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務必警惕十種“官場敷衍症”

公務員務必警惕十種“官場敷衍症”

文 | 阿福


現在官場患上了一種“敷衍症”,滋生了一批庸官、懶官、太平官,突出的症狀就是“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工作不在狀態,“為官不為”、“為官虛為”,敷衍塞責、推諉扯皮,使老問題改頭換面又“粉墨登場”,積累成最大的形式主義和最典型的官僚主義。


1.傳達不過夜,落實不問效


對上級決策指示,口頭上“高度重視”、“極為重要”,連夜開會、迅速傳達,實際上只是輪流圈閱、層層轉發、照本宣科。行文總是“對口徑”、“找出處”,八股風根深蒂固,“制式”話語空洞枯燥,空話、大話、套話連篇,就是沒有真知灼見。文件印發就算貫徹,召開會議就算落實,不督辦、不深入、不追責,當“傳聲筒”“播放器”,上下掛空檔,工作形不成迴路、收不到實效。


2.表態拍胸脯,執行打折扣


會上表態“是是是”,接受任務“好好好”。只“尚空談”不尚實幹,只有“喊破嗓子”,沒有“甩開膀子”。熱衷於造聲勢、空表態,談起來“天南地北”“雲遮霧罩”“滔滔不絕”,行動上卻畏首畏尾,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花拳繡腿,“只打雷不下雨”,完不成時又講客觀、找藉口、推責任,甚至“謊報軍情”,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欺上瞞下、譁眾取寵。


3.應發現未發現,當“吃瓜群眾”


是非面前不表態,歪風問題“看不見”,迴避矛盾,見怪不怪,追求“一團和氣”。有時怕“惹麻煩”、“招非議”,該說話時不說話,該站出來時往後躲,緊要時刻“撂挑子”、重要關頭“掉鏈子”,甚至忘記身份,信口開河、消極迎合。好人主義盛行,“看破不說破”,隨波逐流“和稀泥”,喜歡當“圓滑官”、“老好人”,做“開明紳士”。

公務員務必警惕十種“官場敷衍症”

4.該負責時推下頭,該拍板時等上頭


習慣把矛盾上交、責任下移,當“甩手掌櫃”。對下“層層卸責、層層不負責”,把“責任狀”當成“免責單”,本該本級承擔的責任,卻藉口重心下移、壓實責任,將難題甩給基層,把“履職”變“推責”,形成了責任的“擊鼓傳花”。對上“層層往上報,層層不表態”,藉口“等指示”、“聽指揮”,把“球”全部傳給一把手,就是沒人“扣”。有時對自己職權就能拍板的事,也要推給常委會、辦公會,以集體決策逃避個人責任。


5.“身入”而“心不至”,有調查無研究


調查研究是為官者的基本功,但有的撲不下身子、放不下架子、邁不開步子,習慣於短平快,“帶著觀點找例子”,人未到、材料先要,座談會未開、發言先報。

有的按規定路線走馬觀花,看下面準備好的樣板,聽照本宣科的彙報,搞“盆景式”調查、“花架子”研究。有的“閉塞眼睛抓麻雀”,粗枝大葉,誇誇其談,憑“想當然”就敢發號施令,“似等非等”就敢畫圈拍板。這種“只對調研報告負責、不對解決問題上心”的調研徒有虛名,帶來很多負面效應。


6.只依法不辦事,只守紀不作為


有的認為現在“緊箍咒”多了,違規“風險”大了,“做事”就會“出事”,“過硬”就得“過坎”,犯不著去“惹火燒身”,把“不出事”作為最大原則,愛惜“羽毛”和“牙齒”,追求“無事一身輕”。有的怕犯“禁令”、怕留“把柄”,索性就“磨洋工”,寧肯不幹事,但求不出事。有的人為把“講規矩”和“敢擔當”、把“乾淨”與“幹事”對立起來,因噎廢食、怯步不前,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庸碌無為“混日子”。

公務員務必警惕十種“官場敷衍症”

7.領導說東不說西,見風使舵拍馬屁


惟領導馬首是瞻,口是心非,言不由衷,即使心中不滿意,但臉上笑嘻嘻。只唯上不唯實,是非不清,立場不穩,“牆頭草”兩邊倒,搞“兩面派”,做“兩面人”。會上不說,會後亂說,當面不說,背後亂說,領導看得見一個樣兒,看不見時另一個樣兒。對上點頭哈腰、曲意逢迎,對下橫眉豎眼、耀武揚威。


8.不怕群眾不高興,就怕上面掃了興


有的專盯著上級“口味”用心思,不管群眾滿意不滿意,只看上級注意不注意,為了“搞景點”、“樹樣板”,不惜打破常規“殺雞取卵”,搞“一錘子買賣”。有的勞民傷財,“拆了東牆補西牆”,只圖當時“臉上有光”,不管日後“倒臺塌方”。有的地方、有的部門對群眾的訴求置若罔聞,同一問題群眾反映幾十次不一定解決,而領導一個電話就能立馬行動,搞得民怨沸騰。


9.門好進臉好看,“軟刁難”事不辦


糾正“四風”以來,“門好進了,臉好看了,吃請少了,但事更難辦了”。有的貌似很清廉、很為民,但“話我不說”“事我不辦”。作風看似“硬起來”了,實則沒有轉變,甚至出現了溫馨的“軟刁難”,什麼“按程序辦”、“明天再來”、“還要請示”,搞得你暈頭轉向、苦不堪言,弄到最後,還可能石沉大海,欲求無門。


10.左推右擋“打太極”,上推下卸“踢皮球”


有的為人圓滑世故,處事精明透頂,工作拈輕怕重,任務挑肥揀瘦,遇事踢皮球、打太極,能推則推,推不掉就躲,躲不掉就拖,尤其對矛盾和棘手問題,有的“太極高手”總能變著法子繞過去、換個說法推出去。有的說“不唯GDP,何必太努力”,要做的不做、該辦的遲辦,懶散觀望、消極懈怠,“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患得患失、敷衍了事、無所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