中的简单现象下判断,没有意识到这个判断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是无知的,而且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无知的。换句话说,这些年长者没有做到“自知无知”。

“自知无知”,据传是苏格拉底在古希腊时代提出的。它说的是:一个人想要知道自己无知,是很难的事情,需要用毕生努力去追求。你发现没,这与前面提到的“达克定律”如出一辙。

那么元思维,就是你可以用来“自知无知”的武器。因为元思维在思维层面上站高一级,帮助你:

  1. 提高洞察力
  2. 摆脱成见和思维定式
  3. 提高创造性思维

所以,提高元思维能力,就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思维质量,提高创造力,在未来的人工智能阴影笼罩下,找到自己生存的核心优势。

而元思维能力,主要由两个方面的能力构成:追问本质的能力,以及抽象类推的能力。

追问本质的能力

追问本质,目的是主动扩宽思维,从更高的视点思考问题。

书中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上司让你调查无人机,但没有给出更多的信息,你该怎么做呢?


2020来了!你的什么能力,是十年后人工智能依然取代不了的?

一般我们都会这样做:

  • 在网上搜索无人机的各种信息、案例
  • 阅读电子版的相关入门书籍
  • 申请买一款便宜的无人机来试用,增加一手体验

其实,具有元思维能力的人,在做这些事情之前,会多去追问一下这件事的本质:

  • 向上司确认“调查结果的用途”
  • 针对调查目的提出假设

可以看出,元思维是指,面对问题的时候,不是立即开始着手解决,而是首先针对问题本身进行思考。当你理解了问题本身之后,再去解决它,就会发现不止一条方法,不止一个途径。这本身就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一个记者碰见一个放羊娃,展开了一场迷你采访:“你放羊为了什么?”,“卖钱”,“卖钱为了什么?”,“娶媳妇”,“娶媳妇为了什么?”,“生娃”,“生娃为了什么?”,“放羊”。

我们都听过这个故事吧?估计你跟我一样,都是当笑话听的。其实这个小故事说的是“第一性原理”——凡事都要不停向上提问,探索这件事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跟元思维的目的是高度一致的。

放羊娃的例子中,向上追问出现了循环。这个时候你纵观这个提问环,就可以发现之前从来没有注意过的事物本质——人类都是基因的奴隶。

抽象类推的能力

什么是抽象类推呢?简单说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牛顿坐树下被苹果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物理学家卢瑟福,从太阳系的行星运行轨迹中获得启发,发现了原子结构。这就是抽象类推能力。

类推必须有一定的抽象,不能太具象化,否则就成了拷贝和抄袭了。

类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跳跃性,所以它天然和逻辑思维对立——罗辑思维是不跳跃的,特别讲究因果链:一个事情有原因,这个原因造成一个结果。这是人工智能擅长的领域。

换句话说,罗辑思维是人工智能未来的地盘。我们人类,必须从逻辑思维以外的地方寻找突破口。而思维跳跃,就是这么一个突破口。所以,因为“抽象类推”可以带来思维跳跃性,它的重要性,就比我们现在所能想象的,还要重要得多。

来看一个例子:回转寿司。

我们觉得回转寿司的形式很好,看它在商业上也很成功,就想着能不能复制它的模式。

牛肉盖浇饭、咖喱饭、薯片、冰激凌、饭团、关东煮、烤肉、方便面……你能在脑海中想到很多别的食物,但你会快就会发现,这些食物都不适合“回转”。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穷举法属于笨办法,思维跳跃性不够,限制了我们的思考范围。我们必须先向上思考,找到回转寿司的最本质特点。

好了,稍微想想,我们可以列出这么几个本质特点:

  1. 每一份寿司的分量都很少
  2. 可以品尝到更多的美味
  3. 可以同时满足更多人的口味
  4. 费用没有更贵
  5. 提供邂逅美食的机会

在总结了这些特点后,泰国成功推出了回转火锅,大获成功。

但是从回转寿司到回转火锅,“跳跃性”还不够。还有其他什么领域,可以借鉴回转寿司的模式呢?

我说一个你可能想不到的例子:得到App的“每天听本书”栏目

我们对比来看:

  • 听每一本书的时间都很少——20多分钟
  • 可以品尝到更多的精神食粮——每天听本书,一年就是300多本
  • 可以同时满足更多人的口味——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听的书
  • 费用没有更贵——听一本书只要4.99元,成为会员1天只要1块钱
  • 提供邂逅一个新领域的机会——很多新领域你不会去直接看书,但愿意花20分钟了解一下

你看,通过类推中的跳跃性,我们可以产生跨领域的创造力。这样的能力,在可见未来中,AI还很难建立。

写在最后

AI正在替换此前由人类单独处理的大多数脑力工作。包括写作、作曲、医疗、交通等诸多你想到想不到的领域。

人类跟人工智能相比,在元思维能力上还占据着很大优势,但我们要先学着把它发挥出来。

想要提高元思维能力,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追问本质,抽象类推。它们的共同点,是跳开当前的问题,换个角度重新定义问题,重新思考问题。

我们在开篇提到的AlphaGo,你想知道它现在怎么样了吗?


2020来了!你的什么能力,是十年后人工智能依然取代不了的?

人类围棋顶尖高手柯洁,正在对阵AlphaGo Master


2017年5月27日,在柯洁与阿尔法围棋的人机大战之后,阿尔法围棋团队宣布阿尔法围棋将不再参加围棋比赛。同年10月,DeepMind团队公布了最强版阿尔法围棋,代号AlphaGo Zero。

经过短短3天的自我训练,AlphaGo Zero就强势打败了此前战胜李世石的旧版AlphaGo,战绩是100:0。经过40天的自我训练,AlphaGo Zero又打败了AlphaGo Master版本,也就是击败过世界排名第一柯洁的那个版本。

有人说AlphaGo再厉害,也没有它师傅厉害,也就是写了AI算法的工程师们。这是对的。人工智能在可见的将来,要想取得显著的成绩,都要以“人机合作”的形式,和人类一起,共同解决一个复杂问题。

那在不远的将来,什么样的人,才能够跟机器“合作”呢?那就是拥有“思维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具备“元思维”能力的人。

所以元思维能力,就是10年后依然不变的能力,它也是人类的真正能力。元思维能力可以在未来,代表人类对抗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推荐你阅读细谷功的《高维度思维:职场问题解决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