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8次北伐,朱棣5次北征,为何明朝还发生“土木堡之变”?

esd2012


“土木堡之变”是大明王朝最大的耻辱,是给当时屹立于世界巅峰的大明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差点就把大明给打死了。

我们知道,土木堡之变的主要人物就是蒙古人也先和明英宗朱祁镇,可正如问题所说:朱元璋北伐八次,朱棣北伐五次,处处都是在针对蒙古,朱元璋时期甚至还有灭亡北元的捕鱼儿海之胜。按理说此时的蒙古就算是还存在,但也是属于苟延残喘一类,又怎么可能拥有围困数十万明军于土木堡,甚至一度逼近北京的实力呢?


要了解土木堡的内情,就必须从朱元璋时期说起了

一般来说,土木堡之变的主要祸首就是英宗好大喜功,执意要御驾亲征,以及太监王振胡搞瞎搞而导致的。但当时随英宗出征的军队可是号称五十万大军的,就算打个折也有二十万以上,如果也先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的话,又如何能围困住这几十万大军呢?

对于在朱元璋时期被打趴下,朱棣时期被多次击败的蒙古来说,又是如何建立起这样一支精锐武装的呢?这就要从灭亡了北元的那场捕鱼儿海之战说起了。

朱元璋时期,大将蓝玉经过捕鱼儿海灭亡了北元,之后蒙古内部经过了数年的内战,分裂成了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大部,而其中兀良哈由于归顺大明时间较久,所以被朱元璋安排了以嫩江为属地,辖区包括了今天西辽河和老哈河等广大地区。捕鱼儿海之战后,被蓝玉俘获的大部分北元军队也都被安排在了此地,并被分成了泰宁卫、朵颜卫和福余卫三卫,史称为“兀良哈三卫”,或称“朵颜三卫”,以起到以蒙制蒙的目的。

这支军队本来由宁王朱权管辖,在朱棣起兵之时,靠计谋把这支部队给抢了过来,并在靖难之役攻城略地,立下了大功。有感于朵颜三卫的功劳,朱棣将宁王内迁到江西,把原属宁王的内蒙古兴宁地区悉数交给朵颜三卫管理,到了英宗父亲宣德皇帝时期,更是把钳制朵颜三卫的开平卫撤销,使得朵颜三卫在兴宁地区发展壮大,并逐渐向瓦剌靠拢,毕竟他们才是一家人。



在永乐一朝对蒙古政策是:拉一打一。除去已经归顺的兀良哈之外,打压鞑靼拉拢瓦剌就是朱棣时期定下来的国策,但在这期间,朱棣五次北伐主要都是针对鞑靼,这反而令到东北瓦剌的坐大。而且朱棣时期大力削藩,把原来镇守辽东地区的谷王、韩王、辽王全部内迁,虽设立了奴尔干都司管理辽东,但其力量完全不能和三王坐镇时相比,后来的辽东不断受到了瓦剌和兀良哈侵袭,直到明英宗正统初年,辽东女真各部为瓦剌吞并,其部队也成为了南下侵明的急先锋。

在瓦剌南下时的三路大军之中:东路是可汗脱脱不花率领的鞑靼骑兵,南路是瓦剌知院阿剌率领的辽东女真和兀良哈三卫军队,中路就是瓦剌太师也先率领的精锐瓦剌铁骑,三路共六万大军,全是骁勇善战的蒙古精锐。大明军队说就说是和瓦剌开战,实际上面对却是整个蒙古部落联盟,这在朱棣时期都不敢做的事,偏偏就落到了口气大过底气的朱祁镇手里。

当然抛开朱棣和朱瞻基对蒙古的姑息和错误作为来说,朱祁镇也需要为“土木堡之变”买单的。当时朝廷对于也先的南侵,最正确是驻守前线边将的“防守反击”策略,可大太监王振为了以战功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不顾实际情况撺掇朱祁镇御驾亲征,此时才二十多岁的朱祁镇,自然也是心头一热,仅仅准备了三天就带着数十万大军出发了。

尤其可笑的是,大明朝廷上下对于边将的建议置若罔闻,而且对瓦剌大军的虚实可说是毫不知情,甚至在出发前还有人用占卜的情况来说“北征必胜”的无厘头道理。可瓦剌这边呢?也先算是继北元王保保后最强的大明对手,而且他之所以选择在正统十四年南侵,原因就是他知道了此时大明王朝的精锐部队,大部分已经调到了平定邓茂七之乱,那所谓的五十万大军,要么就是临时拼凑,要么就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

战场上最讲究的就是情报,光凭一腔热血的话最后也只能落得个惨败的下场,所以从朱祁镇不顾劝阻,执意踏出紫禁城的那一天起,“土木堡之变”就已成定局了。



一贰一橙


其实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中原王朝同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从“炎黄”时代就已经存在,南方的蛮夷被收编后纳入了中原文化圈,但是只有北方游牧民族直到清朝时期才和中原文化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也是凭借着满人的特殊身份。

而在清朝之前,北方游牧民族虽然在汉朝时被打垮,但是过个几百年恢复元气之后,又开始侵袭中原文化圈,在五代十国时期一度深入中原腹地,大肆屠杀汉人,酿造了许多历史悲剧。这种打打停停持续几千年的历史,不是靠朱元璋和朱棣北伐几次就能轻易解决的。

当年汉高祖刘邦还遭遇了“白登之围”,差点命丧匈奴刀下,可谓是十分狼狈了,宋朝时两位皇帝被俘虏,受尽屈辱,而“土木堡之变”实际上不过是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长久性矛盾存在的一次结果。

所以,“土木堡之变”可以认为是两种原因的结果:

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的长期性矛盾

  1. 从“炎黄”时代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建立后,周边部落便被划分为四个群体:分别是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南蛮和东夷在中原文化长期的同化以及战争的兼并后,被纳入了中原文化圈,只有西戎,北狄从始至终没有真正意义上臣服于中原王朝。
  2. 早在周朝时期,中原王朝就已经同狄戎发生了矛盾,最著名的就是周幽王被犬戎攻进镐京后所杀,进而导致西周灭亡,东周建立。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也长期性的和北方民族常年征战,秦国的建立还得赖于秦国祖先在“镐京之变”中保护周王室有功,故而被封为诸侯。
  3. 秦国建立后,北方民族被统称为匈奴,长城的修筑就是为了防止这些民族南下侵扰,由此拉开了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长达两千余年的拉锯战。

可见,“土木堡之变”实际上不过是这种长期性存在的矛盾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尽管朱元璋和朱棣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攻击,但就是无法从根本上打垮这些民族。

实际上其本质就是因为“文化堡垒”,双方互不把对方当成自己人看待,双方的和平只有依靠武力手段来维持,那么当中原王朝衰败的时候,北方民族自然就会背弃中原王朝的管制,直到满人入主中原后,北方民族和中原文化才日趋融为一体。

明军本身的战略决策失误

  1. 错误用人:明英宗宠信太监王政,一切军政大事都由王政来决断。王政作为先头部分,在军中大兴权柄,竟然让其他的文武大臣不予参与军政议论。后来在也先撤退,以诱敌深入的情况下,王政竟然依然命令军队北进。前方部队失利后,明军开始后撤,但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结果被追上来的瓦刺一方穷追猛打,溃不成军。

  2. 兵部尚书邝埜要求王政把军队开进居庸关防守,但是专权独断的王政不许,就把军队驻扎在土木堡这个高地上,结果被团团围困起来,切断了水源。由此,在瓦刺一方的攻势下,饥渴难耐的明军兵败如山倒,明英宗被俘。

可见,明英宗至少犯了两个错误:任用王政;不进居庸关,让军队在土木堡沦为活靶子,由此导致“土木堡之变”。


围炉谈史


导读:这个原因其实是比较简单回答的,有点崽卖爷田心不疼的意思。在这里我们不说细节,也就是说当时明朝出击的的战略战术等具体问题。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简单的阐述以下土木堡之变出现的必然结果。因为大明国防政策的从永乐到仁宣两朝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开放到收缩。仅仅十余年的时间放任瓦剌野蛮生长兼并诸部都不理睬,终于酿成大祸。这就是土木堡之变发生的根本性原因。如果永乐大帝在世时,瓦剌也得有这个机会?


土木堡之变的成因比较复杂,虽然有部分明朝军队自己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在明朝基本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瓦剌已经强大到如此的地步。有心算无心,明军败的不冤。简单看下永乐大帝和英宗时期蒙古、大明势力对比图就会发现瓦剌已经灭掉阿鲁台统一草原,明朝居然不闻不问还以为瓦剌是当时被永乐大帝打的抱头鼠窜的部落呢?仅仅10余年的时间就放任瓦剌做大,丧失了洪武、永乐两朝数次北征带来的战略优势。正应了那句话:好战必亡,但是忘战必危。


一门心思关起门来搞什么仁宣盛世而忽视国防的结果就是土木堡之变中大明包含三大营的精锐军队和张辅等名将被一扫而空。英烈祠中每一个英灵都是对大明短视愚蠢外交政策的讽刺。瓦剌的也先曾经兵临城下,要不是于谦的坚守大明可能有早夭之祸。


明成祖时期对蒙古两部实行扶弱抑强的政策维持了草原平衡

成组靖难成功的哪一年,北元朝廷也走到了尽头。1402年北元去帝号改为鞑靼,蒙古由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部。当时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单纯军事压力都让两部不敢乱动。当然也有以身试法的,无论是鞑靼的阿鲁台还是瓦剌的马哈木都先后打算挑战大明的神经。结果是非常悲催的,被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事实证明,明成祖的宏观的对两部政策是成功的。


仁宣两朝国防政策的转变

永乐皇帝去世后,明朝短时间内发生了动荡。在短短两三年内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先后登上皇位(别多想没有政变,仁宗执政时间太短仅仅一年就去世了)。文官集团反对永乐朝哪种所谓“劳民伤财”的远征。


明朝初期,外战很多。所以诞生了一大批功臣宿将,洪武、永乐二帝利用庞大的武勋集团来平衡文官集团。文官对两位大帝没有丝毫办法,所以当仁、宣宗继位后极力游说改变明朝的扩张的国防政策。交趾不要了,郑和下西洋的海外探索逐渐停了。



这样政策的改变诞生了两个极其恶劣的影响:

第一、仁宣两朝放任瓦剌做大统一蒙古

瓦剌的马哈木去世后,脱欢和也先逐渐扩张。尤其是脱欢在击杀生死大敌鞑靼部的阿鲁台的时候,完成了事实上的统一蒙古。大明王朝居然下旨表彰赏赐,还把玉玺留给脱欢用。一点危机和全局视野都没有。此时瓦剌已经是个庞大统一的蒙古了。

《明史》记载:宣德九年,脱懽袭杀阿鲁台,遣使来告,且请献玉玺。帝赐敕曰:“王杀阿鲁台,见王克复世仇,甚善。顾王言玉玺,传世久近,殊不在此。王得之,王用之可也。”仍赐纻丝五十表里。


第二、长时间的外战的停止,明朝精锐军队没有实战的磨练逐渐废弛。

精锐的军队长时间的失去实战的机会逐渐废弛,不但是军队没有军功的支撑武勋集团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逐渐减少。


小结:

双方实力此消彼长,以有心算无心终于导致土木堡的失败。大明元气大伤,对蒙古也变为防御为主,一直贯穿于明朝的中后期可谓后患无穷。仅仅十余年的疏忽,造成的巨大的隐患。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外行领导内行呗,而且军事行动一点都不保密,不输掉底裤才怪。


七个名字真不容易


首先要说明的是明英宗时期的蒙古部落瓦剌再次崛起了!他们在蒙古草原上混战之后再次统一,可以以一种相对团结的姿态进行战斗!

相比之下,明朝军备已经比较废驰。而不幸的是又出了一位一心想超过祖宗的年轻皇帝!由于大太监王振无能又狂妄,鼓动英宗轻率带领了50 万大军出征。

关键是在出征尾声,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刺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瓦刺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13日,狼狈逃到土木堡,瓦刺军已紧逼明军。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瓦剌军四面围攻,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于是明军士兵“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惨不忍睹,火器之长毫无发挥。

当然,由于英宗本人的人格魅力,促使也先还帝于明,反而给后来“南宫复辟”埋下伏笔……


风一样的橘子88


推荐看一部电影《天国王朝》,也是真实历史改编。十字军如何全军覆没,跟土木堡非常类似。不同的是,耶路撒冷国此战之后,很快亡国了,而明朝只靠二线备操军就在北京城外干翻瓦剌军,可见瓦剌和明实力的差距。土木堡单纯的指挥不当,不宜过分解读,而此役之后明国力依然强盛,并无由盛转衰一说。

绝对实力面前,不是一两次战役可以决定的,类似汉尼拔和罗马的战斗。相比于瓦剌,明恢复能力等于无限。


法眼大师


北方的游牧民族向来都是全民皆兵,你打他就跑,机动灵活,不管你北伐多少次,都不会伤到他的根本,除非像汉代那样,在他后方建立都护府,控制,监督他的行动。明朝,本身就是一个开国皇帝在南方建都,后来打到了北方。建国初期,国力不足,物资运输又慢,想追击马背上的民族谈何容易。朱棣的打法和策略,并没有什么进步,只是一时压制了北方瓦剌鞑靼人的南下掠夺。到了土木堡之变,只是弹簧被压紧之后的一个强烈反弹。明英宗朱祁镇好大喜功,没采纳下面人的意见,如果不是于谦发动北京保卫战,那就肯定杯具了。


魏峥正骨


我明白楼主什么意思,您是想说,既然明朝初期已经把北部蛮夷打了很多次,打得不能再打了,结果到了后边蛮族还是崛起并且打败了明朝,对吧!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不是楼主想那么简单,把一个地方打服了,多打几次,打得他们光光的他们就没有威胁了。 这个是不可能的,“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个倒立很明确了已经。 北部属于大草原,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分布在广大地区,朱元璋跟朱棣北伐只是打败了北方蛮夷的主力部队,人家没什么大影响,输就输了,那么多小型部落过几年又发展起来了。 因为北伐不可能深入腹地,把那么大的北方大草原上的小部落一个个的全灭掉,只能是把他们打一顿震慑一下。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小时候欺负你发小,天天打人家,把人家打得服服帖帖,那么等你们长大了呢? 指不定人家出息了,当个官,赚钱了,情况不就变了。


步虚辞


我觉得这个问题前后矛盾,根本没有必然联系。

一者,明朝时期,朱元璋八次北伐,朱棣五次北征,大大挫伤了外族的战斗力,削弱了其国力生产力,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但是尽管如此,明朝皇帝也不可能将其斩草除根,亡其国灭其种,但凡春风一吹,见其苗头必定野火燎原,卷土重来。

二者,土木堡之变,归结于国家统治者经营不善,用人不专,另有奸臣当道,误国害民,试问哪个国家,哪个朝代能层出不穷的出现代代明君,国家长治久安,延祚万年是不可能的事情,秦国能一统天下靠的不也是七世明君打下的基础嘛?

所以,这问题前后矛盾,逻辑有问题。


换一种理论


北元残余势利和明已经成了死敌,在仇恨的熏陶下,哪怕是给对方造成一点点损失也是有意义的,毕竟北元是游牧部落,所走的路线就是“闪电战”,进退随时都可以,再者就是明中期,皇帝也想效仿开国祖宗开创新战绩,殊不知,启用太监做将军,把自己也搭进去了!不能说太监就不能领军打仗,宋时的童贯,明初的郑和,都是很厉害的角色,而太监王大将军那是一个遛猫逗狗的货色,把打仗当做儿戏,不失败才怪!

明英宗一生都活在被“忽悠”当中,前期被太监忽悠当了俘虏,后期被大臣忽悠杀了于谦等能臣,临死前才悔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