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古代帝王要封禅泰山?

情感私语Show


很简单,因为古代认为泰山是最高的啊。

那会也没有专门测量的,全靠大家传说,一看泰山,威武雄壮。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答是的。

于是泰山就成了群山的偶像,开始走运。

秦始皇专门跑到泰山进行封禅。

为什么要选最高的山呢?

是因为封禅封禅,所谓封就是告诉天,我现在是老大。

所谓禅就是告诉地,我现在是老大。

所谓封禅就是昭告四方,我现在是老大啊,你们都认清我了。

天下只有我一个老大,你们要记住哦。

怎样告诉天呢,他们就要上到最高的山,山越高就说明越能接近天。

而一打听,泰山是最高的。

所以就到泰山来了。

后来的人呢,虽然知道这个世界上可能有别的山比泰山高。

但那个不重要,既然别的皇帝都来这,说不定这里真的有神仙。

加上每个皇帝去,都给泰山一大堆封号。

泰山作为一座山,也有点飘飘然。

来者不拒。

到后来人们眼界拓宽了,就发现原来嵩山也不低啊。

武则天当时在洛阳就去了嵩山封禅。

这个时候高不高的已经没意义了,这事只要我干过就是牛。

所以宋真宗没条件也要硬上。

后来朱元璋觉得完全没必要,一个山给那么封号,都给他撤销了。

泰山是个人的话,这时候就是被贬官了。


锦翼


封禅是中国古代统治者举行的一种祭祀典礼,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禅就是祭祀天地。对于封禅的诞生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 封禅书》里认为封禅产生于伏羲氏以前的无怀氏,无怀氏曾封于泰山,禅于云云山。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诸侯后想举行封禅,管仲说古代封泰山、禅梁父者有72家,如无怀氏、伏羲、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宋末元初的史学家马端临则认为72家的说法是不存在的,所以他在自己的著作《文献通考》中认为封禅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对于此两种观点,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封禅最早应该不晚于齐桓公,最晚也不会晚于秦始皇。事实上,封禅的起源还是因为靠天吃饭的古人们对大自然的极端崇拜。这一点和西周时用的鼎所代表的意义一样。

西周时期,自天子、诸侯王、卿大夫再至士和平民百姓,无论是穿着、住、行、婚、丧、嫁、娶都有一定的规定,在这些繁琐的规矩中最能体现各个阶层地位的就是用鼎制度。鼎本来是一种三脚炊器,是用来煮食物的生活用具。自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以来,由于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和古人对大自然认知有限,他们往往会对大自然产生迷信和崇拜的心理,以为土地生产的食物和他们猎获的野兽都是大自然和祖先的赏赐。所以,他们会在食物煮熟食用之前,向祖先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此种仪式不但是谢恩,亦是希望大自然能给予更多的赏赐。久而久之,鼎就成为了神圣的祭祀礼器。“国之大事,在祭与戎”即道出了祭祀对先民的重要性。同时,正是因为祭祀与战争是国家的两件大事,所以用于祭祀的鼎就成为了象征政权的重要标志。故而当楚庄王向周朝大夫王孙满打听周鼎轻重时,被王孙满狠狠地驳斥了一番。


其实,封与禅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封在泰山,据说是因为泰山是东岳,东方主生,乃万物之始,亦是阴阳交替的地方。另外,还有人说泰山上有金箧玉策,能知人寿命长短几何。禅在泰山附近的云云山、亭亭山、梁父山、社首山、肃然山,也有在会稽山举行的。封禅虽然在同时进行,但是封的仪式却远远大于禅的仪式。因为天为上,地为下;天为阳,地为阴;天高于地。

虽然封禅是很隆重的仪式,但是自夏商周时代开始即使有封禅的仪式,但却并无具体记载。秦始皇建立帝制后,虽然历朝历代亦有封禅仪式却大多不尽相同。对于古代帝王为何要封禅?大致有四点:(一)告诉上天已改朝换代,新帝已经继位,可以接受上天之命来统治帝国了。(二)封禅可以粉饰太平,转移百姓注意力。(三)封禅可以夸耀“武功”,震慑夷狄。(四)封禅后帝王相信自己可以成仙。实际上,封禅是绝对的劳民伤财。

古代举行一次封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贞观初年,唐太宗要封禅,魏征则劝谏说,“陛下东封,须千乘万骑、供帐之费,动役数州,户口萧条,何以能给?”但是即使封禅耗资巨大,还是有很多帝王热衷封禅。如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此外,还有想封而未成行的。如魏明帝、宋文帝、梁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宗等。实际上正是因为封禅的诸多弊病,所以自宋朝开始形式上已经被废止了。对此,唐太宗的认识最是一针见血。

“朕每见众议以封禅为盛事,劝朕行之。如朕本心,但使天下太平,家给人足,虽阙封禅之礼,亦可以比德於尧、舜。昔始皇为合天心,自称皇帝,登封岱宗,奢侈自矜;汉文竟不登封,而躬行俭约,刑措不用。今皆称始皇为暴虐之主,汉文为有德之君。以此而言,无假封禅。”

但是天地还是要拜祭,所以之后的帝王便将封禅与郊祀合而为一。如明成祖朱棣时,在北京南郊建天地坛,合祭天地。嘉靖年间,又将天地分祭,在北郊建方泽坛(地坛),将南郊建的圜丘改为了天坛。


大福读史


咱们常说泰山什么?“一览众山小”啊!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泰山被称作:五岳之首,有着,天下第一山的称谓。

姑且不说泰山到底,是不是最高的山峰?在古时候,大家都公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峰。



最高的山峰,有啥好处?离着天最近啊!

皇帝都是自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是上天派下来,带领臣民治国安邦的,所以,每当新皇帝即位,或者每年的年头岁尾,天子都要带领着众臣子,一起到离着天庭最近的地方,祭祀,焚表,上奏天庭众神——

这一年都做了什么事,玉皇是否满意,满意的话,能不能保证今年风调雨顺。

所以,从秦始皇开始,一直到清朝,先后共有一十三代帝王,登顶泰山封禅或,祭祀。此外,还有二十四代帝王,排遣官员,代为祭祀,七十二次。



当然,不止是帝王,就算是,普通老百姓,包括佛、道、儒,都希望亲自登顶泰山,告天祈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内涵,除去迷信的意思,这种宝贵的文化财富,还是应该继承下去。



如今的泰山,已经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希望我们能够把泰山文化,继承、发展下去。

欢迎小伙伴留言讨论,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文人草堂。


文人草堂


你好,我是静心匠道,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为什么古代皇帝都想泰山封禅?

如果你是历史爱好者,你在看历史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某某年,XX皇帝,封禅泰山。确实,很多古代皇帝,对于封禅泰山情有独钟,但是大家也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独喜欢泰山,黄山,华山,嵩山,衡山,昆仑山,这些不行吗?泰山有什么神力让皇帝们那么青睐呢?

嗯,解答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得去看看那些皇帝去泰山封禅过。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83个王朝,合计有皇帝422位。而传说在泰山封禅过的就有72王和12帝。其实,专家已经统计出七十二王,就是讨个吉祥数字。可以忽略,

根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到清末,考证准确的,在泰山上,举行过封禅大典中国皇帝,只有六位。这六位分别是,秦始皇赢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皇帝赵恒。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中》列出的十二位,上古帝王包括:无怀,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这些由于太缺乏历史的资料,只能当信史来对待,不能完全当真。

泰山封禅的意义在那里?

中国古代,可以说有黄帝开始,就很重视祭奠。而祭奠最大的就是祭天,而祭奠最高的仪式,就是“封”和“禅”两种仪式。“封”,就是指在大山的山头之上堆土,设立坛用乐祭天;而“禅”则就是在高山下、小山上,清理草地,建立祭场。汉字的回报的的“报”字,商朝甲骨文,是一个大的石台,本意石台上祭祀祖先,后来引申出“回报”之义。在《礼记·祭统》记载:“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在《国语·鲁语上》:“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而此时祭祀的对象自然也包含了泰山在内。泰山其实就是古代,齐人祭祀的对象,《礼记·礼器》云:“齐人将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

祭奠泰山,其实是有齐鲁地区的先民,最早发展出来的山岳崇拜。在经过商朝周和朝,就成为了区域性诸侯国的祭祀的神灵。最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受到了燕地齐地神仙方士和古代阴阳学家的吹捧下,泰山一跃成为了大一统江山,最至高无上的封禅仪式。而封禅泰山成为后世宣扬功绩的标志性行为。泰山封禅其实就是一个的一个政治行为。

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那六位皇帝封禅泰山的行为了。

首先,我们看看,秦始皇帝兼并天下后,一手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大秦帝国。当然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宗教祭祀就不能忽略。更要显示自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始皇帝让自己的幕僚整合齐和秦国的祭祀仪式。同时为了巡视山东六国,公元前219年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出巡,路线是由关中出发,周游到今天山东地区,最后登上泰山,禅梁父。

而后面的汉武帝,真正完成了大一统的汉族现在的地盘。他去泰山封禅与秦始皇很类似,倾全国之力的进行了一场大祭祀,其主要彰显的就是自己的文治武功。

汉光武皇帝刘秀统一乱世,同样因为自己的文治武功也去了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

唐代的高宗、玄宗更加不用说了,当时的唐朝经过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无论财力和国力,都能够可以做导举国封禅的大礼,但是可惜封禅大礼的仪式已经不存在了。

而最惨的就是宋真宗,由于国力本来就不强,还硬是要面子去封禅,最后因为封禅严重耗费民力,遭到当世和后人的严厉的批评。

结论:封禅泰山其实质,就是皇帝自己为了巩固皇权,同时彰显太平,炫耀武功的,一种君权天授的政治行为。

但是,还有一个重点,我们不能忽略,就是泰山其实作为中国道教五岳的神山,特别在齐地方仙道和神仙概念的流行,也是一个升仙之地。由于秦以后,产生了汉代的泰山鬼神信仰,而战国阴阳五行和道家的炼丹术流行,东岳泰山成为了神山,而祈祷祭奠代表的是求仙,获得长生不死,有或者人死亡之后的归宿之地。

所以,很多皇帝封禅泰山,也是为了自己想长命百岁,或者获得神力,长生不老,而这里能看到,封禅泰山的六个皇帝,其实都是信奉道教和道教有莫大因缘的皇帝。封禅这里,也是皇帝包含了皇帝的私心在里面。

秦皇封禅泰山的还有一个政治意义,就是对山东六国的民众的一个表态。对于用武力征服的六国,需要如何治理,而长治久安,而首先就是要做到人民对君权神授的默认。同时也可以让六国的老百姓看到秦国的一个姿态,对自己的神也很尊重而得到了认同,这样管理起来更好管理,所以最后起义的,反而是楚地人民比较多,而不是山东六国。这里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静心匠道


大家好,这里是南岭说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所谓封禅是指祭天和祭地的意思,这和古人对天地的崇拜有关,认为封禅是一种皇帝受命于天的典礼。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封禅书》

从托名管仲所著的《管子》中关于封禅的记载到司马迁《史记》中的封禅书都有提及封禅,认为在秦始皇以前已经至少有72代帝王进行了封禅之事。

封禅并非只有泰山

封禅的仪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齐国、鲁国的儒生在自己的国家范围内,对当时的整个中国大地并不完全了解,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而山高便是接近于天,能够上达天意。

封禅并没有只是封泰山,还有其他的山,主要是泰山封得多而已。帝王多封泰山,也只是因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带了个好头,以至于和秦始皇并称的汉武帝因爱好“修仙”也去泰山,之后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效仿而为之。

虽然在五岳之中,泰山并非最高的山,但古人没有海拔的概念,而且以泰山的高度确实有够高了,故而误以为泰山是天下第一山。

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泰山位于秦汉唐大部分朝代政权的东方,古人认为东方是孕育万物的地方。

夫东方者,万物之所始;山岳者,灵气之宅。-《文献通考》

唐朝之后,帝王封禅的选择开始有了多样性。唐高宗曾三次准备到离东都洛阳不远的中岳嵩山封禅,但都为真正实现。

1、庚辰,诏以今年十月有事于嵩山。

2、己丑,以将封嵩山,召太子赴东都。

3、丙戌,诏罢来年封嵩山,上疾甚故也。——《资治通鉴》

之后女皇武则天正式称帝,可能是为了完全亡夫的心愿吧,她在万岁登封元年,正式对中岳嵩山进行了封禅。

万岁登封元年腊月甲申,上登封于嵩岳,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九日。丁亥,禅于少室山。-《旧唐书》

虽然以现代的科学观来看,嵩山的海拔没有泰山高,但终究有一段封禅的佳话传世。

开创大唐王朝巅峰盛世的唐玄宗,曾准备封离长安不远的华山,但最终不果。

天宝九载,群臣请封西岳,不果按:是年将封华山,命凿华山路,设坛场,既而以关中旱,不果。—《读史方舆纪要》

甚至有历史大家认为在清代时,清朝人对他们的发祥地之山长白山的祭祀也是封禅,因而衍生出一个广义的封禅和狭义的封禅概念。

因而,在中国历史上封泰山是主流,但总的而言并不是只有泰山一个选择。

封禅的目的

封禅为何封禅呢,有什么原因讲究呢,除了表示皇帝受命于天之外,还有其他的作用。

1、易姓受命

皇帝是上天之子,往往在改朝换代后要进行封禅,告诉上天爸爸“儿子出息”了,搞到了皇位,没给您老人家丢脸之类的意味。

易姓而王,必升封太山,报告成。 -《艺文类聚》

2、求长生不老

中国历史多个帝王都有修仙的爱好,他们恐怕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在后世不孝子孙的挥霍下败亡。

所以他们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出于这个目的就有封禅的活动。

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封禅书》

3、怀柔示威

秦始皇时期,有方士报东南有天子之气,秦始皇为了亲自镇压这股“不正之风”,便出巡东游封禅泰山。

此后秦二世矫诏杀害大哥扶苏,自己登基为帝,但始终是心虚,就和赵高商量出巡东方,威服海内。

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彊,威服海内。今晏然不巡行,即见弱,毋以臣畜天下。-《史记》

之后唐朝的封禅,因为“天可汗”的尊号,有为了让中外臣服的目的。

唐高宗麟德二年的封禅,就有多个部落和外国使节随行。

麟德二年,封泰山,仁轨领新罗及百济、耽罗、倭四国酋长赴会。。。。。。高丽王高藏遣其子福男来朝。—《旧唐书》

4、“吃饱了撑的”

清代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好大喜功,从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到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42年间十次登上泰山祭祀。

封禅泰山平均每四年一次,比“修仙爱好者”汉武帝刘彻的次数还要多。

他的目的我认为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游玩的心理而已,纯粹劳民伤财。

结语:封禅之中封泰山之多,盖系秦皇汉武的引导而成,但不是一层不变,其目的也各有不一。


南岭说史


泰山位于山东断块山地西部,雄峙于华北平原东部。泰山自古以来就被华夏民族视为圣山。在泰山山顶秘密举行封禅仪式时,地界的皇帝向天界的天帝报告治国宏业,封禅仪式也是皇帝与天帝直接交流的仪式。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于第二次巡幸途中,在泰山举行了封禅仪式。后世史学家认为,他是举行封禅仪式的第一位皇帝,并且仪式必须在泰山山顶举行,但“封”与“禅”其实是两种不同的仪式,登“封”礼在泰山举行,降“禅”礼则在梁父山麓举行。

始皇帝举行封禅仪式的内容不明,据说,始皇帝举行仪式之前,曾召集鲁国儒生询问封禅礼法,但未能得到明解,而他的封禅之仪一直被秘而不宣。继始皇帝之后举行封禅仪式的皇帝是西汉武帝,但这一次封禅仪式也被作为秘事,未被载入史书。直到继汉武帝之后第三位举行封禅仪式的东汉光武帝时期,封禅仪式的内容才得以明了。


彼得堡的肥天鹅


封禅的意思就是祭天祭帝,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者是天降祥瑞时举行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在古代皇帝中著名的封禅比如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和宋真宗封禅。古代皇帝并非只在泰山举行过,其实在崇山还是举行过的。只是在泰山的举行次数不仅多、而且影响大。

那古代皇帝封神有什么讲究?为什么封禅在泰山次数多呢?

泰山又称为东岳、泰岳,是五岳之一,其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五岳为群山之尊,而泰山则又为五岳之长,这自然可以提现出泰山的尊贵地位。

为什么封禅在泰山多,是因为古人认为在群山中,以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所以贵为九五至尊的皇帝就应该去最高的泰山封禅祭祀天,以示受命于挑。

同时泰山又称东岳,而古代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其又有五岳独尊之誉。而且亦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说。故而东方人生命之源,是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泰山则就成为了被崇拜的对象了。

泰山封禅就是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以报天功,称封。在泰山的小山上辟场祭地,以报地功称为禅。合之就是封禅。

封禅泰山所表示的就是帝王的最高的典礼,举办这样的典礼是需要在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是久乱之后天下太平的情况下才封禅天地。以示向天地报其重整乾坤的功业,当然也表示受命于天。

古代的君王为了加强权利、稳固自己的统治,也为了体现自己的合法性,就会宣扬君权天授。为了证明君权天授,就有了封禅泰山之山。如此也就让在泰山祭天得到延续。而因为自然而然的就让泰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加强。

著名的秦皇汉武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但汉武帝一人就曾前后八次前往泰山。

至于古代皇帝封神的讲究还是有的,毕竟这是一场最大的典礼。在《史记.封神书》中就指出想要封禅则需要具备太平盛世、天降祥瑞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就可以。

也可以说是皇帝需要有一定的政绩,得以让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因才可以向天报功封禅。

著名的封神事件,从秦始皇开始到宋真宗有六位皇帝封禅泰山、而武则天封禅的则是嵩山。


中孚鉴


因为泰山在当时被认为是群山中最高的,“天下第一山”,五岳之首。相传,泰山还是盘古的脑袋幻化而来的,是距离上天最近的地方。皇帝是天子嘛,当了皇帝就要去祭告天地,一是,证明自己是“受命于天”;二是,希望上天保佑自己的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再说封禅,这是是两件事:封为“祭天”,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禅为“祭地”,在泰山下梁父或云云等小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在之前,我曾在头条上写过一篇《泰山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文章,在文章中,我指出,泰山最大的特别之处便在于它的封禅文化。

虽说古时皇帝封禅并不只封泰山,但是泰山的封禅文化是最重,也是最浓的。

泰山封禅

1,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封禅。

封禅,是指古代统治者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的礼仪。封为“祭天”,禅则为为“祭地”。

封禅的起源众说纷纭,最早可见于《管子·封禅篇》,而泰山封禅其实也是由来已久,早在上古时期便有七十二君封禅泰山之说,只不过当时的泰山应该指的是泰山及其周围的山峰。但是由于缺乏详细史料,在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

此外,封禅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在《史记正义》曾记载道: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意思是,在泰山山顶建筑天坛祭拜天帝,表达虔诚之心,这叫做“封”,而在泰山的下方建造方台祭拜地神,表达恩德之心,这叫做“禅”。

可见,在当时,泰山的封禅地位是有多高。

2,我们要知道的是,在正史记载中,真正意义封禅泰山的活动乃是从秦始皇开始。

“而遂除车道 , 上自泰山阳至巅, 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

虽说,始皇帝封禅泰山的整个过程具体如何,我们无从得知,但是,自始皇帝封禅泰山之后,后世的帝王开始延续了封禅泰山的活动。

泰山,逐渐被帝王之气所笼罩。自始皇帝开始,到宋真宗为止,共有六帝十次封禅泰山。

而泰山之所以被选为帝王祭祀封禅之地,

一是因为泰山之高,泰山是当时东部的最高的山,也是最接近天的山,皇帝与天沟通,因而,泰山封禅更象征着皇权天命。

二是因为泰山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而在这一片,又有许多先贤在泰山祭天。因而,效仿先贤,效仿前人,强调正统,在泰山封禅,用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正如秦始皇之所以封禅泰山便是为了稳定民心,以及给自己歌颂功德。

自秦始皇之后,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以及宋真宗封禅泰山其原因也无非是以上所说的几点,

历代皇帝的封禅泰山活动使得泰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封禅文化,千年时光,泰山是帝王之山,是天子之山。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或许再没有任何一座山有泰山的地位之高。

封禅讲究

关于始皇泰山封禅的讲究,历史上所述并不多,据说,秦始皇泰山封禅时,一人乘车从山南登上泰山之顶去行封礼,并刻石歌功颂德,然后又从山北下来,到梁父山去行禅礼。他的礼节基本上是取自战国时祭天帝时所采用的一套仪式稍加改造而成。

而至于汉武帝封禅,在《史记》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天子到梁父,礼祠地主......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太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牌书,书秘。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蜚禽及白雄诸物,颇以加礼。兑牛犀象之属不用。 皆至泰山祭后土。封禅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翻译成白话文来说,汉武帝先是到梁父山行禅礼祭地,然后到泰山下东方设坛,坛宽1丈2尺,高9尺,下埋玉牒书,举行第一次封礼祭天。

之后,汉武帝与少数大臣登上泰山之巅,举行了第二次的封礼。祭天采用祭太一神之礼,设坛三层,四周为青、赤、白、黑、黄五帝坛,杀白鹿、猪、白牦牛等作祭品,用江淮一带所产的一茅三脊草为神籍,以五色土益杂封,满山放置奇兽珍禽,以示祥瑞。汉武帝则身穿黄色衣服,在庄严的音乐声中跪拜行礼。

而之后历代帝王封禅,多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丰富着,最终戛然而止。


世间人物


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孔子云:“登泰山而小天下”,寓意泰山地位之尊,司马迁云:“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将泰山比作衡量人世伦理、道德价值的至高标准,杜甫更是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而历代帝王也视泰山封禅为至高荣耀,并前赴后继,乐此不疲。为什么古代帝王这么热衷于在泰山封禅呢?



在对泰山展开介绍前,我先为大家阐述一下什么是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史记·封禅书》中记载:“登封报天,降禅除地”,即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


这样的大型典礼可不是一般王者所能享有的,只有那些改朝换代,再造乾坤,或者国泰民安,天下大治,亦或天降祥瑞,“天命所昭”的帝王们,才有资格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在有史可查的记载中,共有6位皇帝封禅于泰山,他们是秦皇、汉武、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这不仅是一种无上荣耀,更是一种王朝正统性的宣告,通过封禅宣示帝王权力“受命于天”,巩固自身权威。一代帝王登封泰山,被视为国家鼎盛、天下太平的象征。如此至尊神圣的封禅大典,为什么偏偏放在泰山举行呢?


泰山至尊地位的确立和其地理位置以及悠久历史是分不开的。泰山屹立于齐鲁大地,位于黄河下游地区,这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发展较早,文化灿烂。中国古代盛行自然崇拜,对高山、对森林、对湖海等等,于海岱地区巍然伫立的泰山,自然成为古人心中的“神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视东方为尊,而泰山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的山,登上泰山就可看到东方出现的第一抹朝霞。



除了地理及文化上的原因外,泰山至尊地位的奠定还离不开中国远古“圣王”的事例渲染。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后经司马迁确认,有十二位远古帝王曾先后封禅泰山,他们是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氏、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这些远古帝王要么是华夏先祖,要么是明君贤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形象。


有着远古“圣王”的“背书”和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的独特意义,泰山的至尊地位和超拔象征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所以对于后世王朝的皇帝来说,在泰山封禅不仅能够达成自身的政治目的,还能将自身的功业和远古圣王们同列,树立自己的至尊地位,享受无上荣耀。正因如此,古代帝王才热衷于在泰山封禅而非他地,泰山封禅成为了古代帝王心目中的至高荣誉。


  1. 张振安.说“泰山封禅”[J].德州学院学报,2006(03):27-30
  1. 甲宗杰. 先秦时期的泰山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