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為何衍聖公在網友眼中如此不堪

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封孔子的第8世孫孔騰為奉祀君,從此孔子的嫡系長孫就有了世襲的爵位,然而到了宋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針對孔子及其嫡裔封號的混亂狀況,封孔子45代孫孫宗願為衍聖公。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為何衍聖公在網友眼中如此不堪

別看一個小小的八品官,封為衍聖公這個爵位以後,無論任何朝代,只有孔子的嫡系後人,才能承襲衍聖公這個爵位。一直到民國二十四年,一共持續了880年。(從公元1055年-1935年)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為何衍聖公在網友眼中如此不堪

無論朝代如何變遷,都沒有衍聖公獨特的歷史地位。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衍聖公在人們眼裡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的網友甚至稱衍聖公為“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為何衍聖公在網友眼裡如此的不堪?這還要從衍聖公這些傳承的後人說起。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為何衍聖公在網友眼中如此不堪

孟子曾經在《孟子·離婁上》說過:“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古代的皇權社會,無論誰當了皇帝,都要爭取士子的心。也就是要拉攏讀書人,由於衍聖公特殊的歷史地位,就使得衍聖公和朝廷形成了相互依賴的關係,皇帝需要衍聖公拉攏讀書人,來鞏固政權。衍聖公可以通過皇權,獲得被優待的條件。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為何衍聖公在網友眼中如此不堪

衍聖公在中國封建社會都享有特權,宋朝相當於八品官,元朝直接提升為三品,明朝官銜也是一路高升,明初的時候一品,後來封為“班列文官之首”,清朝優待更好,可以在紫禁城騎馬,還能在御道上行走。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為何衍聖公在網友眼中如此不堪

在朝代的更替中,衍聖公為了保住自己的爵位,做出了讓很多人感覺,沒有風骨和氣節的事情來。面對異族入侵的時候,衍聖公總是出人意料的投降。和自己的爵位以及文壇領袖這樣的稱號,完全不匹配,這可能讓現代人詬病的原因。

靖康二年(1127年)金滅北宋,康王趙構建立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趙構在揚州舉行繼統後首次祀天大典,孔端友從父親孔傳奉詔陪位,孔端友成為新的衍聖公,孔端友返回曲阜不久,金兵就攻破北京,以銳不可當的勢力,一直佔領兗州。

留在曲阜衍聖公府的那些孔子的後人,都被金兵逮捕了。這些孔子的後人,並沒有和入侵者反抗,他們反而歸降了金朝。從孔端友以後,由於宋金元三朝紛爭,孔子後裔冊封出現了南宗和北宗。

南宗以孔端友為代表,後面承襲的有孔玠、孔搢、孔文遠、孔萬春、孔洙等人。劉豫建立了偽齊政權以後,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之子孔璠為衍聖公,為北宗。承襲的有孔拯、孔摠、孔元措。

後來蒙古族起兵南下,孔元措隨金政權遷往汴京,孔廟由孔元用主持祀事,蒙古佔領曲阜以後,就以孔元用、孔之全為衍聖公。就這樣宋金元三朝並起,各有一個衍聖公。後來元朝統一天下後,南北二宗的衍聖公,為了奪取正統之位大打出手。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免去衍聖公封號。到了元成宗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孔治權奉祀事三十餘年奉詔襲封衍聖公。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承認衍聖公在明代的全部特權,六十四代衍聖公孔衍植仍任衍聖公加太子太傅。

孔子可以說是無數讀書人的表率,儒家思想影響世界二千多年,然而作為孔子的後人,雖然承襲了衍聖公的爵位,然而面對抉擇的時候,卻表現的軟弱無能,沒有一點民族氣節,讀書人身上的“傲骨”都沒有了,難怪現代人,說衍聖公如此不堪了。這樣的表現,實在不敢讓人恭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